《丹青记》为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全显光老的口述回忆录,由与全老有二十余年交情的刘春杰先生采访、编写,资料翔实,同时具人文的温度与情怀,真挚感人。全显光从苦难少年成长为辽宁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随后留学莱比锡,1961年回国后又经历文化浩劫时代,后创立自己的工作室,虽后有受到排挤但其作为艺术家的才能是压不住的。全显光亲历与目睹了社会上的黑暗现实,饱受了势利之徒的打击,以艺术的方式作出了回应。文后并附有全显光年谱,对于读者了解全老这位美术界泰斗助益颇多。
·归真的追求。无论是人生,还是艺术,“离形去智,返璞归真”都是全显光教授实际践行并不懈求索的追求。这不仅是一次人生的记述,更是艺术和人生精神的不断求索。
·唯一的传记。全显光教授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在艺术实践中尝试颇多,教学范围涉及素描、版画、国画、油画、泥塑、水彩等诸多领域,他还曾多次担任全国性美展、版画展的评委,是我国“三版”和水彩画的提倡者和传播者。他成就斐然却谦虚低调,三十余年不办展览,不做宣传。《丹青记》因此是关于全显光教授生平的唯一一本著作,独一无二。
全显光,我国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31年生于昆明,祖籍江苏。1955年毕业于鲁迅文艺学院绘画系,1955—1961年被公派到德国莱比锡艺术学院留学,获“版画家”学位。曾任中国“三版”研究会副会长,辽宁鸭绿江水彩画会会长。著有论文《视觉记忆、动向造型与素描的基础训练》、《素描艺术之我见》等,专著《素描求索》,译著《罗马尼亚画家格里高莱斯库》,译文《艺术作品的真实性》等。
刘春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当代版画文献策展人。曾任黑龙江农垦日报社美术部主任、《江苏画刊》广告部主任,现为南京版画研究院院长、南京市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记忆中的林徽因(赠品)本书特色 林徽因可谓中国现代一个世纪的才女代表,她的容貌、气质和学识倾倒了当时乃至今天的的不少知识分子。 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林徽因是极有...
《顺丰传》内容简介:顺丰是一家有口皆碑的企业,在快递领域,提起顺丰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家以运送速度最快、收费最高、服
《台北爸爸,纽约妈妈》内容简介:一位离散家庭的长子,用爱与勇气写下自己生命时间流淌的三十年一则则令人心痛的往事。作者父亲为
蒋经国自述 本书特色 父亲对于我们兄弟的教育,是非常严格和认真的。父亲指示我读书,*主要的是四书,尤其是孟子;对于曾文正家书,也甚为重视。后来又叫我看王阳明全集...
《谁是罗兰·巴特》是一部重印之书。同第一版相比,它惟一的变化是书名——从1999年初版的《罗兰·巴特》改为现在的《谁是罗兰·
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 本书特色 徐雁平的研究始终立足于对原始文献的深入发掘和细致解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因此他的论述常有独特的视角和穿透力。通过他...
清华之父曹云祥(全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 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撰写★ 曹云祥,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外交家、经济学家、改革家,...
马国亮与赵家壁 本书特色 马国亮与赵家璧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中的编辑大家,前者为良友画报主编,后者为良友图书公司总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辑者。两人均生于1908年...
向天再借五百年-康熙新传 本书特色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人生不负笑美人:胡蝶 本书特色胡蝶是中国近代电影史上**位电影皇后,雍容华贵成就经典的艺术形象,酒窝浅笑引领时尚潮流。相比银幕带来的众星捧月,胡蝶真实的人生更加...
章开沅学术与人生 本书特色 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编写的《章开沅学术与人生》内容介绍:现今高等教育的整体,无论从规模、设施、师资与教学科研水平哪...
居里夫人自传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埃列娜·多丽,她希望居里夫人的故事能给青少年朋友带来阅读的欢愉与振奋,并从中获得启发而萌生自己的远大志向。本...
大女人 本书特色 掀开历史的序幕,用文字一笔笔地勾画出她们的轮廓,如果你想听,那么我将作一位*好的讲述者,向您来描述那一个个传奇的女子,讲述她们那些惊心动魄的往...
在近代中国曙色初露的浩茫空际,曾升起一颗璀璨的启明星,那便是梁启超。这位诞生于南粤的旷世奇才,虽寿未满甲子,然而立德、立
《胡适日记选编》内容简介: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
《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0个错误》内容简介:《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0个错误》可谓别具一格,具有较大创新性。《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
《二战经典战役系列丛书:绞杀库尔斯克(图文版)》内容简介:库尔斯克战役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绞杀战,也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
本書是吳江在八十歲之後寫作的回憶錄,回顧了自己從延安時期、大躍進、文革,直到改革開放以來長達六十年的政治生涯。作者以難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文献研究》内容简介:这是一项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深化研究的项目,采用历史-哲学-人文的传统方法,选
凡.高家书(图本) 本书特色 凡·高留给后世的,除了他众多稀世之珍的绘画外,还有一宝,即他写给自己胞弟提奥的信件。……应该说,凡·高的绘画与书信同为他留给整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