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这个家园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仅仅不过几十年功夫,无论精神方面、社会方面,还是物质方面,我们看到的都是西方化的世界(梁漱溟,1921)。更没有谁能预料到,这个“大变局”居然激荡了100多年。尤其是在今天所谓全球化的浪潮下,原本可以与工业文明相互哺育的农耕文明日益衰微,渐行渐远,我们的传统家园已经被冲刷地无法辨认和难以回返。
《汉品02:说园》关注的是中国的“传统园林”。我们希望能从当代文人的眼光而非传统的专业性的角度来体验和传达对于文人园林的感悟。因此,摄影师、画家和诗人是我们的首选——从他们独特的视角来探寻自己对于园林的印象,以及编排与之相关的各种叙事。《汉品02:说园》还有一个次主题,套用音乐上的术语,如果“园林”是“主部主题”,那么“汉字”就是“副部主题”。接续《汉品01》介绍的雕版木活字手工印刷的《老族谱》,在《汉品02》中,我们的阅读将从木活字的前世今生、田野寻访宁化木活字出发,一直到宏观的汉字与文化、微观的印刷字体设计的历史,*后到汉字系统的再造——这通常被归类为当代艺术中的“精神实验”,把作为中国文化传承基因系列的古老汉字还原为一个充溢着生命感、时空感的开放系统。
《汉品》是一系列试图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的丛书。《汉品》系列图书尊崇艺术的学术高度,不避讳艺术的商业价值。让有学术高度的艺术贴近商业和生活,让商业和生活可以更艺术。《汉品》着重中国传统艺术的再生,致力挖掘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元素和实用价值,将其当代化和国际化。
说园及其他
《汉品》本辑的专题是“说园”,关注的是中国的“传统园林”。我们希望能从当代文人的眼光而非传统的专业性的角度来体验和传达对于文人园林的感悟。因此,摄影师、画家和诗人是我们的首选——从他们独特的视角来探寻自己对于园林的印象,以及编排与之相关的各种叙事。比如洪磊,很多年前,他就因拍摄了大量与园林相关的作品而声名鹊起。与郎静山不同的是,洪磊对传统元素的汲取更多带有略显病态的表现主义式的反省和批判。在《园林札记》中,洪磊的相机换成了笔。通过随手拈来的考证索隐,洪磊传达了他对庭园设计和布局的臆想,其中更多带有一种精神分析式的揣测,与时论多有相异之处。唐克扬的文章则指出了当代的“传统园林”功能上的改变,导致了空间设计原则的改变,从而被景观化和标本化了。“说园”专题当然不会忽略视觉作品,沈勤和董文胜有关园林的作品分别从水墨和摄影两种媒材表达了他们对园林的空寂想象与场景虚拟,前者萧疏,后者诡谲,均非实证,代之以身临其境的体悟与阐发。值得一提的还有冯峰的《亭》,行文素朴,情在其中。他画画、做装置,后者多半师古人,半添新辞,颇有多愁善感的公子兀自一人在精神世界里修补残梦之意。此外,“说园”中的其他文章还涉及在加拿大营造“苏州园林”的故事、日本的庭园印象以及三位苏州诗人关于园林的游记和诗歌等等。
园林剳记
文图 洪磊
壹
迂回。一种人生的处世态度,总之当他面对一个强权或者劲敌时,抑或是被迫的,抑或是采取这样的一个微妙方法,不作直面的冲突,以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为首要。回廊作为建筑形态,通常是庭园主人的心理写照,回廊的漫长曲折也是主人的人生态度。
1. 沧浪亭
宋代诗人苏舜钦因罢职闲居苏州,以四万钱买下五代孙承佑池馆废园,兴土木改建修筑,并傍水造亭,有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
苏州庭园大都以水域或山石作为园的造景主体,房舍和大小院落交错于园内,而回廊往往连接游走所有房舍。沧浪亭的主体景色是以山林为核心,长廊依山起伏围看山林,这个院子里的走廊是为看复廊外的水面,内外是靠漏窗来沟通,山水在观者眼睛来回转动时融汇,以达到清高自守,清朗独善的沧浪情怀。苏舜钦的回廊很是有他非凡的刻画,他把长廊设计得漫长,而有起伏高低,这在其他的庭园里没有见过。这样起伏高低地行走,真的不知道下一步脚下会是怎样的遭遇。可见苏舜钦的官僚生活是多么地艰辛,甚至是跌宕起伏的。
2. 淑春园
乾隆宠爱和珅,和珅得到了京城西郊未名湖周围的土地,修建了“淑春园”。乾隆死后嘉庆掌权,新皇帝的新举措之一就是逮捕和珅,没收了和珅的全部家产并处死了他。广为流传的和珅家产清单中,淑春园内有64座亭子,1003间房舍,357处回廊,当然还有上万两黄金白银。357处回廊?这样的数目的回廊,颇让人惊讶,恐怕这是私家庭园里的回廊之最了。
左靖,1970年11月生。策展人、《汉品》主编。2002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三年展——中国艺术三年展(现更名为南京三年展);2006年底创办《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2008年和张亚璇创办“中国独立影像档案馆”;2011年和张献民发起“艺术空间独立电影放映联盟”;2011年和欧宁发起碧山共同体计划,并策划“2010碧山丰年祭”。他在北京、南京、广州等地策划过很多当代艺术和独立电影展览,他还应邀在奥地利、西班牙、智利、日本、巴西和挪威的一些艺术中心和博物馆策划展览和项目。他曾担任南视觉美术馆(南京)执行馆长、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艺术总监。
生活书店史稿 本书特色 生活书店诞生于30年代民族危难之时,面临的是国土沦丧、民生凋敝的局面,呼吁抗战,挽救危亡已是全民族的要求。作为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代表人...
帝都梦华-中华古都文化大观 本书特色 宋词编著的《帝都梦华--中华古都文化大观》一书以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中极具魅力的古都文化为专门论述题材,以生动的阐述,精美绝...
禁忌 本书特色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禁忌》是“中国风格”丛书之一,是一本读者群体广泛的介绍民俗文化的图书。《禁忌》一书以人的日常生活为中心,做了大致的归类,将从...
姜亮夫:敦煌学概论/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一本不足八万字的小书,其内涵之丰富,学问之广博,感情之充沛,均非生般的高头讲章之所能及,也绝不亚于一些辉煌巨著。在某种意...
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 本书特色 书中的论述围绕的核心问题是“西学东渐”后人类学在中国的命运,内容涉及人类学国别与一致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人类学的“国家化”...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点串讲与经典题库:经济法》内容简介:本书是为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士量身定做的一本题
喧闹的骡子-留学与中国现代文化 本书特色 《喧闹的骡子:留学与中国现代文化》:传统的中国好比是驴,近代的西方好比是马,驴马杂交之后,产下现代中国这头骡;现代中国...
现代格言小词典 内容简介 一、本词典共收录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以及当下经典的流行语录3800余条。二、本词典适合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的读者阅读、学习和查询。三、本...
古代农业-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目录 农业的起源不同时期的农业发展农耕技术的创造作物的栽培家畜的驯化和饲养古代农业机械古代农业著作古代农业-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节选 ...
单士元谈故宫-文化中国丛书 目录 一 明清故宫——紫禁城(一)数字的比较(二)营建的四个时期(三)午门与太和门(四)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五)文华殿...
故园往事-二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故园往事?一集》的姊妹篇,记录了作者对自己少年时代种种往事及身边人物的深刻回忆。由“血亲”“自我”“生计”三部分构成。通过朴实...
中国人的特性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最新版 本书特色 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现用现查,即学即用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最新版 内容简介 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
保山桥话 内容简介 本书也有为保山桥梁立史存照的企图心。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桥梁建设突飞猛进,好多老桥因功能老化,不能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退出历史...
老照片-15 本书特色 领袖行踪与名人轶闻,始终是类媒体的热点。平心说来,《老照片》也从未拒绝过对这些的关注,这一辑中便颇有几篇。稍稍不同的,只是没有给予特别关...
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 本书特色 作者退休后,定居海滨小城,每日闭门谢客,静心读书思考,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形成这部作品。主要倡导超然、豁达、淡泊名利、追...
问吧5.有关中国传统的101个趣味问题 本书特色 《问吧5: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为问吧系列第五种,采用“提问+答案+知识链接”的形式,精选了传统...
亲切的神灵 本书特色 每个村庄都虔诚地供奉着自己的福主。在流逝的时间中,人们甚至把福主的尊姓大名也以忘了。然而诸神犹在。诸神依然狂欢。却是不知为何狂欢了。所以,...
笔名食家饭,美食专栏作家,文字刊于《上海壹周》、《香港商报》等媒体。
作品目录序言(李希凡) 前言(王扶林) 临江仙(戴临风) 为赋三绝(冯其庸) “有大度,成大业”——访总导演王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