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二〇一〇年张爱玲北京纪念研讨会的全记录,共分为“张爱玲的文学视野”、“张爱玲的双语创作”、“张爱玲与视觉艺术”、“张爱玲的晚期风格”四个部分共十二篇论文,出自两岸三地最权威的张爱玲研究专家之笔。一年来,与会专家学者对各自的文章做了多次、深度的修订,编排中插入了现场讲解的PPT内容插图,力求为不能亲临现场的读者还原研讨会的盛况,升华阅读视角,了解全方位的张爱玲。
本书另有附录“张爱玲大事记”,以年表形式记录了张爱玲一生的生命经历和创作历程。
张爱玲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特别的存在,是文坛上永恒的传奇。她俘虏了众多读者,“张迷”遍布全球;她的才情影响深远,独成“张派”一脉;“张学”渐成一门显学。近年来,随着《小团圆》等作品的发现、张爱玲新版全集的出版,张爱玲的文学魅力又一次席卷了华文世界,她更已上升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适逢张爱玲冥诞九十周年、逝世十五周年,台湾皇冠文化、香港皇冠文化、北京新经典文化和青马文化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为张爱玲举办了盛大的纪念、研讨活动。这是大陆地区首次举办大规模的、纯粹交流研讨性质的张爱玲纪念研讨会,遍邀海内外张爱玲研究专家,为读者做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导读,让大众真正了解一个妙笔绘世的张爱玲、一个真实的张爱玲、一个全方位的张爱玲。
中国比东南亚、印度及非洲更早领略到家庭制度为政府腐败的根源。现时的趋势是西方采取宽容,甚至尊敬的态度,不予深究这制度内的痛苦。然而那却是中国新文学不遗余力探索的领域,不竭攻击所谓“吃人礼教”,以达鞭挞死马的程度。西方常见的翻案裁决,即视恶毒淫妇为反抗恶势力、奋不顾身的叛徒,并以弗洛伊德心理学与中式家居摆设相提并论。中国文学的写实传统持续着,因国耻而生的自鄙使写实传统更趋锋利。相较之下,西方的反英雄仍嫌感情用事。我自己因受中国旧小说的影响较深,直至作品在国外受到与语言隔阂同样严重的跨国理解障碍,受迫去理论化与解释自己,才发现中国新文学深植于我的心理背景。(张爱玲《自白》)我写作的题材便是这么一个时代,我以为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是比较适宜的。我用这手法描写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下来的记忆。而以此给予周围的现实一个启示。我存着这个心,可不知道做得好做不好。一般所说“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这是写不出来的,也不打算尝试,因为现在似乎还没有这样集中的客观题材。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张爱玲《自己的文章》)P26只是张爱玲写战争不直接写炮火连天,不直接写血肉横飞,她倾力刻画战争时期普通人的心态,特别是他们在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着重描写人性在战争中会有怎样反常、扭曲的表现,这恰恰是更难写更难表现的。譬如,《封锁》写沧陷区上海空袭"封锁"中,一对在电车上萍水相逢的青年男女暁间的恋爱经验;《等》写沧陷区上海某推拿诊所里各式各样候诊病人的"等",两篇小说都写出了沧陷区上海的众生相,写下了上海普通市民被战争无情耗损的特殊的心理状态,也写出了尽管战云笼罩,上海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仍在继续,"生命自顾自走过去了",因而使张爱玲这些"战争”小说展示了她的日常生活视野,显得难能可贵,...
——引自章节:全书散摘
"张派传人"李君维曾经一再提示我注意张爱玲对当时上海一般人不屑看的一些艺术形式-比如"蹦蹦戏"-的了解和理解。
——引自第41页
大清留美幼童记 本书特色 《大清留美幼童记》:阅读大清留美幼童的故事,追寻中国**代官派留学生探索的足迹,感知他们之于中国的技术层面之外的深层意义。你的寻找,会...
夜之细声 本书特色 在作者的序言里,作者就这样说:“夜之细声,自然是翻书的声音,是有关阅读的一个意象。这个意象很美,温柔的夜色,会心的阅读,意绪安详,有宗教气息...
红军长征记-(上下册) 本书特色 《红军长征记》,原名为《二万五千里》,1937年2月由丁玲主编,共收录长征亲历者100篇回忆录,附歌曲十首等,讲述红军长征中许...
《静观自我关怀专业手册》内容简介:本书专为那些想要践行和教授自我关怀以提高心理幸福感的专业人士而写。他们大多数人都想把自我
风花怒影集 内容简介 《风花怒影集》为丛书《当代名家诗词集》之一。在本书中,诗人或以抒情,或以纪事,佳兴勃勃,诗词繁富如雨后春花。他特别钟情于山水诗,走南奔北,...
《看实例、学方法:从研究选题到论文写作》内容简介:本书是为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以及青年研究者定制的案例分析型研究实战指导书
1915-2015-散文卷-安庆新文化百年 本书特色 安庆不仅是陈独秀的故乡,而且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无论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对新文...
世纪魔咒:森达诗选 本书特色 我乃荒原上独来独往的一匹饿狼,东方没有我的食物,西方仅有的一点腐肉——尼采、佛洛依德,还够我食几天 所谓“艺术”,即对人类社会客观...
中国文学经典--中晚唐抒情诗选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经典:中晚唐抒情诗选》诗集所收诗作均系中晚唐时期的作品。中唐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也是中国古典诗歌...
中国当代女诗人随笔选 内容简介 本书编了国内当代二十余位优秀女诗人的六十余篇随笔。这些秀外慧中的篇章涉及女诗人们对艺术、爱情、生活、社会乃至性爱婚姻等问题的思考...
我与胡适先生 本书特色 本书有三大亮点:一,独家资料红学泰斗周汝昌与一代鸿儒胡适之往来书信首度悉数面世,大量翔实而珍贵的资料、照片、书影报影图说历史;二,正本清...
陈泽群集 本书特色 陈泽群,1927年出生于广西陆川,1980年以来教学之余在各地报刊发表杂文九百多篇,被选为湖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出版《中国杂文选粹·陈泽群之...
世纪文学60家--沈从文精选集 内容简介 他只有高小文化,却著文执教,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他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却在之...
左文襄公文集/清末民初文献丛刊 本书特色 清左宗棠著,杨书霖编。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刊本影印,包含文集五卷、诗集一卷、联语一卷、说贴一卷,卷末有杨书霖《跋...
你看不到的风景 本书特色《你看不到的风景》收录了裘山山*新的和经典的散文作品,在娓娓道来中透着一个知识女性的机智和幽默。这本散文集中,有些文章是记事状物的,即便...
谁红跟谁急 本书特色 一本严肃的批评集,却起了这么个嬉皮笑脸的名字。韩氏为文,嬉笑怒骂,游刃有余,批评自然不会例外。看看他的作为就知道*近到底都谁红了:谢冕是北...
几乎没有记忆 本书特色 2009年出版的《莉迪亚•戴维斯小说集》(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Lydia Davis)是莉迪亚&...
三五成群集 本书特色 这是本杂文随笔集。全书分为“本命年”“风雨小辑”两部分。内容丰富,语言犀利风趣,大多发自对世态、人生、文化的感触,慨叹时弊,令人深思回味。...
敬献集-西方文化传统的解释者-贡布里希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我社《贡布里希文集》的第七本,介绍了黑格尔、博厄斯、瑞恰慈、耶茨夫人、克里斯、库尔茨等十一位世界著名...
20世纪中国小说修辞史略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国小说修辞史略》由黄晓华著,研究的是:小说修辞张力结构横向轴与纵向轴的各个要素,都会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从而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