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1954年
籍贯:广东潮州人
职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小说史、中国散文史
陈平原,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1982年1月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6月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6月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是北京大学首批的两位文学博士之一。先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1987年起)、副教授(1990年起)、教授(1992年起)。博士生导师,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2008年出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着作三十种。
生平履历
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
1982年1月,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4年6月,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7年6月,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1987年起)、副教授(1990年起)、教授(1992年起)。现为博士生导师,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0-199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
1991年起,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研究集刊《学人》和文学研究集刊《文学史》。
1991年1月-1991年5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研究。
1993-1994年,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访问学人,在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从事研究。
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1997年3月-1997年7月,应美中学术交流基金会之邀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 。
1999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8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
一、专著及论文集
二、书评及文化随笔
三、编选
四、杂志论文
发表在各类杂志的论文超过二百篇(略)
五、会议论文
在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超过五十篇(略)
六、编辑(杂志及丛书)
一、学术兴趣
(1) 在图像与文字之间
(2)文学史/教育史/学术史三者的互动
(3)现代中国学术史
(4)中国小说史
(5)中国散文史
(6)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二、教学工作
1987年-1990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
本科生课程: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生课程:1)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叙事模式;
2)二十世纪中国小说
1990-1992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本科生课程: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生课程:1)二十世纪中国小说;
2)中国小说类型研究;
3)现代中国学术史;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研究
其他工作:指导硕士生及访问学者
1992年-现在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本科生课程: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生课程:1)中国小说类型研究;
2)现代中国学术史;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研究;
4)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研究;
5)近代中国的“文”与“学”;
6)中国文学研究百年;
7)章太炎思想研究;
8)中国散文史;
9)明清散文研究;
10)中国小说史
其他工作: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及访问学者
三、科研项目
1999年,主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项目:“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集体项目,已完成)
1998年,中华文化通志基金项目:“中国散文与中国小说”(已完成)
1998年,国家教委科研基金项目:“中国文学研究百年”(已完成)
199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集体项目,已完成)
198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集体项目,本人承担部分已完成)
四、获奖情况
1999年,《中华文化通志》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独立撰写其中的《散文小说志》
1998年,《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二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三等奖
1997年,《小说史:理论与实践》获北京大学505中国文化奖
1996年,《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
1996年,《学者的人间情怀》获第九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
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1990年,《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获全国比较文学学会颁发的首届全国比较文学优秀著作一等奖
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1924年2月生,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1948年毕业于无锡国专。1949年5月在苏南行署工作。1950年任教于无锡市第一女中。19...
陈惠琴,女,1957年5月生。1977 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0年到泉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87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1990...
人物简介 王曾瑜(1939—),上海人,1957—196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6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79年任助理研究员,198...
我和谁都不争 / 和谁争我都不屑 / 我爱大自然 / 其次就是艺术 /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 火萎了 / 我也准备走了。 ——兰德(英)作 杨绛译 我站在...
麻天祥,男,1948年生于河南。幼入学,嗜读书。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医学专科学校,从医十余年。80年代初弃医从文,并获英语本科学历。1986年底考取西北大学中...
刘梦溪,1941年生,原籍山东,生于辽宁。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专业。后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暨《世...
学术道路 漆侠(1923—2001),字剑萍,山东巨野人。抗日战争前,在家乡读小学。少年时代的漆侠就喜欢读历史故事、名人传记。上小学四年级时发生了“九•一八”事...
巴兆祥,1963年10月生,安徽休宁人。1980~1987年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旅游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历史系(旅...
郭英德,1954年10月10日出生,福建晋江人。1978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取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专...
人物简介 欧阳中石(1928年-2020年11月5日),山东省泰安市人,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
白化文(1930年8月27日-2021年7月6日),原名白迺桢,号承泽退士、颐和退士等,北京人。父母分别名为白云章、沈时敏。祖父白宝山为民国将领,曾外祖父为外馆...
何光岳,1939年11月生,湖南岳阳人。少年丧父,小学辍学后因家贫为人牧牛,自学中国古典文学、古汉语、历史地理等学科。1956年参加工作,调任岳阳县农业局农业技...
崔保国,1962年12月出生于江苏徐州,1979年入徐州市第一中学读高中,因成绩优异于1980年提前参加高考,并以高分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毕业于南...
毕宝魁,男,汉族,1952年3月生,辽宁铁岭人。1980年毕业于铁岭师专中文系。1987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