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曲谱》·十四卷
康熙五十四年奉敕撰。盖与《词谱》同时并作,相辅而行也。首载诸家论说及九宫谱定论一卷,次北曲谱四卷,次南曲谱八卷,次以失宫犯调诸曲别为一卷附於末。北曲、南曲各以宫调提纲。其曲文每句注句字,每韵注韵字,每字注四声於旁,於入声字或宜作平、作上、作去者,皆一一详注。於旧谱讹字,亦一一辨证附於后。自古乐亡而乐府兴,后乐府之歌法至唐不传,其所歌者皆绝句也。唐人歌诗之法至宋亦不传,其所歌者皆词也。宋人歌词之法至元又渐不传,而曲调作焉。考《三百篇》以至《诗馀》,大都抒写性灵,缘情绮靡。惟南北曲则依附故实,描摹情状,连篇累牍,其体例稍殊。然《国风》“氓之蚩蚩”一篇,已详叙一事之始末。乐府如《焦仲卿妻诗》、《秋胡行》、《木兰诗》并铺陈点缀,节目分明。是即传奇之滥觞矣。王明清《挥麈录》载曾布所作《冯燕歌》,已渐成套数,与《词律》殊途。沿及金、元,此风渐盛。其初被以弦索,其后遂象以衣冠。其初不过四折,其后乃动至数十出。大旨亦主於叙述善恶,指陈法戒,使妇人孺子皆足以观感而奋兴,於世教实多所裨益。虽迨其末派,矜冶荡而侈风流。辗转波颓,或所不免。譬如《国风》好色,降而为《玉台》、《香奁》。不可因是而罪诗,亦不可因是而废诗也。惟是当时旧谱,今悉无传。陶宗仪《辍耕录》虽具载其目,而不著其词。近代所行《北九宫谱》、《南九宫谱》,亦以意编排,颇多舛谬。乃特命詹事王弈清等,考寻旧调,勒著是编。使倚声者知别宫商,赴节者咸谐律吕。用以铺陈古迹,感动人心。流芳遗臭之踪,聆音者毕解;福善祸淫之理,触目者易明。大圣人阐扬风化,开导愚蒙,委曲周详,无往不随事立教者,此亦一端矣。岂徒斤斤於红牙翠管之间哉!(以上曲谱。)
《十五家词》·三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孙默编。默字无言,休宁人。是编所辑国朝词共十五家。吴伟业《梅村词》二卷,梁清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杨朝英撰。朝英自称青城人。始末未详。是集前五卷为小令,后三卷为套数。凡当时
《归愚词》·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葛立方撰。方立有《归愚集》,已著录。宋人之中,父子以填词名家者,为晏殊、晏几道。后则
《天籁集》·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金白朴撰。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真定人。父寓斋,失其名,仕金为枢密院判官。会世
《芦川词》·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张元幹撰。元幹有《芦川归来》集,已著录。《宋史·艺文志》载其词二卷,陈振孙《书录解题
《放翁词》·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陆游撰。游有《入蜀记》,已著录。《书录解题》载《放翁词》一卷,毛晋所刊《放翁全集》内
《花间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后蜀赵崇祚编。崇祚字宏基,事孟昶为卫尉少卿,而不详其里贯。《十国春秋》亦无传。案蜀有赵
《淮海词》·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秦观撰。观有《淮海集》,已著录。《书录解题》载《淮海词》一卷,而传本俱称三卷。此本为
《花庵词选》·二十卷(内府藏本)宋黄昇撰。其书成於淳祐乙酉。前十卷曰《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始於唐李白,终於北宋王昴,方外
《竹山词》·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蒋捷选。捷字胜欲,自号竹山,宜兴人。德祐中尝登进士,宋亡之后,遁迹不仕以终。是编为毛
《宋名家词》·(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毛晋编。晋有《毛诗陆疏广要》,已著录。词萌於唐,而盛於宋。当时伎乐,惟以是为歌
《花草稡编》·十二卷、《附录》·一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明陈耀文编。耀文有《经典稽疑》,已著录。是编采掇唐宋歌词,亦
《雍熙乐府》·十三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旧本题海西广氏编。不著姓名。其凡例谓声音各应宫律,原分一十七调。今所传者一十有二
《情田词》·三卷(给事中邵庾曾家藏本)国朝邵瑸撰。瑸初名宏魁,字柯亭,大兴人。康熙己卯举人。官新河县教谕,迁昌邑知县。其
《安陆集》·一卷、《附录》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张先撰。案仁宗时有两张先,皆字子野。其一博州人,枢密副使张逊之孙,
《乐府补题》·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皆宋末遗民倡和之作。凡赋龙涎香八首,其调为《天香》;赋白莲十首,其调
《琼林雅韵》·(无卷数,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宁王权编。权有《汉唐秘史》,已著录。是书凡分十九韵,大抵袭周德清《中原音韵》
《填词图谱》·六卷、《续集》·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赖以邠撰。以邠字损庵,仁和人。是编踵张綖之书而作,亦取古词为谱
《林下词选》·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周铭撰。铭字勒山,松江人。是集题曰《林下》,盖取世说所载谢道韫事也。其书采取女
《钦定曲谱》·十四卷康熙五十四年奉敕撰。盖与《词谱》同时并作,相辅而行也。首载诸家论说及九宫谱定论一卷,次北曲谱四卷,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