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易传》·十一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卜子夏撰”。案说《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书。其伪中生伪,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是书。《唐会要》载开元七年诏:“子夏《易传》,近无习者,令儒官详定。”刘知几议曰:“《汉志》《易》有十三家而无子夏作传者,至梁阮氏《七录》,始有《子夏易》六卷,或云韩婴作,或云丁宽作。然据《汉书》,《韩易》十二篇,《丁易》八篇,求其符合,事殊隳刺,必欲行用,深以为疑。”司马贞议亦曰“案刘向《七略》有《子夏易传》,但此书不行已久,今所存多失真本。荀勖《中经簿》云:《子夏传》四卷,或云丁宽。是先达疑非子夏矣。又《隋书·经籍志》云:《子夏传》残阙,梁六卷,今二卷。知其书错缪多矣。又王俭《七志》引刘向《七略》云:《易传》子夏,韩氏婴也。今题不称韩氏而载薛虞记,其质粗略,旨趣非远,无益后学”云云。是唐以前所谓《子夏传》,已为伪本。晁说之《传易堂记》又称:“今号为《子夏传》者,乃唐张弧之《易》”(案弧唐末为大理寺评事,有《素履子》,别著录),是唐时又一伪本并行。故宋《国史志》以《假托子夏易传》与《真子夏易传》两列其目,而《崇文总目》亦称此书篇第,略依王氏,决非卜子夏之文也。朱彝尊《经义考》,证以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王应麟《困学纪闻》所引,皆今本所无。德明、鼎祚犹曰在张弧以前,应麟乃南宋末人,何以当日所见与今本又异?然则今本又出伪托,不但非子夏书,亦并非张弧书矣。流传既久,姑存以备一家云尔。
(谨案:唐徐坚《初学记》以太宗御制升列历代之前,盖臣子尊君之大义。焦竑《国史经籍志》、朱彝尊《经义考》并踵前规。臣等编摩《四库》,初亦恭录御定《易经通注》、御纂《周易折中》、御纂《周易述义》弁冕诸经。仰蒙指示,命移冠国朝著述之首,俾尊卑有序而时代不淆。圣度谦冲,酌中立宪,实为千古之大公。谨恪遵彝训,仍托始於《子夏易传》,并发凡於此,著《四库》之通例焉。
又案:托名之书有知其赝作之人者,有不知其赝作之人者,不能一一归其时代,故《汉书·艺文志》仍从其所托之时代为次。今亦悉从其例。)
《九正易因》(无卷数,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李贽撰。贽本名载贽,晋江人。嘉靖壬子举人。官至姚安府知府。坐妖言逮问,自杀。事
《诚斋易传》·二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杨万里撰。万里字廷秀,自号诚斋,吉水人。官至宝谟阁学士,致仕。韩侂胄召之不起。开
《大易缉说》·十卷(内府藏本)元王申子撰。申子字巽卿,邛州人。其始末未详。据卷首载田泽《刊书始末》,惟称其“皇庆二年行省
《丙子学易编》·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李心传撰。心传字微之,号秀岩,隆州人。宝庆二年以布衣召补从政郎,差充秘阁校勘。历
《易精蕴大义》·十二卷(永乐大典本)元解蒙撰。蒙字求我,吉水人。《江西通志》作“字来我”,盖字形相近而误也。中天历乙巳江
《东易问》·八卷(奉天府尹采进本)国朝魏枢撰。枢字又弼,一字慎斋,承德人。雍正庚戌进士,官永平府教授。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
《丰川易说》·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心敬撰。心敬字尔辑,鄠县人。乾隆元年荐举贤良方正,以老病不能赴京而罢。心敬受业
《易经增注》·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张镜心撰。镜心字用晦,磁州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是编用注疏之本,随文阐发
《大易象数钩深图》·三卷(内府藏本)元张理撰。理字仲纯,清江人。延祐中官福建儒学提举。是书上卷《太极图》,即周子之图。其
《周易象通》·八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朱谋撰。谋字郁仪,宁献王七世孙。万历间以中尉摄石城王府事。是书惟释《上、下经》文
《周易汇解衷翼》·十五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许体元撰。体元字御万,灵武人。其书大旨以象为主,每於一卦先观本象,次观《系
《周易议卦》·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王崇庆撰。崇庆字德徵,开州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南京吏、礼二部尚书。是书泛论卦名
《易史参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叶矫然撰。矫然字思菴,闽县人。顺治壬辰进士,官乐亭县知县。是书於每卦象爻各证以史
《易象钩解》·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陈士元撰。士元字心叔,应城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滦州知州。是编专阐《经》文取象之义
《田间易学》·十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钱澄之撰。澄之原名秉镫,字饮光,自号田间老人,桐城人。家世学《易》,又尝
《周易解翼》·十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上官章撰。章字闇然,乾州人。是书成於雍正丁未,自称凡二十六易稿。大旨本京房纳甲之
《周易独坐谈》·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洪化昭撰。化昭自号日北居士,新都人。《经义考》列之马元调前,则启、祯间人也。是书
《苑洛易学疏》·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周一敬撰。一敬,衢州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初,韩邦奇作《启蒙意见》五卷
《易通》·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赵以夫撰。以夫字用父,宗室子。居於长乐。嘉定十年进士。历官资政殿学士。是书前有以夫《自
《像象管见》·九卷(内府藏本)明钱一本撰。一本字国瑞,武进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以建言罢归。天启初追赠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