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函书约存》·十八卷、《约注》·十八卷、《别集》·十六卷(刑部尚书胡季堂家藏本)
国朝胡煦撰。煦字晓沧,光山人。康熙壬辰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是书原本一百十八卷。其诠释《经》文者四十九卷。冠以《原图》八卷,用解伏羲之《易》。《原卦》三卷,用解文王之《易》。《原爻》三卷,用解周公之《易》。又取先儒论说,集为《原古》三十六卷,谓之《首传》。其九十九卷,为《周易函书》正集。外有《函书约》三卷,《易学须知》三卷,《易解辨异》三卷,《篝灯约旨》十卷,共十九卷为《别集》。《别集》先已刊板。正集因卷帙浩繁,艰於剞劂,乃取诠释经文之四十九卷,约为十八卷,名曰《函书约注》。又取《首传》五十卷,约为十六卷,附以《续约旨》二卷,共十八卷,刊之,名曰《续集》。皆煦所手订也。其正集原本,煦门人李学裕欲为校刊,携其稿去。会学裕病卒,遂散佚。后《别集》、《续集》板并漫漶,其子季堂重为校订。因正集未刊,《续集》之名无所缘起,且《续集》之《原图》、《原卦》、《原爻》、《原古》即删取正集之要语,非别有所增,未可目之以续。而《别集》内之《函书约》三卷,亦即正集之《原图》、《原卦》、《原爻》撮其大义,更不可附入《别集》。遂以《续集》编为十五卷,取《函书约》三卷弁首,共十八卷,名为《约存》。盖以正集既佚,其大义仅存於是也。又以《续约旨》二卷,依《篝灯约旨》原目,散附各篇之内,合《易学须知》三卷,《易解辨异》三卷,仍为《别集》。其释经文之十八卷,仍名《约注》。共为五十二卷,即此本也。煦研思《易》理,平生精力尽在此书。其持论酌於汉学、宋学之间,与朱子颇有异同。然考《朱子语录》有曰“某作《易本义》,欲将文王卦辞大概略说,至其所以然之故,於孔《彖词》中发之。如此乃不失文王大意,但未暇整顿尔”云云,是朱子於《本义》盖欲有所改定而未能,则后人辨订,亦未始非朱子之志也。陆游《渭南集》有《朱氏易传跋》,曰:“易道广大,非一人所能尽,坚守一家之说,未为得也。元晦尊程氏至矣,然其为说亦已大异,读者当自知之。”斯可谓天下之通论矣。
《易测》·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曾朝节撰。朝节字植斋,临武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是编取王弼《注》、孔颖达《疏
《周易大全》·二十四卷(内府藏本)明胡广等奉敕撰。考《明成祖实录》,永乐十二年十一月甲寅,命行在翰林院学士胡广、侍讲杨荣
《周易辑说明解》·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冯椅撰”。椅有《厚斋易学》,已著录,此其别行之伪本也。案椅原书,《宋史
《九正易因》(无卷数,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李贽撰。贽本名载贽,晋江人。嘉靖壬子举人。官至姚安府知府。坐妖言逮问,自杀。事
《周易阐理》·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戴虞皋撰。虞皋号遯轩,昆山人。是编原稿凡三四百纸。虞皋自以为太繁,删存十之一二
《易大象说录》·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吴舒凫撰。舒凫一名逸,字吴山,吴县人。是书惟释《大象》,盖因杭人施相《周易大
《易问笺》·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舒芬撰。芬字国裳,进贤人。正德丁丑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以谏南巡廷杖,谪福建盐课司
《周易传义合订》·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朱轼撰。轼字若瞻,高安人。康熙甲戌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端。是编因程子《易
《周易集解增释》·八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仁浃撰。仁浃,秀水人。是书前有乾隆戊辰《自序》。首八卷载诸儒传授及王氏《
《四圣一心录》·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钱一本撰。是书於《像钞》之外,又舍数而言理。其言理,舍天而言人。其言人,又舍事而
《易疏》·五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黄端伯撰。端伯字元公,江西新城人。崇祯戊辰进士。除宁波府推官。福王时官礼部仪制司郎中
《易例》·二卷(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国朝惠栋撰。栋所作《周易述》目录,列有《易微言》等七书,惟《易微言》二卷附刊卷末,
《周易辨》·二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浦龙渊撰。兹编因《系辞》“包犠氏王天下”之文,遂谓六十四卦无一非帝王师相之事
《易旨一览》·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蒋时雍撰。时雍字绳武,江都人。其书训诂字句,乃村塾课蒙之本。
《易原就正》·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包仪撰。仪字羽修,邢台人。拔贡生。其始末无考。观其《自序》,称早年闻有《皇极经
《易用》·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陈祖念撰。祖念字修甫,连江人。陈第子也。第所著《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发明引证
《周易古占法》·一卷、《古周易章句外编》·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程迥撰。迥字可久,初家宁陵之沙随,后徒馀姚。受经於嘉兴
《松荫堂学易》·六卷(内府藏本)明贾必选撰。必选字直生,上元人。万历己酉举人。官户部主事,以辩倪嘉庆冤谪外。旋升南京工部
《易宗集注》·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孙宗彝撰。宗彝,高邮人。是书成於康熙庚申。以象、数、理各有宗,因象而测其数,因
《易经增注》·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张镜心撰。镜心字用晦,磁州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是编用注疏之本,随文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