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辑说明解》·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宋冯椅撰”。椅有《厚斋易学》,已著录,此其别行之伪本也。案椅原书,《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此本卷数悬殊。其不合者一。又朱彝尊《经义考》载《中兴艺文志》云:“冯椅为《辑注》、《辑传》、《外传》,以程沙随、朱文公虽本古《易》为注,犹未及尽正孔《传》名义,乃改‘《彖》曰’‘《象》曰’为‘《赞》曰’,又改《系辞》上、下为《说卦》上、中,以《隋经籍志》有《说卦》三篇也”。此本仍作“《彖》曰”、“象曰”,不作“《赞》曰”,《系辞传》亦仍分上、下,不作《说卦》上、下。其不合者二。胡一桂《易本义附录纂疏》曰“冯厚斋讲《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云,箕字蜀本作其字,此继统而当明扬之时之象,其指大君当明扬之时而传之子,则其子亦为明夷矣。又谓文王作爻辞,移置君象於上六,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况明夷之主,六五在下而承之,明夷之主之子之象也。子继明夷之治,利在於贞,明不可以复夷也。后世以其为箕,遂傅会於文王与纣事,甚至以爻辞为周公作,而非文王。盖箕子之囚在文王羑里之后,方演《易》时,箕子之明未夷也。李隆山深然其说”云云,此本解《明夷》六五上六二爻,仍用旧说,未尝改箕字为其字。其不合者三。且《永乐大典》具载椅书,有《辑注》、《辑传》之目,与《中兴艺文志》同其议论,与胡氏之言同。又其以古训改今文者甚多,如裳之为常,渎之为黜,宠之为龙,拯之为承,皆本《说文》、《释文》诸家。《履》、《否》诸卦则以为旧脱卦名宜补,《姤卦》则以为勿“用取”下衍“女”字,《渐卦》则以“渐之进”“之”字为“渐”字之讹。今此书皆无其文。又《辑注》、《外传》所引诸家如司马光、王安石凡二三十家,多外间所未有,今并无之。至其各卦讲解,多沿袭《本义》,与《永乐大典》所载全殊。其为伪托,更无疑义。今椅之全书业已重编成帙,此本已可不存。以外间传写已久,恐其乱真,故存其目而论之焉。
《易图识漏》(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黄芹撰。芹字德馨,号畏庵,龙岩人。蔡清之弟子也。正德九年以岁贡生官海阳县
《吴园易解》·九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宋张根撰。根字知常,德兴人。年二十一登进士第。大观中官至淮南转运使,以朝散大夫终於家
《卦爻遗稿演》·一卷(左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小引,乃其子所作。谓其父於《易》多有论说,未有完书。其子
《玩易意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王恕撰。恕字宗贯,三原人。正统戊辰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端毅。事迹具《明史》本传
《周易注》·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上、下经》注及《略例》,魏王弼撰。《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注,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纳喇性德编。相传谓其稿本出陆元辅,性德殁后,徐乾学刻入《九经解》,
《周易易简说》·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高攀龙撰。攀龙字云从,无锡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
《胡子易演》·十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胡经撰。经号前冈,庐陵人。嘉靖己丑进士。《明史·艺文志》载胡经《易演义》十八卷
《周易可说》·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曹学佺撰。是书以象占为主,於前人中多采来知德《易》注,而深疑朱子《本义》。如谓“凡
《学易象数举隅》·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汪敬撰。敬字思敬,一字益谦,婺源人。宣德癸丑进士。官户部主事。所著有《易传通释
《易学管见》(无卷数,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洪启初撰。启初字尔还,南安人。万历癸丑进士。官兵部主事。是书用注疏本。大抵训诂
《大易蓄疑》·七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荫枢撰。荫枢字乔南,韩城人。康熙丙辰进士,官至贵州巡抚。是编用王弼之本,但有六
《周易本义》·十二卷、附《重刻周易本义》·四卷(内府校刊宋本)宋朱子撰。是书以《上、下经》为二卷,《十翼》自为十卷。顾炎
《易图说》·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吴仁杰撰。仁杰字斗南,昆山人。《宋史·艺文志》载仁杰《古周易》十二卷,《易图说》三卷
《周易辑说明解》·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冯椅撰”。椅有《厚斋易学》,已著录,此其别行之伪本也。案椅原书,《宋史
《周易衍义》·十六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元胡震撰。震自署曰“庐山深溪”,又题“将仕佐郎南康路儒学致仕教授”。书前有《自序
《易宫》·三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隆元撰。隆元号易斋,归安人。康熙甲戌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其书前后无序跋,末阙
《诚斋易传》·二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杨万里撰。万里字廷秀,自号诚斋,吉水人。官至宝谟阁学士,致仕。韩侂胄召之不起。开
《周易蛾术》·七十四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国朝倪涛撰。涛字崐渠,钱塘人。其书於每卦中分《尚辞》、《尚变》、《尚象》、
《周易井观》·十二卷(编修吴寿昌家藏本)国朝周大枢撰。大枢字元木,号存吾,山阴人。乾隆壬申举人,官平湖县教谕。此编论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