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口义》·十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宋倪天隐述其师胡瑗之说。瑗字翼之,泰州如皋人。用范仲淹荐,由布衣拜校书郎。历太常博士,致仕归。事迹具《宋史·儒林传》。天隐始末未详。叶祖洽作《陈襄行状》,称“襄有二妹,一适进士倪天隐”,殆即其人。董{芬廾}《严陵集》载其《桐庐县令题名碑记》一篇,意其尝官睦州也。其说《易》以义理为宗。邵伯温《闻见前录》记程子《与谢湜书》,言读《易》当先观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三原刘绍攽《周易详说》曰:“朱子谓程子之学源於周子,然考之《易传》,无一语及太极。於《观》卦辞云:‘予闻之胡翼之先生,居上为天下之表仪。’於《大畜》上九云:‘予闻之胡先生曰,天之衢亨,误加何字。’於《夬》九三云:‘安定胡公移其文曰“壮于頄,有凶。独行遇雨若濡,有愠。君子夬夬,无咎。”’於《渐》上九云:‘安定胡公以陆为逵。’考《伊川年谱》:‘皇祐中游太学,海陵胡翼之先生方主教道,得先生文试,大惊,即延见,处以学职。’意其时必从而受业焉。世知其从事濂溪,不知其讲《易》多本於翼之也。”其说为前人所未及。今核以程《传》,良然。《朱子语类》亦称“胡安定《易》分晓正当”。则是书在宋时,固以义理说《易》之宗已。王得臣《麈史》曰:“安定胡翼之,皇祐、至和间国子直讲,朝廷命主太学。时千馀士日讲《易》,是书殆即是时所说。”《宋志》载瑗《易解》十卷,《周易口义》十卷。朱彝尊《经义考》引李振裕之说云:“瑗讲授之馀,欲著述而未逮,其门人倪天隐述之。以非其师手著,故名曰《口义》。后世或称《口义》,或称《易解》,实无二书也。”其说虽古无明文,然考晁公武《读书志》有云:“胡安定《易传》盖门人倪天隐所纂,非其自著。故《序》首称先生曰。”其说与《口义》合。又列於《易传》条下,亦不另出《口义》一条。然则《易解》、《口义》为一书明矣,《宋志》盖误分为二也。
《周易程朱传义折衷》·三十三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元赵采撰。采字德亮,号隆斋,潼川人。其书用注疏本,节录程子《易传》、
《周易集解》·十七卷(内府藏本)唐李鼎祚撰。鼎祚《唐书》无传,始末未详。惟据《序》末结衔,知其官为秘书省著作郎。据袁桷《
《胡子易演》·十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胡经撰。经号前冈,庐陵人。嘉靖己丑进士。《明史·艺文志》载胡经《易演义》十八卷
《学易举隅》·三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元鲍恂撰。恂字仲孚,崇德人。登至元乙亥进士。荐为翰林,不就。王祎《造邦勋贤录》,称
《易纬辨终备》·一卷(永乐大典本)案《辨终备》,一作《辨中备》。《后汉书·樊英传》注“《易》纬凡六”,为《稽览图》、《乾
《大易择言》·三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程廷祚撰。廷祚字绵庄,号青溪,上元人。是编因桐城方苞《绪论》,以六条编纂诸家
《仲氏易》·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一名甡,字大可,号秋晴,一曰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萧山人。康熙己未
《周易总义》·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宋易祓撰。《南宋馆阁续录》载祓字彦章,潭州宁乡人。淳熙十一年上舍释褐出身。庆
《周易订疑》·十五卷、《序例》·一卷、《易学启蒙订疑》·四卷、《周易本义原本》·十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旧本题“董养性撰
《易经讲义》·八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苌仕周撰。仕周字穆亭,汜水人。乾隆壬戌进士,官宜君县知县。是书以程《传》及《本义
《易经渊旨》·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吴郡归有光撰”。有光字熙甫。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太仆寺丞。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易经详说》(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冉觐祖撰。觐祖字永光,中牟人。康熙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是书兼用程《传》、《本义
《索易臆说》·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吴启昆撰。启昆字宥函,江宁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其书惟总论《易》之大旨
《读易管窥》·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隆元撰。是编卷一为《考略》,次列《河图》、《洛书》诸图。其《河图旋毛》、《洛书
《读易约编》·四卷(内府藏本)国朝朱江撰。江字东注,江都人。是书成於康熙丁丑。其《凡例》有云:“是编原为便举子业,凡可备
《郭氏家传易说》·十一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宋郭雍撰。雍字子和,洛阳人。父忠孝,受业於程子,著《兼山易解》。靖康中为永兴
《汉上易集传》·十一卷、《卦图》·三卷、《丛说》·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朱震撰。震字子发,荆门军人。政和中登进士第。南
《顾氏易解》(无卷数,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顾曾唯撰。曾唯字一贯,号鲁斋,吴江人。嘉靖癸丑进士。朱彝尊《经义考》载顾曾唯《
《周易经传集解》·三十六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宋林栗撰。栗字黄中,福清人。绍兴十二年进士。官至兵部侍郎。与朱子论《
《周易玩辞集解》·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查慎行撰。慎行字初白,号悔馀,海宁人。康熙癸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慎行受业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