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图释》·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刘定之撰。定之字主敬,号呆斋,永新人。正统丙辰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谥文安。事迹具《明史》本传。其书用古本,以《上、下经》及《十翼》厘为十卷。惟《象传》则以《大象》为《象传上》,以《小象》为《象传下》,又与古本小异。然以为《象》分大小,犹之《雅》分大小,出於孔子所定,则於古无徵,不足信也。卷首列《先天》、《后天》诸图,率同《本义》,惟不列《卦变图》。盖卦变之说从程子,不从朱子。亦不列《河图》、《洛书》。盖其说皆由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互推,不甚用奇偶方位。其《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图》下注云:“此图二《经》十《传》,皆无明文可见。”又图末总注云:“已上诸图,昔者学《易》之家失其传,而异端方士秘藏焉。邵子始复取归於《易》。程子与之同时,而於《易传》向置之不论,岂未尝得见此於邵子欤?”则虽坚主陈抟之学,而亦微觉其未安矣。《上经》、《下经》每卦六爻各总为一图,各以俪偶之辞括其爻义,左右上下,以次排列,而以墨线分合交贯之,颇类坊本讲章之节旨。《彖传》则《上经》、《下经》各为一总图,横行六十四卦,而以卦德、卦象、卦体、卦变直列四格,以经文分隶之,如史家之年表;《大象》则以《大学》三纲领八条目横行为纲,以经文相类者分配其下;《小象》则为列一韵图,以三百八十四爻为经,四声十九部为纬,如等韵之谱:皆与《经》义渺不相关。《文言》、《系辞》则或一节为一图,或总括数节为一图,各标其语脉相贯之处。《说卦传》前数节,仍以先天、后天诸说作图。其取象诸节,又作一表,经以八卦,纬以天象、地法、人身、物类、草木、鸟兽六格,填列《传》文,亦毫无取义。《序卦》仅附《反对》一图,而《杂卦》则不为图,遂不置一语。盖大旨在标六爻之义,馀皆蔓衍成书,取盈卷帙而已。
《易学四同》·八卷、《别录》·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季本撰。本字明德,山阴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长沙府知府。是编以《四
《周易可说》·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曹学佺撰。是书以象占为主,於前人中多采来知德《易》注,而深疑朱子《本义》。如谓“凡
《易存》(无卷数,大理寺卿王昶家藏本)国朝萧云从撰。云从字尺木,芜湖人。前明崇祯己卯副榜贡生。是书乃云从年八十时所撰。以
《易思图解》(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日曦撰。日曦字仲升,彭泽人。天启壬戌进士。是书以邵子《大横》、《大圆》二图为先
《易传义》·十二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取程子《易传》、朱子《易本义》合为一书,冠以《图说》、《纲领》各一篇。皆从
《来易增删》·八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祖武撰。祖武,长安人。乾隆戊午举人。是编即明来知德《易注》原本,去其烦冗,间补
《易学饮河》·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张纳陛撰。纳陛字以登,宜兴人。万历己丑进士。官礼部主事。事迹附见《明史·顾允成传》
《读易考原》·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萧汉中撰。汉中字景元,泰和人。此书成於泰定中。凡三篇,一论分卦,一论合卦,一论卦序
《周易集说》·四十卷(内府藏本)宋俞琬撰。琬字玉吾,吴县人。生宋宝祐初,入元隐居著书。徵授温州学录,不赴。至延祐初始卒。
《周易程朱传义折衷》·三十三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元赵采撰。采字德亮,号隆斋,潼川人。其书用注疏本,节录程子《易传》、
《大象观》·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刘元卿撰。元卿字调父,安福人。隆庆庚午举人。万历中官至礼部主事。《明史·儒林传》附
《八卦馀生》·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邓梦文撰。梦文字志文,安成人。是书前有永乐甲辰《自序》,称著是书时梦神授以“八卦
《易学启蒙翼传》·四卷(内府藏本)元胡一桂撰。一桂之父方平,尝作《易学启蒙通释》,一桂更推阐而辨明之,故曰《翼传》。《自
《淮海易谭》·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孙应鳌撰。应鳌字山甫,贵州清平籍,南直隶如皋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谥
《周易札记》·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杨名时撰。名时字宾实,江阴人。康熙辛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定。是编乃其读《易
《周易观彖疑问》·二卷、《大传章旨》·二卷(原任工部右侍郎李友棠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但署“上谷手授”,莫知为谁,亦不
《易学残本》·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卓尔康撰。尔康字去病,仁和人。万历壬子举人。官至工部屯田司郎中,谪常州府检校,后
《学易象数举隅》·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汪敬撰。敬字思敬,一字益谦,婺源人。宣德癸丑进士。官户部主事。所著有《易传通释
《了翁易说》·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陈瓘撰。瓘字莹中,了翁其自号也。延平人。元丰二年进士甲科。建中靖国初为右司谏,尝
《周易观彖》·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光地撰。光地尝奉命纂修《周易折中》,请复用朱子古本。是编乃仍用注疏本,盖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