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详说》(无卷数,河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冉觐祖撰。觐祖有《易经详说》,已著录。是书大旨,事迹多取《左传》,而论断则多主胡《传》。间有与胡《传》异同者。如胡《传》以惠公欲立桓为邪心,隐公探其邪心而成之。觐祖则谓父之令可行於子,子之孝不当拒乎父,依泰伯、伯夷之事观之,不可以为逆探其邪心。使桓不弑而隐终让,可不谓之贤君?其论颇为平允。又如於孔父之死,则驳杜、孔从君於非之说;於滕子来朝,则从杜、孔时王所黜之说:亦时时自出己意。然徵引诸家,颇伤芜漫。又略於考证,而详於议论。如夏正、周正,累牍连篇,卒不得一言之要领。而《庄公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传》,则又谓圣人笔削,宁为深求,不可泛视。存此意以说《春秋》,宜失之穿凿者多矣。
《春秋透天关》·四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晏兼善撰”,不著时代。据其兼及合题,是元人也。其书专为场屋而作,义殊肤浅。如解
《春秋集古传注》·二十六卷、《或问》·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郜坦撰。坦,淮安人。是书成於乾隆乙丑。首为《纂例》十五篇
《春秋辨义》·三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卓尔康撰,尔康有《易学》,已著录。是书大旨分为六义:曰《经》义、曰《传》义、曰
《左传姓名考》·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高士奇撰。士奇有《左传地名考》,已著录。是编盖与《地名考》相辅而行,然体例庞杂
《春秋说》·十二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田嘉穀撰。嘉穀有《易说》,已著录。是书以胡《传》为主,三《传》有为胡《传》所采者
《春秋传》·二十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宋叶梦得撰。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吴县人。绍圣四年进士。南渡后官至崇信军节度使
《春秋后传》·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陈傅良撰。傅良字君举(案傅良或作传良,诸本互有异同,然其字曰君举,则为傅说举於版
《春秋左传评注测义》·七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凌稚隆撰。稚隆字以栋,乌程人。是书诠释《左传》,以杜预《注》为宗,而博
《春秋提纲》·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铁山先生陈则通撰”。不著爵里,亦不著时代。其始末未详。朱彝尊《经义考》列之刘
《锺评左传》·三十卷(内府藏本)是编为毛晋汲古阁所刻。惟录杜预《左传集解》。较坊本兼刻林尧叟《注》者,特为近古。然缀以锺
《麟传统宗》·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夏元彬撰。元彬本名彪,字仲弢,德清人。其书饾飣成编,漫无体例。隐公之前,冠以《国
《春秋事义慎考》·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姜兆锡撰。是书凡上、中、下三《考》,共十二卷,而附以《考前》、《考后》各
《春秋匡解》·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邹德溥撰。德溥有《易会》,已著录。是书专拟《春秋》合题,每题拟一破题,下引胡《传》
《春秋蓄疑》·十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荫枢撰。荫枢有《大易蓄疑》,已著录。是编以治《春秋》者信《传》而不信《经》,
《左绣》·三十卷(通行本)国朝冯李骅、陆浩同编。李骅字天闲,钱塘人。浩字大瀛,定海人。是篇首载《读左卮言》、《十二公时事
《左氏君子例》·一卷、《诗如例》·一卷、《诗补遗》·一卷(内府藏本)宋李石撰。石有《方舟易学》,已著录。《左氏春秋传》多
《左传评》·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李文渊撰。文渊字静叔,益都人。《春秋左传》本以释《经》,自真德秀选入《文章正宗》,
《左传统笺》·三十五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姜希辙撰。希辙字二滨,馀姚人。明崇祯壬午举人。国朝官至奉天府府丞。此书循文
《春秋三传事实广证》(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采诸书所载春秋时事迹列於三《传》之下,意取互相参证。然左氏亲
《读左日钞》·十二卷、补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朱鹤龄撰。鹤龄有《尚书埤传》,已著录。是书采诸家之说,以补正杜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