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纪》·三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晋袁宏撰。宏,字彦伯,阳夏人,太元初官至东阳太守,事迹具《晋书·文苑传》。是书前有宏《自序》,称尝读《后汉书》,烦秽杂乱,聊以暇日,撰集为《后汉纪》。其所缀会《汉纪》(案:此《汉纪》盖指荀悦之书涉及东汉初事,非者张璠书也)、谢承书、司马彪书、华峤书、谢沈书、《汉山阳公记》、《汉灵献起居注》、《汉名臣奏》,旁及诸部《耆旧先贤传》,凡数百卷。前史阙略,多不次序。错缪同异,谁使正之。经营八年,疲而不能定,颇有传者。始见张璠所撰书,其言汉末之事差详,故复探而益之云云。盖大致以《汉纪》为准也。案《隋志》载璠书三十卷,今已散佚。惟《三国志注》及《后汉书注》间引数条。今取与此书互勘,璠《记》所有,此书往往不载,其载者亦多所点窜,互有详略。如璠《记》称“卢芳,安定人,属国夷数十畔在参蛮,芳从之,诈姓刘氏”。此书则作“刘芳,安定三川人,本姓卢氏。王莽末,天下咸思汉,芳由是诈称武帝后,变姓名为刘文伯。及莽败,芳与三川属国羌胡起兵北边”。以及朱穆论梁冀池中舟覆、吴祐谏父写书事,皆较璠《记》为详。璠《记》称明德马皇后不喜出游,未尝临御窗牖。此书则作性不喜出入游观。璠《记》称杨秉尝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天下以为名公。”此书删下一句。又如序王龚与薛勤丧妻事,璠《记》先叙龚而追叙勤。此书则先叙勤而后叙龚。叙吕布兵败,劝王允同逃事,璠《记》叙在长安陷时。此书追叙於后。亦颇有所移置。而核其文义,皆此书为长。其体例虽仿荀悦书,而悦书因班固旧文,翦裁联络。此书则抉择去取,自出鉴裁,抑又难於悦矣。刘知几《史通·正史篇》称:“世言汉中兴,作史者惟袁、范二家,以配蔚宗。要非溢美也。”
《资治通鉴目录》·三十卷(光禄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宋司马光撰。此书亦与《通鉴》同奏上,即《进书表》所谓略举事目以备检阅者也
《靖康要录》·十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曰:《靖康要录》五卷,不知作者。记钦宗在储时及靖康
《中兴小纪》·四十卷(永乐大典本)宋熊克撰。克,字子复,建阳人,孝宗时官至起居郎,兼直学士院,出知台州,事迹具《宋史·文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旧本题“朝散郎尚书礼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李焘经进”。考《宋史·艺文志》
《历代二十一传残本》·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程元初撰。元初有《律古词曲赋叶韵》,已著录。是书略仿《资治通鉴纲目》之例
《春秋编年举要》(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杨时伟撰。时伟有《正韵笺》,已著录。是书成於崇祯甲戌。凡前后二编,皆仿《史记
《少微通鉴节要》·五十卷(内府藏本)宋江贽编。贽,字叔直,崇安人。政和中,太史奏少微星见,朝命举遗逸之士。有司以贽应诏,
《御定通鉴纲目三编》·四十卷乾隆四十年奉敕撰。初,大学士张廷玉等奉敕采明一代事迹,撰《通鉴纲目三编》,以续朱子及商辂之书
《明大政纂要》·六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谭希思撰。希思,茶陵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四川巡抚。是书所记,自洪武元年至隆庆
《增节音注资治通鉴》·一百二十卷(内府藏本)宋陆唐老编。唐老,会稽人,淳熙中进士第一。故此书亦称《陆状元通鉴》。皆於司马
《宋九朝编年备要》·三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陈均撰。均,字平甫,号云岩,莆田人。端平初有言是书於朝者,敕下福州宣取,赐
《五代春秋》·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尹洙撰。洙,字师鲁,河南人,天圣二年进士,授绛州正平主簿。以荐为馆阁校勘。累迁右司
《竹书纪年》·二卷(内府藏本) 案《晋书·束晳传》:晋太康二年,汲县人发魏襄王冢,得古书七十五篇。中有《竹书纪年》十三篇
《皇王大纪》·八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胡宏撰。宏字仁仲,号五峰,崇安人,安国之季子也。以荫补承务郎。绍兴中尝上
《资治通鉴后编》·一百八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徐乾学撰。乾学有《读礼通考》,已著录。是编以元、明人续《通鉴》者陈桱
《考信编》·七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杜思撰。思,字子睿,鄞县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青州府知府。是书皆载上古之事,其目有
《人代纪要》·三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顾应祥撰。应祥,字惟贤,号箬溪,长兴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是书以编
《纲目订误》·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陈景云撰。初,尹起莘所作《通鉴纲目发明》,凡有疑义,率委曲以通其说。至周密作《癸
《世史正纲》·三十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邱濬撰。濬有《家礼仪节》,已著录。是书本明方孝孺释统之意,专明正统。起秦
《纲目续麟》·二十卷、《校正凡例》·一卷、《附录》·一卷、《汇览》·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张自勋撰。自勋,字卓菴,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