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注》·三十三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
旧本题汉高诱注。今考其书,实宋姚宏校本也。《文献通考》引《崇文总目》曰:《战国策》篇卷亡阙,第二至第十、第三十一至第三十三阙。又有后汉高诱注本二十卷,今阙第一、第五、第十一至二十,止存八卷。曾巩《校定序》曰: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此为毛晋汲古阁影宋钞本。虽三十三卷皆题曰高诱注,而有《诱注》者仅二卷至四卷、六卷至十卷,与《崇文总目》八篇数合。又最末三十二、三十三两卷,合前八卷,与《曾巩序》十篇数合。而其馀二十三卷则但有考异而无注。其有注者多冠以“续”字。其偶遗“续”字者,如《赵策一》《郗疵注》、《雒阳注》,皆引唐林宝《元和姓纂》。《赵策二瓯越注》,引魏孔衍《春秋后语》。《魏策三芒卯注》,引《淮南子注》。衍与宝在诱后,而《淮南子注》即诱所自作。其非诱注,可无庸置辨。盖巩校书之时,官本所少之十二篇,诱书适有其十,惟阙第五、第三十一。诱书所阙,则官书悉有之,亦惟阙第五、第三十一。意必以诱书足官书,而又於他家书内摭二卷补之。此官书、诱书合为一本之由。然巩不言校《诱注》,则所取惟正文也。迨姚宏重校之时,乃并所存《诱注》入之。故其《自序》称“不题校人并题续注者,皆余所益”。知为先载《诱注》,故以续为别。且凡有《诱注》复加校正者,并於夹行之中又为夹行,与无注之卷不同。知校正之时,注已与正文并列矣。卷端曾巩、李格、王觉、孙朴诸序、跋,皆前列标题,各题其字。明《宏序》独空一行,列於末,前无标题,《序》中所言体例,又一一与书合,其为宏校本无疑。其卷卷题高诱名者,殆传写所增以赝古书耳。书中校正称曾者,曾巩本也;称钱者,钱藻本也;称刘者,刘敞本也;称集者,集贤院本也;无姓名者,即《宏序》所谓不题校人为所加入者也。其点勘颇为精密。吴师道作《战国策鲍注补正》,亦称为善本。是元时犹知注出於宏。不知毛氏宋本,何以全题高诱。考周密《癸辛杂识》,称贾似道尝刊是书。岂其门客廖莹中等皆媟亵下流,昧於检校,一时误题,毛氏适从其本影抄欤。近时扬州所刊,即从此本录出,而仍题诱名,殊为沿误。今於原有注之卷题“高诱注”,姚宏校正续注原注已佚之卷则惟题“姚宏校正续注”,而不列诱名。庶几各存其真。宏字令声,一曰伯声,剡川人。尝为删定官,以伉直忤秦桧,瘐死大理狱中。盖亦志节之士,不但其书足重也。(案:《汉艺文志》,《战国策》与《史记》为一类。历代史志因之。晁公武《读书志》始改入《子部·纵横家》。《文献通考》因之。案:班固称司马迁作《史记》,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迄於天汉。则《战国策》当为史类,更无疑义。且子之为名,本以称人,因以称其所著。必为一家之言,乃当此目。《战国策》乃刘向裒合诸记并为一编,作者既非一人,又均不得其主名,所谓子者安指乎?公武改隶《子部》,是以记事之书为立言之书,以杂编之书为一家之书,殊为未允。今仍归之《史部》中。)
《使北日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邹伸之撰。理宗绍定六年癸巳,史嵩之为京湖制置使,与蒙古会兵攻金。(案:是时尚未建大
《广右战功录》·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唐顺之撰。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武进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
《北狩行录》·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旧本题宋蔡鞗撰。鞗,蔡京之子,尚茂德帝姬,靖康元年从徽宗北行者也。然是书卷末云:北
《圣典》·二十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朱睦撰。睦有《易学识遗》,已著录。是书纪太祖开国事迹,分八十一目。仿《贞观政要》之
《金图经》·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一名《金国志》。自京邑至族帐、部曲,凡十七门。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淳熙中归正人张棣
《别本北平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纪明洪武元年命徐达、常遇春等北征之事,而终以君臣鉴戒之语。其
《召对录》·一卷(内府藏本)明申时行撰。时行有《书经讲义会编》,已著录。此书乃记万历十三年五月迄十八年七月召对之语。时行
《建文书法儗》·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朱鹭撰。鹭字白民,吴县人。其书作於万历乙未诏复革除年号之时。盖欲上之於朝以补国史
《建炎复辟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书录解题》亦不知为何人作。但称其叙苗傅、刘正彦事始末,文颇繁冗。末
《辽记》·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田汝成撰。汝成有《炎徼纪闻》,已著录。是编载辽东边事。始於洪武二年,迄於嘉靖十六年,
《西南纪事》·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郭应聘撰。应聘字君宾,莆田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谥襄靖,事迹具《明史
《奉天刑赏录》·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自题懒生袁子,不著其名。以《千顷堂书目》考之,盖袁褧所撰也。其书皆纪成祖靖难
《安南使事记》·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李仙根撰。仙根字南津,遂宁人,顺治辛丑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康熙七年,仙根以内秘
《顺昌战胜录》·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杨汝翼撰。绍兴十年,刘锜顺昌之战,汝翼适在军中,因纪其事。末附顺昌倅汪若海札子
《诛吴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张革之撰。革之字西仲,潼川人。吴曦据蜀叛,合江仓官杨巨源倡义讨逆,与随军转运安丙共谋诛曦
《燕对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东阳撰。东阳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人,天顺甲申进士,官至谨身殿大学士,谥文正,事迹具
《钦定蒙古源流》·八卷乾隆四十二年奉敕译进。其书本蒙古人所撰。末有《自序》,称库图克彻辰鸿台吉之裔小彻辰萨囊台吉,原知一
《建文史待》·(无卷数,内府藏本)明陈继儒撰。继儒字仲醇,松江华亭人,事迹具《明史·隐逸传》。是书乃所辑建文事迹。前列引
《洗海近事》·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俞大猷撰。大猷字志辅,晋江人,嘉靖中举武进士,累官至都督同知兼征蛮将军,进右都督,
《平倭录》·(无卷数,江苏周厚堉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纪明任环平倭事迹。万历中,吏科给事中翁宪祥、巡抚陕西监察御史吉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