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漠纪闻》·一卷、《续》·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洪皓撰。皓字光弼,鄱阳人,政和五年进士。建炎三年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为大金通问使。既至金,金人迫使仕刘豫。皓不从,流递冷山,复徙燕京。凡留金十五年方得归。以忤秦桧贬官,安置英州而卒。久之始复徽猷阁学士,谥忠宣。事迹具《宋史》本传。此书乃其所纪金国杂事。始於留金时,随笔纂录。及归,惧为金人搜猎,悉付诸火。既被谴谪,乃复追述一二,名曰《松漠纪闻》。寻有私史之禁,亦秘不传。绍兴末,其长子适始校刊为正续二卷。乾道中仲子遵又增补所遗十一事。明代吴琯尝刻入《古今逸史》中,与此本字句间有异同,而大略相合。皓所居冷山,去金上京会宁府才百里,又尝为陈王延教其子,故於金事言之颇详。虽其被囚日久,仅据传述者笔之於书,不若目击之亲切。中间所言金太祖、太宗诸子封号,及辽林牙达什北走之事,皆与史不合。又不晓音译,往往讹异失真。然如叙太祖起兵本末,则《辽史·天祚纪》颇用其说。其“熙州龙见”一条,《金史·五行志》亦全采之。盖以其身在金庭,故所纪虽真赝相参,究非凿空妄说者比也。
《今言》·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郑晓撰。晓有《禹贡图说》,已著录。此书补《吾学编》所未备。首有《薛三省序》,称此书辅《
《衡湘稽古》·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万澍撰。万澍字霍霖,别号勉亭,常宁人。卷首题衡湘野人述,而不著名。名字乃见於他
《虐政集》·一卷、《邪氛集》·一卷、《倒戈集》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皆载天启中阉祸始末,各以年月编次。《虐
《明宝训》·四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万历壬寅南京礼部郎中陈治本、工部郎中吕允昌、礼部主事朱锦等所刊。盖裒合历朝官撰之本
《金图经》·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一名《金国志》。自京邑至族帐、部曲,凡十七门。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淳熙中归正人张棣
《逊国君记钞》·一卷、《臣事钞》·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曰盐官淡泉翁编,句吴潜庵子订。淡泉,郑晓之别号。其书多与《
《汉唐秘史》·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宁王权撰。权自号臞仙,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藩大宁。燕王谋反,挟
《梃击始末》·一卷(浙闽总督采进本)明陆梦龙撰。梦龙有《易略》,已著录。是书乃其官刑部员外郎时所记,备述张差事始末,“明
《重明节馆伴语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倪思撰。思有《班马异同》,已著录。此书据《永乐大典》标题,乃思《承明集》之一篇。
《国语》·二十一卷(户部员外郎章铨家藏本)吴韦昭注。昭字弘嗣,云阳人,官至中书仆射,《三国志》作韦曜。《裴松之注》谓为司
《靖炎两朝见闻录》·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曰陈东撰。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钦宗时贡入太学。尝伏阙上书,请去蔡京、王
《太平治迹统类前集》·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彭百川撰。百川字叔融,眉山人。是书凡八十八门,皆宋代典故。《文献通考》载
《后北征记》·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明杨荣撰。荣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人。建文庚辰进士。除翰林编修。燕王篡位后,
《壬午功臣爵赏录》·一卷、《壬午功臣别录》·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明都穆撰。穆字元敬,吴县人,弘治己未进士,官至礼
《采石战胜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宋员兴宗撰。兴宗字显道,仁寿人。未第时,读书九华山,因以自号。用荐,除教授。召试
《姜氏秘史》·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姜清撰。清,弋阳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自靖难之后,建文一朝事迹大抵遗
《复辟录》·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杨暄撰。暄字廷献,丰城人,景泰甲戌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当徐有贞等夺门时,暄官御史
《北狩见闻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曹勋撰。勋字功显,阳翟人,宣和五年进士。南渡后官至昭信军节度使。事迹具《宋史》本
《召对录》·一卷(内府藏本)明申时行撰。时行有《书经讲义会编》,已著录。此书乃记万历十三年五月迄十八年七月召对之语。时行
《云中纪变》·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孙允中撰。案世宗时有两孙允中。其一太原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应天府丞,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