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遗事》·四卷(永乐大典本)
元王鹗撰。鹗字伯翼,东明人。金正大元年登进士第一。哀宗时为左右司员外郎。金亡降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事迹具《元史》本传。是编即随哀宗在蔡州围城所作,故以“汝南”命名。所记始天兴二年六月,迄三年正月。随日编载,有纲有目,共一百有七条。皆所身亲目击之事,故纪载最为详确。其称哀宗为“义宗”,则用息州行省所上谥也。《金史》《哀宗本纪》及《乌古论镐》、《完颜仲德》、《张天纲》等传皆全采用之,足徵其言皆实录矣。鹗身事两朝,不能抗西山之节。然本传载其祭哀宗一事,犹有惓惓故主之心。其作是书,於丧乱流离,亦但有痛悼而无怨谤,较作《南烬录》者犹未减焉。《自序》云四卷。《元史》本传作二卷,盖传刻之讹。今仍从《自序》所言,编为四卷。
《否泰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刘定之撰。定之有《易经图释》,已著录。初,英宗北狩,也先乞遣报使,景帝不许。
《哈密事迹》·一卷、附《赵全谳牍》·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是编不题书名,亦不著撰人名氏。前载正德中土鲁番侵扰哈密
《战国策谈棷》·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张文爟撰。文爟字维昇,仁和人。是书全用吴师道补正鲍彪之本。惟增入李斯《谏逐客书》
《平蜀记》·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载明洪武四年遣汤和等伐蜀,明昇出降事。后附刘基《平西蜀颂》一篇。末
《伏戎纪事》·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高拱撰。拱有《春秋正旨》,已著录。拱在内阁时,值俺答之孙把汉那吉率众来降。拱决策
《金图经》·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一名《金国志》。自京邑至族帐、部曲,凡十七门。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淳熙中归正人张棣
《定保录》·(无卷数,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赵元祉撰。元祉,无锡人。是书成於崇祯十年。以明诸帝事迹仿《贞观政要》之体,分《
《战国策校注》·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元吴师道撰。师道字正传,兰谿人,至治元年进士,仕至国子博士,致仕,后授礼部郎中
《明祖四大法》·十二卷(内府藏本)明陈栋如撰。栋如字子极,无锡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事迹附见《明史·冯应京传
《苏州府纂修识略》·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杨循吉撰。循吉字君谦,吴县人,成化甲辰进士,官礼部主事,《明史·文苑传》附
《阉党逆案》·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崇祯二年正月,大学士韩爌等奉敕定。以党附魏忠贤诸臣,分别首从,拟为等次。每名之下,
《左逸》·一卷、《短长》·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是书凡《左传逸文》三则,《战国策逸文》三则。二书各有《小引》。前称峄阳樵
《使北日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邹伸之撰。理宗绍定六年癸巳,史嵩之为京湖制置使,与蒙古会兵攻金。(案:是时尚未建大
《汝南遗事》·四卷(永乐大典本)元王鹗撰。鹗字伯翼,东明人。金正大元年登进士第一。哀宗时为左右司员外郎。金亡降元,官至翰
《衡湘稽古》·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万澍撰。万澍字霍霖,别号勉亭,常宁人。卷首题衡湘野人述,而不著名。名字乃见於他
《钦定蒙古源流》·八卷乾隆四十二年奉敕译进。其书本蒙古人所撰。末有《自序》,称库图克彻辰鸿台吉之裔小彻辰萨囊台吉,原知一
《建文书法儗》·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朱鹭撰。鹭字白民,吴县人。其书作於万历乙未诏复革除年号之时。盖欲上之於朝以补国史
《南迁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题金通直郎秘书省著作郎骑都尉张师颜撰。纪金爱王大辨叛据五国城,及元兵围燕,贞
《朝鲜纪事》·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倪谦撰。谦字克让,钱塘人,徙上元,正统己未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僖。是编乃景
《平播始末》·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郭子章撰。子章有《蠙衣生易解》,已著录。万历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子章方巡抚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