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孝肃奏议》·十卷(编修朱筠家藏本)
宋包拯撰。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天圣五年进士,历官御史中丞、知开封府,终礼部侍郎、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谥孝肃,事迹具《宋史》本传。案《宋志》载拯《奏议》十五卷。今此本为拯门人张田所编,自应诏至求退,分三十门,止有十卷。《田序》亦称十卷,与史志不合。然《宋志》颠倒悖谬,为自来史家所未有,不可援以为据,殆误衍“五”字欤。惟是田所编次,多不可晓。《文献通考》引《汪应辰序》曰:“公《奏议》分门编类,其事之首尾,时之先后,不可考也。”如《请那移河北兵马》凡三章,其二在八卷《议兵门》,其一乃在九卷《议边门》,其不相贯穿如此,所言与此本相符。《序》又云:“今考其岁月,系於每章之下,而记其履历於后。”若其岁月见於章中,与夫不可得而考者,不容以不阙也。庶读者尚可以寻其大概。是应辰於是编固每篇皆为笺注,而此本无之。盖应辰笺注久佚,今存者仍原本耳。《序》又云:“如劾罢张方平、宋祁三司使,而《奏议》不载。岂包氏子孙所不欲以示人者耶?”案史称拯攻去张方平、宋祁,朝廷遂以拯代祁为三司使。欧阳修有《蹊田夺牛》之奏,拯家居避命者久之。应辰所云,盖指此事。然拯之刚正,岂逐人而觊其位者。修虽有此奏,特宋人好为议论之习。拯之心迹,天下后世皆可谅之。遽讳而削其稿,反若拯实有此短者。此张田编次之无识,非拯志也。张田字公载,澶州人,嘉祐中尝知庐州,甚著清誉,盖能不愧其师者。此书第九卷中有《进张田边说七篇状》,并附以《赐张田敕书》,与他篇例异,知确为田之所编。应辰以为其子孙讳之,非其实矣。
《朱襄毅疏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燮元撰。是书皆其总督云贵时论平定诸苗奏疏与督蜀诸疏。始末均具《明史》本传中。
《左史谏草》·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吕午撰。午字伯可,歙县人,嘉定四年进士,官至起居郎、右文殿修撰、知漳州,事迹具《宋
《河防疏略》·二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朱之锡撰。之锡字孟九,号梅麓,义乌人,康熙壬辰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
《太祖高皇帝圣训》·四卷康熙二十五年圣祖仁皇帝恭编。凡九十有二则,分二十六门。乾隆四年我皇上敬制序文。宣付剞劂,昭示万方
《晋溪奏议》·十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王琼撰。琼字德华,太原人,成化丙戌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恭襄,事迹具《明史》
《抚豫宣化录》·四卷(内府藏本)国朝田文镜撰。文镜,正黄旗汉军,官至河东总督,谥端肃。是编乃文镜官河南巡抚时,《奏疏》一
《掖垣题稿》·三卷(刑部员外郎顾葵家藏本)明顾九思撰。九思字与睿,长洲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通政司右通政。是编皆其为给事
《叶文庄奏疏》·四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叶盛撰。盛字与中,昆山人,正统乙丑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谥文庄,事迹具《明史》
《粤西疏稿》·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吴文华撰。文华字子彬,连江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谥襄惠,事迹附见《明
《纶扉内稿》·一卷、《外稿》·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高拱撰。拱於嘉靖丙寅入阁,隆庆丁卯罢,己巳复召还。是编乃其先后在阁
《平岳疏议》·一卷、《平海疏议》·一卷、附《平海咨文》·一卷、《师中小札》·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万正色撰。正色号中
《奏议》·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李颐撰。颐字维贞,号及泉,馀干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总督河漕、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侍
《留台奏议》·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吾弼、李云鹄、萧如松、孙居相同编。取正、嘉、隆、万间南京御史所上奏疏,分二十门
《奏疏遗稿》·(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吴达可撰。达可字安节,宜兴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通政司左通政。是集为其孙洪裕等
《唐大诏令集》·一百三十卷(编修朱筠家藏本)宋宋敏求编。敏求字次道,赵州平棘人,参知政事绶之子,进士及第,官至史馆修撰、
《玉坡奏议》·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原撰。原字士元,三原人,正德甲戌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以疏论时事,谪贵州新添驿丞。
《商文毅疏稿略》·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商辂撰。辂字宏载,淳安人,正统乙丑进士第一,官至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两朝疏钞》·十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顾尔行编。尔行,归安人,万历甲戌进士,官大名府推官。初,张瀚撰《疏议辑略
《奏对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杨士奇撰。皆其正统初在内阁所上奏疏,凡十九篇。多关系军国大计,已载入《东里别集》中。
《王介菴奏稿》·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王恕撰。恕有《玩易意见》,已著录。是编乃其官南京兵部尚书时所刻。有成化乙巳《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