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孝肃奏议》·十卷(编修朱筠家藏本)
宋包拯撰。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天圣五年进士,历官御史中丞、知开封府,终礼部侍郎、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谥孝肃,事迹具《宋史》本传。案《宋志》载拯《奏议》十五卷。今此本为拯门人张田所编,自应诏至求退,分三十门,止有十卷。《田序》亦称十卷,与史志不合。然《宋志》颠倒悖谬,为自来史家所未有,不可援以为据,殆误衍“五”字欤。惟是田所编次,多不可晓。《文献通考》引《汪应辰序》曰:“公《奏议》分门编类,其事之首尾,时之先后,不可考也。”如《请那移河北兵马》凡三章,其二在八卷《议兵门》,其一乃在九卷《议边门》,其不相贯穿如此,所言与此本相符。《序》又云:“今考其岁月,系於每章之下,而记其履历於后。”若其岁月见於章中,与夫不可得而考者,不容以不阙也。庶读者尚可以寻其大概。是应辰於是编固每篇皆为笺注,而此本无之。盖应辰笺注久佚,今存者仍原本耳。《序》又云:“如劾罢张方平、宋祁三司使,而《奏议》不载。岂包氏子孙所不欲以示人者耶?”案史称拯攻去张方平、宋祁,朝廷遂以拯代祁为三司使。欧阳修有《蹊田夺牛》之奏,拯家居避命者久之。应辰所云,盖指此事。然拯之刚正,岂逐人而觊其位者。修虽有此奏,特宋人好为议论之习。拯之心迹,天下后世皆可谅之。遽讳而削其稿,反若拯实有此短者。此张田编次之无识,非拯志也。张田字公载,澶州人,嘉祐中尝知庐州,甚著清誉,盖能不愧其师者。此书第九卷中有《进张田边说七篇状》,并附以《赐张田敕书》,与他篇例异,知确为田之所编。应辰以为其子孙讳之,非其实矣。
《何文简疏议》·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何孟春撰。孟春字子元,郴州人,弘治癸丑进士,授兵部主事。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诸臣奏议》·一百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赵汝愚编。前有淳熙十三年札子,称尝备数三馆,获观秘府四库所藏及累朝史氏所载忠
《靳文襄奏疏》·八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靳辅撰。辅字紫垣,镶红旗汉军,初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总督河道、兵部尚书,文襄其谥
《郝恭定集》·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郝惟讷撰。惟讷字敏公,霸州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此集凡《都察院奏疏》八
《兵垣奏疏》·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明刘懋撰。懋字养中,别号渭溪,临潼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是集凡奏疏十二篇
《世祖章皇帝圣训》·六卷康熙二十六年圣祖仁皇帝恭编。凡一百一十三则,分三十二门。乾隆四年皇上御制序文刊布。洪维我世祖章皇
《本兵疏议》·二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杨博撰。博字惟约,蒲州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襄毅,事迹具《明史》本
《代言录》·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杨士奇撰。士奇有《三朝圣谕录》,已著录。是书乃其《东里别集》之一种。所录皆在内阁撰拟
《潘司空奏疏》·六卷(浙江巡抚采巡本)明潘季驯撰。季驯字时良,乌程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总督河道、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
《留垣疏草》·(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黄建中撰。建中字良辅,扬州兴化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南京户科给事中。是集凡疏二
《复套议》·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曾铣撰。铣字子重,江都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事迹具《明
《名臣经济录》·五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黄训编。训,歙县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副都御史。是书辑洪武至嘉靖九朝名臣经世
《粤西疏稿》·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吴文华撰。文华字子彬,连江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谥襄惠,事迹附见《明
《清忠堂奏疏》·(无卷数,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朱宏祚撰。宏祚字徽荫,高唐人。是编乃其官广东巡抚时奏疏。始於康熙二十六年
《杨文忠公三录》·七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杨廷和撰。廷和字介夫,新都人,成化戊戌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谥文忠,事迹具
《大观堂文集》·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余缙撰。缙字仲绅,号浣公,诸暨人,顺治壬辰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是集即其官
《疏稿》·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胡文学撰。文学字卜言,鄞县人,顺治壬辰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此即为御史时题奏之稿
《孙毅菴奏议》·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孙懋撰。懋字德夫,号毅菴,慈谿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应天府尹,事迹具《明
《方改亭奏草》·(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方凤撰。凤字时鸣,改亭其号也,昆山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佥事。是编载
《包孝肃奏议》·十卷(编修朱筠家藏本)宋包拯撰。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天圣五年进士,历官御史中丞、知开封府,终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