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雒渊源录》·十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宋朱子撰。书成於乾道癸巳,记周子以下及程子交游门弟子言行。其身列程门而言行无所表见,甚若邢恕之反相挤害者,亦具录其名氏,以备考。其后《宋史》《道学》、《儒林》诸传多据此为之。盖宋人谈道学宗派,自此书始。而宋人分道学门户,亦自此书始。厥后声气攀援,转相依附。其君子各执意见,或酿为水火之争。其小人假借因缘,或无所不至。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曰:程源为伊川嫡孙,无聊殊甚,尝鬻米於临安新门之草桥。后有教之以干当路者,著为《道学正统图》。自考亭以下,剿入当事姓名。遂特授初品,因除二令。又以轮对改合入官,迁寺监丞。是直以伊雒为市矣。周密《齐东野语》、《癸辛杂识》所记末派诸人之变幻,又何足怪乎。然朱子著书之意,则固以前言往行矜式后人,未尝逆料及是。儒以诗礼发家,非诗礼之罪也。或因是并议此书,是又以噎而废食矣。
《陆氏世史钞》·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陆浚源撰。浚源,平湖人,自称陆贽二十九世孙。是书采陆氏名见正史者,自汉迄元得一百
《视履类编》·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同芳撰。同芳字济美,号晴原,昆山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山东巡抚。是编自录其生平善
《畿辅人物志》·二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有《尚书集解》,已著录。是编专志有明一代畿辅人物。然如李东阳
《元相臣传》·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魏显国撰。其书纪元代丞相自耶律楚材至普颜不花二十六人,各自为传,全袭《元史》之文
《庆元党禁》·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亦不著录。惟见《永乐大典》中,题曰沧州樵叟撰。盖与《绍兴正
《饶双峰年谱》·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双峰,宋饶鲁号也。鲁自称从黄幹、李燔游,距朱子仅再传。当时重其渊源,多相
《西征记》·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卢襄撰。襄字赞元。观其《自序》,盖衢州人。此书载於《锦绣万花谷前集》之末,不知何人抄
《米芾志林》·十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亦题明范明泰撰。与《襄阳外纪》并同,惟后附刻《襄阳遗集》一卷,为明泰所辑。盖未见《
《高士传》·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晋皇甫谧撰。谧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尝举孝廉,不行。事迹具
《李相国论事集》·六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旧本题曰《李深之文集》,唐李绛撰。深之,绛字也,陇西人。擢进士。补渭南尉。历中
《考亭朱氏文献全谱》·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钟文撰。钟文字吾沧,朱子十二世孙,官大足县知县。新安朱氏,支派非一。其
《大成通志》·十八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杨庆撰。庆有《古韵叶音》,已著录。是书成於康熙己酉。摭拾历代制度,不尽关於孔庭
《史传三编》·五十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朱轼撰。轼有《周易传义合订》,已著录。是编凡《名儒传》八卷、《名臣传》三十五
《邵康节外纪》·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陈继儒编。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人,事迹具《明史·隐逸传》。是编取邵伯温《闻见
《周氏遗芳集》·五卷(编修朱筠家藏本)明周沈珂及其子之翰编。先是,周子十七世孙与爵辑其先世著述事迹,自周子四世孙兴裔以下
《明儒林录》·十九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张恒撰。恒字北山,松江人,朱彝尊之中表也。而彝尊志在稽古,恒则志在讲学,所见颇
《东嘉先哲录》·二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王朝佐撰。朝佐字廷望,浙江平阳人,弘治丙辰进士,官南京工部员外郎。是编刻於正
《修史试笔》·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蓝鼎元撰。鼎元有《平台纪略》,已著录。是编凡为《传》三十六篇,起唐房、杜,终五代
《百越先贤志》·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区大任撰。大任字桢伯,广东顺德人,嘉靖壬戌以岁贡除江都训导,迁光州学正,又迁国子
《古今廉鉴》·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乔懋敬撰。懋敬字允德,上海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湖广右布政使。是书所载,自春秋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