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党禁》·一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亦不著录。惟见《永乐大典》中,题曰沧州樵叟撰。盖与《绍兴正论》均出一人之手。《序》称淳祐乙巳,则作於宋理宗十八年也。考党禁起於宁宗庆元二年八月,弛於嘉泰二年二月。是书之作,盖距弛禁时又四十四年矣。宋代忠邪杂进,党祸相仍,国论喧呶,已一见於元祐之籍。迨南渡后和议已成,外忧暂弭。君臣上下,熙熙然燕雀处堂。诸儒不鉴前车。又寻覆辙。求名既急,持论弥高。声气交通,贤奸混糅,浮薄诡激之徒,相率攀援,酿成门户。遂使小人乘其瑕隙,又兴党狱以中之。兰艾同焚,国势驯至於不振。《春秋》责备贤者,不能以败亡之罪独诿诸韩侂胄也。且光、宁授受之际,赵汝愚等谋及宵人,复处之不得其道,致激成祸变,於谋国尤疏。恭读御题诗章,於揖盗开门,再三致意。垂训深切,实为千古定评。讲学之家不能复以浮词他说解矣。书中所录伪党共五十九人,如杨万里尝以党禁罢官,而顾未入籍。其去取之故,亦颇难解。盖万里之荐朱子,实出至公,与依草附木,攀援门户者迥异。故讲学之家,终不引之为气类。观所作《诚斋易传》,陈栎、胡一桂皆曲相排抑,不使入道学之派。知此书之削除万里,意亦如斯,未可遽执为定论也。至如薛叔似晚岁改节,依附权奸。皇甫斌猥琐梯荣,偾军辱国。侂胄既败之后,又复列名韩党,与张岩、许及之诸人并遭贬谪。阴阳反覆,不可端倪,而其姓名亦并见此书中。岂非趋附者繁,枭鸾并集之一证哉?总之,儒者明体达用,当务潜修,致远通方,当求实济。徒博卫道之名,聚徒讲学,未有不水火交争,流毒及於宗社者。东汉不鉴战国之横议,南北部分而东汉亡。北宋不鉴东汉之党锢,洛蜀党分而北宋亡。南宋不鉴元祐之败,道学派盛而南宋亡。明不鉴庆元之失,东林势盛而明又亡。皆务彼虚名,受其实祸。决裂溃覆之后,执门户之见者犹从而巧为之词,非公论也。张端义《贵耳集》曰:“朝廷大患,最怕攻党。伊川见道之明,不能免焉。淳熙则曰道学,庆元则曰伪学。深思由来,皆非国家之福。”斯言谅矣。谨恭录御题冠此书之端,用昭万年之炯戒,并详著古来党祸之由,俾来者无惑焉。
《范文正年谱》·一卷、《补遗》·一卷、附《义庄规矩》·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年谱》一卷,宋楼钥撰。钥字大防,鄞县人,隆
《五十辅臣编年录残本》·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版心有“槜李曹氏倦圃藏书”字,盖曹溶家旧本。疑溶尝作《崇祯
《春秋列传》·五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刘节撰。节字介夫,号梅国,大庾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是编取《春秋内
《郑端简年谱》·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郑履淳撰。履淳字叔初,海盐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事迹具《明史》本传。
《云林遗事》·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顾元庆撰。元庆字大有,号大石山人,长洲人。都穆之门人也。此书皆纪倪瓒事迹,分《高逸
《滇行纪程》·一卷、《续钞》·一卷,《东还纪程》·一卷、《续钞》·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许缵曾撰。缵曾字孝修,号鹤
《周忠介公遗事》·(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彭定求撰。定求字访濂,长洲人,康熙丙辰进士第一,官至翰林院侍讲。是书述周
《孔庭神在录》·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胡时忠撰。时忠原名时亨,字慎三,无锡人,崇祯丙子举人。是录以祀典为主,故先列位
《镇平世系记》·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朱睦撰。睦有《易学识遗》,已著录。永乐元年,封周定王第八子有爌为镇平王,
《范文正遗迹》·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辑范仲淹生平游历。自其出於吴中,长於山东,以及洛阳、陕西、睦池、饶润
《尊圣集》·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陈尧道编。尧道里籍未详,嘉靖末,官大埔县教谕。是书分《图像》、《世家》、《事
《己酉避乱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胡舜申撰。建炎己酉,金兵攻平江,宣抚周望出走。舜申之兄舜陟时为参谋,举家避难,舜
《旌孝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载成化十一年旌表朱灏孝行事。考朱观潜跋朱存理遗文后曰:野航先生著述甚富。
《历代内侍考》·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毛一公撰。一公字震卿,遂安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给事中。其书取古来阉寺事迹辑为一
《罗江东外纪》·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闵元衢撰。元衢字康侯,乌程人,自号欧馀生。自以终身不第,有似罗隐,故作此书。盖
《元儒考略》·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冯从吾撰。从吾字仲好,长安人,万历己丑进士,改庶吉士,又改御史。以上疏言事廷杖,历
《孔子论语年谱》·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元程复心撰。复心字子见,婺源人。皇庆癸丑,江浙行省以所撰《四书纂释》进於
《濂溪志》·十三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李嵊慈撰。嵊慈字元颖,龙城人,官道州知州。是编因李桢《旧志》稍为辑补,无所考证阐明
《夷齐考疑》·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胡其久撰。其久,崇德人,隆庆丁卯举人,官龙南知县。是编以好事者所传《夷齐世系》,名
《续列女传》·九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邵正魁撰。正魁字长孺,休宁人。是书以续刘向《列女传》,仍其体例,分别七门。唯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