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党禁》·一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亦不著录。惟见《永乐大典》中,题曰沧州樵叟撰。盖与《绍兴正论》均出一人之手。《序》称淳祐乙巳,则作於宋理宗十八年也。考党禁起於宁宗庆元二年八月,弛於嘉泰二年二月。是书之作,盖距弛禁时又四十四年矣。宋代忠邪杂进,党祸相仍,国论喧呶,已一见於元祐之籍。迨南渡后和议已成,外忧暂弭。君臣上下,熙熙然燕雀处堂。诸儒不鉴前车。又寻覆辙。求名既急,持论弥高。声气交通,贤奸混糅,浮薄诡激之徒,相率攀援,酿成门户。遂使小人乘其瑕隙,又兴党狱以中之。兰艾同焚,国势驯至於不振。《春秋》责备贤者,不能以败亡之罪独诿诸韩侂胄也。且光、宁授受之际,赵汝愚等谋及宵人,复处之不得其道,致激成祸变,於谋国尤疏。恭读御题诗章,於揖盗开门,再三致意。垂训深切,实为千古定评。讲学之家不能复以浮词他说解矣。书中所录伪党共五十九人,如杨万里尝以党禁罢官,而顾未入籍。其去取之故,亦颇难解。盖万里之荐朱子,实出至公,与依草附木,攀援门户者迥异。故讲学之家,终不引之为气类。观所作《诚斋易传》,陈栎、胡一桂皆曲相排抑,不使入道学之派。知此书之削除万里,意亦如斯,未可遽执为定论也。至如薛叔似晚岁改节,依附权奸。皇甫斌猥琐梯荣,偾军辱国。侂胄既败之后,又复列名韩党,与张岩、许及之诸人并遭贬谪。阴阳反覆,不可端倪,而其姓名亦并见此书中。岂非趋附者繁,枭鸾并集之一证哉?总之,儒者明体达用,当务潜修,致远通方,当求实济。徒博卫道之名,聚徒讲学,未有不水火交争,流毒及於宗社者。东汉不鉴战国之横议,南北部分而东汉亡。北宋不鉴东汉之党锢,洛蜀党分而北宋亡。南宋不鉴元祐之败,道学派盛而南宋亡。明不鉴庆元之失,东林势盛而明又亡。皆务彼虚名,受其实祸。决裂溃覆之后,执门户之见者犹从而巧为之词,非公论也。张端义《贵耳集》曰:“朝廷大患,最怕攻党。伊川见道之明,不能免焉。淳熙则曰道学,庆元则曰伪学。深思由来,皆非国家之福。”斯言谅矣。谨恭录御题冠此书之端,用昭万年之炯戒,并详著古来党祸之由,俾来者无惑焉。
《邵康节外纪》·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陈继儒编。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人,事迹具《明史·隐逸传》。是编取邵伯温《闻见
《素王记事》·(无卷数,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旧本卷首题明浙江严州府通判太原傅汝楫校正。则非汝楫所撰。卷末杨奂《东游记
《东嘉先哲录》·二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王朝佐撰。朝佐字廷望,浙江平阳人,弘治丙辰进士,官南京工部员外郎。是编刻於正
《道南源委》·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伯行编。是编本明朱衡《道南源委录》旧本,重加考订。首卷自杨时至江杞三十六人。次
《名臣言行录前集》·十卷、《后集》·十四卷、《续集》·八卷、《别集》·二十六卷、《外集》·十七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前
《王谢世家》·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韩昌箕撰。昌箕字仲弓,乌程人。是书成於天启壬戌。考南朝王、谢二家人物,各为之传。
《粤西偶记》·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陆祚蕃撰。祚蕃字武园,平湖人,康熙癸丑进士,官至贵州贵东道。是编多述其督学广西
《圣学宗传》·十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周汝登编。汝登字继元,又字海门,嵊县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南京尚宝司卿,《明史·
《孔圣全书》·三十五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明蔡复赏编。复赏,巴陵人。卷端自题恩贡出身,南京户部修职郎,不知其为何官也。
《东吴名贤记》·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周复俊撰。复俊字子吁,昆山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卿。是编记吴中名贤自商
《续表忠记》·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赵吉士撰。吉士字恒夫,号渐岸,又号寄园,休宁人,顺治辛卯举人,官至户科给事
《畜德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陈沂撰。沂有《维桢录》,已著录。此书皆纪宣德、正统间名臣言行,人各一二条。末
《昭忠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记皆南宋末忠节事迹,故以“昭忠”名篇。自绍定辛卯元兵克马岭堡,总管田璲
《循良前传约编》·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先岳撰。先岳字北拱,晋江人。是书一名《历代名吏录》。采诸史《循吏传》,各以
《中州人物考》·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孙奇逢撰。奇逢有《读易大旨》,已著录。是编载河南人物,分为七科。一《理学》,
《古今宗藩懿行考》·十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曰潞王编,不著其名。按《明史·诸王年表》,穆宗隆庆五年,封第四子翊镠为潞王。
《吴越顺存集》·三卷、《外集》·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吴允嘉撰。允嘉字志上,钱塘人。是书辑吴越钱氏诰册逸事,并详考其
《两浙名贤录》·五十四卷、《外录》·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徐象梅撰。象梅字仲和,钱塘人。其书取两浙先贤自唐、虞迄明隆庆
《保越录》·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载元顺帝至正十九年明师攻绍兴事。是时明将为胡大海,御之者张士诚将吕珍也
《莆阳科第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吴爵编。爵,湖南宁乡人,嘉靖中官福建兴化府训导。因录兴化一郡科第,自洪武庚戌至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