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先贤志》·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区大任撰。大任字桢伯,广东顺德人,嘉靖壬戌以岁贡除江都训导,迁光州学正,又迁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户部郎中,《明史·文苑传》附见《黄佐传》中。盖大任,佐之门人也。南方之国越为大,自勾践六世孙无疆为楚所败,诸子散处海上。其著者东越无诸,都东冶至漳、泉,故闽越也。东海王摇都於永嘉,故瓯越也。自湘、漓而南,故西越也。牂柯西下邕、雍、绥、建,故骆越也。统而名之,谓之百越。大任家於南越,因搜辑百越先贤,断自东汉,得一百二十人,各为之传。所收兼及会稽,以勾践旧疆,自南越北尽会稽故也。惟秦会稽郡跨有吴地者不载,以非越之旧也。书中所载,如赵煜以著述见收,而作《越纽录》之袁康、吴平,事出王充《论衡》,而不见载。《方技》收徐登、赵炳、董奉、介象,而作《参同契》之魏伯阳亦上虞人,名见葛洪《神仙传》,复不见载。盖大任多凭史传,而不甚采录杂书,其间有遗漏在此。其体例谨严,胜于地志之冗蔓,亦即在此。至於引用史文,刊除不尽。如《梅福传》称语见《成纪》。此自《汉书》之文,此书无《成帝本纪》,何得有此语,亦未免失之因仍。而每传之末必注所据某书,又据其书参修,一句一字,必有所本,尤胜於他家之杜撰,均未可以一眚议之。黄佐修《广东新志》,汉以前之人物小传,皆采是书,盖亦深知纂述之不苟矣。万历壬辰,其乡人游朴尝为鋟版。岁久散佚,仅存抄本。第二卷中《养奋传》、《傅蠹地传》、《邓盛传》、《綦毋俊传》、《李进传》皆残阙。陈某一传残阙尤甚,仅存姓而佚其名。今亦各仍原本,从阙疑之义焉。
《古列女传》·七卷、《续列女传》·一卷(内府藏本)汉刘向撰。向字子政,本名更生,楚元王之后。以父任为辇郎,历中垒校尉。事
《孔子论语年谱》·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元程复心撰。复心字子见,婺源人。皇庆癸丑,江浙行省以所撰《四书纂释》进於
《秦蜀驿程后记》·二卷(内府藏本)国朝王士祯撰。康熙丙子,士祯以户部左侍郎奉使祭告西岳、西镇、江渎,续记其往返所经,为此
《闽学志略》·十七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李清馥撰。清馥有《闽中理学渊源考》,已著录。是编取自唐迄明闽中之有关讲学者,人
《明儒言行录》·十卷、《续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佳撰。佳字昭嗣,号复斋,仁和人,康熙戊戌进士,官安化县知县。
《嘉靖以来首辅传》·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王世贞撰。世贞有《弇山堂别集》,已著录。是编乃纪世宗、穆宗、神宗三朝阁臣事
《鉴劳录》·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孙传庭撰。传庭字伯雅(小说或书其名为傅庭,字之误也),代州镇武卫人,万历已未进士,官
《道统图赞》·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据卷首《樊维城序》,盖衍圣公家所刻。维城为万历己未进士,则此书出於明季
《益智录》·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孙承泽撰。起周迄明,凡圣贤名人言行可录者,铨次为二十卷。而载明人事居三之一
《孔颜孟三氏志》·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刘濬编。濬,永嘉人,成化中官邹县教谕。邹,孟子所生也,孟庙在焉。濬因考证孔、颜
《纪善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杜琼撰。琼字用嘉,吴县人,以孝闻。知府况锺两荐之,固辞不出,自号鹿冠老人。是
《奇游漫记》·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董传策撰。传策有《奏疏辑略》,已著录。此书之作,则其疏劾严嵩,为所构陷,谪戍南宁
《东林点将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绍徽撰。绍徽,陕西咸宁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事迹具《明史·阉党传》。
《掾曹名臣录》·一卷、《续集》·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王琼撰。琼有《晋溪奏议》,已著录。是编乃琼官南京户部侍
《梅里志》·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存礼撰。存礼,奉天人,官至江南巡抚。考《史记·吴世家张守节正义》,称泰伯居梅里
《孔子年谱》·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杨方晃撰。方晃字东阳,号鹤巢,磁州人。是书中三卷为年谱,以天、地、人分纪之。其前
《广卓异记》·二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乐史撰。史字正子,宜黄人,官太常博士,直史馆,事迹附载《宋史·乐黄中传》。是编
《何御史孝子祠主复位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初,萧山有德惠祠,祀宋县令杨时,
《韩柳年谱》·八卷(编修汪如藻藏本)《韩文类谱》七卷,宋魏仲举撰。仲举,建安人,庆元中书贾也。尝刊《韩集五百家注》,辑吕
《夷齐录》·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张玭撰。玭字席玉,石州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永平府城西十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