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三编》·五十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朱轼撰。轼有《周易传义合订》,已著录。是编凡《名儒传》八卷、《名臣传》三十五卷,又《续编》五卷、《循吏传》八卷。成於雍正戊申。时《明史》尚未成书,故所录至元而止。明以来传名儒者大抵宗宋而祧汉唐,而宋又断自濂、洛以下。轼所为传,上起田何、伏生、申公诸人,不没其传经之功;中及董仲舒、韩愈诸人,不没其明道之力;於宋则胡瑗、孙复、石介、刘敞、陈襄,虽轨辙稍殊,亦并见甄录,绝不存门户之见,可谓得圣贤之大公。其以迁就利禄,削扬雄、马融;以祖尚玄虚,削王弼、何晏;以假借经术,削匡衡、王安石,亦特为平允。惟胡寅修怨於生母,王柏披猖恣肆,至删改孔子之圣经,咸预斯列,似为少滥。据王福畤之虚词,为薛收作《赞》,亦未免失之不考耳。《名臣传》所列凡一百八十人,去取颇为矜慎。《续编》所列又三十九人,其《凡例》曰:“《续编》者何,择其次焉者也。或卷帙编次已定,附之於后焉耳。然见为稍亚而乙之,与失於偶漏而补之,其品第则有间矣。”混而无别,亦稍疏也。《循吏传》所列凡一百二十一人,虽体例谨严,而颇未赅备。如何易于之类,表表在人耳目者,多见刊削。其去取之例,亦未明言,殆不可解。要其标举典型,以示效法。所附论断,亦皆醇正。固不失为有裨世教之书矣。前有轼及蔡世远《总序》二篇,又三编各有《专序》一篇。盖《名儒传》为李清植所纂。《名臣传》为张江、蓝鼎元、李锺侨所纂。《循吏传》为张福昶所纂。世远商榷之,而轼则裁定之云。
《道命录》·十卷(内廷藏本)宋李心传编。心传有《丙子学易编》,已著录。是书载程子、朱子进退始末。备录其褒赠、贬谪、荐举、
《罗江东外纪》·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闵元衢撰。元衢字康侯,乌程人,自号欧馀生。自以终身不第,有似罗隐,故作此书。盖
《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乾隆九年奉敕撰。凡甲族谓之大姓,其次则谓之乙姓。各详其受氏之源与始居之地,犹刘之标望於彭
《忠贞录》·三卷、《附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李维樾、林增志同编。维樾字荫昌,增志字可任,俱吉州安福人。是编为其同
《中州道学编》·二卷、《补编》·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耿介编。介字介石,号逸菴,登封人。初名冲璧,读《北山移文》至“
《京口耆旧传》·九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焦竑《国史经籍志》皆载其名,亦不云谁作。考书中《
《圣门志》·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吕元善撰。元善字季可,号冠洋,海盐人,天启中官山东布政司都事,后殉流寇难。其书一卷为
《庆元党禁》·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亦不著录。惟见《永乐大典》中,题曰沧州樵叟撰。盖与《绍兴正
《内阁行实》·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所载仅解缙、黄淮、胡广、胡俨、杨士奇、杨荣、金幼孜、张英、陈
《善行录》·八卷、《续录》·二卷(内府藏本)明张时彻编。时彻字维静,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明史》附见
《温公年谱》·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马峦撰。峦字子端,夏县人,与司马光为同里。以光旧无年谱,因撰此编,以补史传所不及。
《草庐年谱》·二卷、《附录》·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明危素撰。素字太朴,金谿人,元至正中官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翰林学
《尊乡录节要》·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王弼撰。弼,黄岩人,成化乙未进士,官至兴化府知府。初,谢铎尝著《尊乡录》四十一
《古列女传》·七卷、《续列女传》·一卷(内府藏本)汉刘向撰。向字子政,本名更生,楚元王之后。以父任为辇郎,历中垒校尉。事
《苏材小纂》·六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祝允明撰。允明字希哲,长洲人,弘治壬子举人,官至应天府通判,《明史·文苑传》
《莆阳文献》·十三卷、《列传》·七十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郑岳编,黄起龙重订。岳字汝华,弘治癸丑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
《三迁志》·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孟衍泰、王特选、仲蕴锦同撰。书成於康熙壬寅。以吕元善旧志岁久漶漫,而国朝尊崇之典
《忠武志》·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鹏翮撰。鹏翮字运青,遂宁人,康熙庚戌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端。是编载汉诸葛亮始末
《掾曹名臣录》·一卷、《续集》·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王琼撰。琼有《晋溪奏议》,已著录。是编乃琼官南京户部侍
《乌台诗案》·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旧本题宋朋九万编。即苏轼御史台狱词也。案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曰:“元丰己未,东坡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