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上易集传》·十一卷、《卦图》·三卷、《丛说》·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朱震撰。震字子发,荆门军人。政和中登进士第。南渡后赵鼎荐为祠部员外郎,官翰林学士。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题曰“汉上”,盖因所居以为名。前有震《进书表》,称“起政和丙申,终绍兴甲寅,凡十八年而成。”其说以象数为宗,推本源流,包括异同,以救庄老虚无之失。陈善《扪虱新话》诋其妄引《说卦》,分伏羲、文王之《易》,将必有据《杂卦》反对造孔子《易图》者。晁公武《读书志》以为多采先儒之说,然颇舛谬。冯椅《厚斋易学》述毛伯玉之言,亦讥其卦变、互体、伏卦、反卦之失。然朱子曰:“王弼破互体,朱子发用互体。互体自左氏已言,亦有道理,只是今推不合处多。”魏了翁曰:“《汉上易》太烦,却不可废。”胡一桂亦曰:“变、互、伏、反、纳甲之属,皆不可废,岂可尽以为失而诋之。观其取象,亦甚有好处。但牵合处多,且文辞繁杂,使读者茫然。看来只是不善作文尔。”是得失互陈,先儒已有公论矣。惟所叙图书授受,谓“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更三传而至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更三传而至刘牧。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再传至程颢、程颐。厥后雍得之以著《皇极经世》,牧得之以著《易数钩隐图》,敦颐得之以著《太极图说》、《通书》,颐得之以述《易传》。”其说颇为后人所疑。又宋世皆以九数为《洛书》,十数为《河图》。独刘牧以十数为《洛书》,九数为《河图》。震此书亦用牧说,与诸儒互异。然古有《河图》、《洛书》,不云十数、九数。大衍十数见於《系辞》,太乙九宫见於《乾凿度》,不云《河图》、《洛书》。黑白、奇偶、八卦、五行,自后来推演之学,楚失齐得,正亦不足深诘也。
《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李衡撰。衡字彦平,江都人。乾道中官秘阁修撰,寻除御史改起居郎。事迹具《宋史》
《子夏易传》·十一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卜子夏撰”。案说《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书。其伪中生伪,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
《经义管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饶一辛撰。一辛字冶人,南城人。是书成於雍正丙午。凡《图说》七、《周易统天旋卦赋》
《易经一说》(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王俶撰。俶字善思,彭山人。其书大旨以程《传》、《本义》原互相发明,不容偏废。坊
《周易劄记》·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逯中立撰。中立字与权,号确斋,聊城人。万历己丑进士。由行人擢给事中,以建言贬陕西按
《苑洛易学疏》·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周一敬撰。一敬,衢州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初,韩邦奇作《启蒙意见》五卷
《易见》·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贡渭滨撰。渭滨字羡溪,丹阳人。是书前列《易序传》,序诸儒姓氏、《易》学源流,邵子、程
《易辨》·一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丰坊撰。此书以孔子授《易》於商瞿,《文言》诸传凡“何谓也”皆以为商瞿问辞,“子曰”以
《周易议卦》·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王崇庆撰。崇庆字德徵,开州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南京吏、礼二部尚书。是书泛论卦名
《厚斋易学》·五十二卷(永乐大典本)宋冯椅撰。椅字仪之,一作奇之,号厚斋,南康都昌人。《宋史·冯去非传》云:“父椅,家居
《周易本义》·十二卷、附《重刻周易本义》·四卷(内府校刊宋本)宋朱子撰。是书以《上、下经》为二卷,《十翼》自为十卷。顾炎
《易经会通》·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邦柱、江柟同撰。邦柱字砥之,万历丙午举人。柟字楚馀。皆休宁人。其所徵引至一百七
《空山易解》·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牛运震撰。运震字阶平,号真谷,滋阳人。雍正癸丑进士,官平番县知县。其学博涉群书,
《周易广义》·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潘元懋撰。元懋字友硕,鄞县人。是书成於康熙壬子。以朱子《本义》为主,逐句发明,
《田间易学》·十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钱澄之撰。澄之原名秉镫,字饮光,自号田间老人,桐城人。家世学《易》,又尝
《易经提要录》·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徐铎撰。铎字令民,盐城人。乾隆丙辰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此书不载《经》文,第摭
《周易纂解正宗》·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谢复茪撰。复茪字菁来,吉水人。其书先列朱子《本义》,以《直解》、《大全》、《
《丙子学易编》·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李心传撰。心传字微之,号秀岩,隆州人。宝庆二年以布衣召补从政郎,差充秘阁校勘。历
《八白易传》·十六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叶山撰。山字八白,里贯未详。《经义考》引张云章之言曰:“八白本末无所考见,详其《
《周易本义拾遗》·六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李文炤撰。文炤字朗轩,长沙人。康熙癸巳举人。其书用朱子古本并为六卷。《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