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年谱》·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唐伯元撰,国朝黄中订补。伯元字仁卿,澄海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事迹具《明史·儒林传》。中字平子,号云瀑,舒城人。考二程遗书,有《伊川年谱》而无《明道年谱》。《宋文鉴》所载《明道墓志》,朱子又偶未见,故别为之行状。此书取《明道行状》改为《年谱》,又取《伊川年谱》小变其体例,均无所考正,仅因袭旧文而已。
《洙泗源流》·(无卷数,编修励守谦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亦不署年月。《序》称所采始於尧、舜,以为洙泗之源。
《入蜀记》·六卷(光禄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宋陆游撰。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佃之孙,宰之子。初以荫补登仕郎。隆兴初,赐进
《奇游漫记》·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董传策撰。传策有《奏疏辑略》,已著录。此书之作,则其疏劾严嵩,为所构陷,谪戍南宁
《塞北小钞》·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高士奇撰。士奇有《春秋地名考略》,已著录。是书乃康熙癸亥六月癸未士奇扈从圣驾北
《孟子生卒年月考》·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阎若璩撰。若璩有《古文尚书疏证》,已著录。是编博引诸书,考孟子出处始末。初
《吴兴名贤续录》·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道隆撰。道隆字客山,乌程人。其书分《道学》、《儒行》、《文艺》、《勋业》、《
《四侯传》·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士骐撰。士骐有《驭倭录》,已著录。是编摭文成侯张良、忠武侯诸葛亮、武侯王猛、邺侯李
《儒林全传》·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魏显国撰。所录自孔子至元吴澄,皆采录前史,与《相臣传》同。
《明儒林录》·十九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张恒撰。恒字北山,松江人,朱彝尊之中表也。而彝尊志在稽古,恒则志在讲学,所见颇
《又尚集》·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何属乾撰。属乾字不息,江西广昌人,由副榜贡生官永新县训导。是书纂辑永新名宦、乡贤事
《圣宗集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费纬裪撰。纬裪字约斋,鄞县人。是书上溯皇古,下迄有明,凡大圣大贤及讲学诸儒辑为一
《建宁人物传》·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默撰。默字时言,瓯宁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为赵文华诬陷,
《范文正年谱》·一卷、《补遗》·一卷、附《义庄规矩》·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年谱》一卷,宋楼钥撰。钥字大防,鄞县人,隆
《二梅公年谱》·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梅询年谱》一卷,宋淳熙中陈天麟撰。《梅尧臣年谱》一卷,元至元中张师曾撰。二人皆籍
《贫士传》·二卷(内府藏本)明黄姬水撰。姬水字淳父,吴县人,黄省曾之侄也。是编载自周至明初贫士七十五人,各为之赞。漏略殊
《榕阴新检》·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徐撰。初字惟起,更字兴公,闽县人。聚书数万卷,并手自丹黄。以博洽名一时,竟终於布衣
《孔氏实录》·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末一条云:大蒙古国领中书省耶律楚材奏准皇帝圣旨,於南京特取袭封孔元措令赴阙
《安禄山事迹》·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唐姚汝能撰。汝能始末未详。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其官华阴县尉,未详里居。则宋时已无可
《卓行录》·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容撰。容字叙九,吴江人。是书成於康熙庚辰。所录多明末国初之事。后有《自序》,称集
《南宋名臣言行录》·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尹直撰。此书续朱子《名臣言行录》而作。前有弘治癸亥《自序》,云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