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闽源流录》·十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夏撰。夏有《杨文靖年谱补遗》,已著录。是书取有明一代讲学之儒,分别其门户,成於康熙壬戌。大旨阐雒、闽之绪而力辟新会、馀姚之说。自一卷至十三卷列为雒、闽之学者,正宗十六人,羽翼三十九人,儒林一百九十二人,并合传、附传者共二百五十馀人。十四卷为新会之学。十五卷为馀姚之学。所列羽翼八人、儒林三十九人,而正宗则阙。十八、十九二卷谓之《补编》,所列仅儒林五十八人,并羽翼之名亦不予之矣。自明以来,讲学者酿为朋党,百计相倾。王守仁作《朱子晚年定论》,程敏政作《道一编》,欲援朱子以附陆氏,论者讥其舞文。张烈作《王学质疑》,熊赐履作《闲道录》,又诋斥陆、王,几不使居於人类,论者亦讥其好胜。虽各以卫道为名,而本意所在,天下得而窥之也。夏此书以程、朱之派为主,而於陆氏之派亦节取所长,以示不存门户之见,用意较为深密。然卷首称明太祖以理学开国,谀颂几四五百言,以为直接尧、舜、禹、汤、文、武之统,殊非笃论,亦非事实。其《凡例》称人品自人品,学术自学术,如赵南星、杨涟、缪昌期、李应昇诸人,可谓之忠臣,不可列之於儒林,立说尤僻。岂程、朱之传惟教人作语录乎?
《道南录》·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道南书院在福州,疑闽人所为也。其书节录明道程子、杨时、罗从彦、
《修史试笔》·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蓝鼎元撰。鼎元有《平台纪略》,已著录。是编凡为《传》三十六篇,起唐房、杜,终五代
《令史高山集》·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曰临川令江左吴用先体中编纂。不著时代。核其纸版,乃明万历中式也。其书辑古贤令
《续吴先贤赞》·十五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刘凤撰。凤字子威,长洲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佥事。凤所撰述,刻意奥
《魏郑公谏录》·五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唐王方庆撰。方庆名綝,以字行,其先自丹阳徙咸阳。武后时,官至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
《明儒林录》·十九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张恒撰。恒字北山,松江人,朱彝尊之中表也。而彝尊志在稽古,恒则志在讲学,所见颇
《饶双峰年谱》·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双峰,宋饶鲁号也。鲁自称从黄幹、李燔游,距朱子仅再传。当时重其渊源,多相
《贫士传》·二卷(内府藏本)明黄姬水撰。姬水字淳父,吴县人,黄省曾之侄也。是编载自周至明初贫士七十五人,各为之赞。漏略殊
《元相臣传》·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魏显国撰。其书纪元代丞相自耶律楚材至普颜不花二十六人,各自为传,全袭《元史》之文
《徐海本末》·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茅坤撰。坤字顺甫,归安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事迹具《明史·文苑
《仲志》·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刘天和撰。天和字养和,麻城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提督团营,谥庄襄,事迹具《明
《奇游漫记》·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董传策撰。传策有《奏疏辑略》,已著录。此书之作,则其疏劾严嵩,为所构陷,谪戍南宁
《南宋名臣言行录》·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尹直撰。此书续朱子《名臣言行录》而作。前有弘治癸亥《自序》,云取《
《乙巳泗州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胡舜申撰。舜申,绩溪人,舜陟之兄,官至舒州通判。宣和乙巳,舜申在泗州,亲见朱勔父
《列卿纪》·一百六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雷礼撰。礼有《六朝索隐》,已著录。是书胪列明代职官姓名,起自洪武初,终於嘉靖
《东林朋党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前载赵南星等九十四人。后列东林胁从顾秉谦等五十三人。各系以科分、籍贯
《明十六种小传》·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江盈科撰。盈科字进之,号绿萝山人,湖广桃源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四川提学副使。
《罗江东外纪》·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闵元衢撰。元衢字康侯,乌程人,自号欧馀生。自以终身不第,有似罗隐,故作此书。盖
《范文正遗迹》·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辑范仲淹生平游历。自其出於吴中,长於山东,以及洛阳、陕西、睦池、饶润
《吴船录》·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范成大撰。成大於淳熙丁酉,自四川制置使召还。取水程赴临安,因随日记所阅历,作为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