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县志》·四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唐李吉甫撰。吉甫字宏宪,赵州人。御史大夫栖筠之子,以荫补左司御率府仓曹参军。贞元初,为太常博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谥忠懿。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据宋洪迈跋,称为元和八年所上,然书中更置“宥州”一条,乃在元和九年,盖其事为吉甫所经画,故书成之后,又自续入之也。前有吉甫原序,称起京兆府,尽陇右道,凡四十七镇,成四十卷。每镇皆图在篇首,冠於叙事之前。并目录两卷,共成四十二卷,故名曰《元和郡县图志》。后有淳熙二年程大昌跋,称图至今已亡,独志存焉,故《书录解题》惟称《元和郡县志》四十卷。此本又阙第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六卷、三十六卷,其第十八卷则阙其半,二十五卷亦阙二页,又非宋本之旧矣。篇目断续,颇难寻检。考《水经注》本四十卷,至宋代佚其五卷,故水名阙二十有一。南宋刊版,仍均配为四十卷,使相联属。今用其例,亦重编为四十卷,以便循览。仍注其所阙於卷中,以存旧第。其书《唐志》作五十四卷,证以吉甫之原序,盖志之误。又按《唐六典》及新旧《唐书·地理志》,贞观初,分天下为十道,一关内道,二河南道,三河东道,四河北道,五山南道,六陇右道,七淮南道,八江南道,九剑南道,十岭南道。此书移陇右为第十,殆以中叶后陷没吐蕃,故退以为殿。至淮南一道,在今本阙卷之中。以《唐志》淮南道所属诸州考之,今本河南道内有所属申、光二州列蔡州之后,江南道内有所属之蕲、黄、安三州列鄂、沔二州之后,似乎传写之错简。然考《唐书·方镇表》,大历十四年,淮西节度使复治蔡州,寻更号申光蔡节度使。又永泰元年,蕲、黄二州隶鄂岳节度,升鄂州都团练使为观察使,增领岳、蕲、黄三州。元和元年,升鄂州观察使为武昌军节度使,增领安、黄二州。则申州、光州尝由淮南道割隶河南道,蕲州、安州、黄州亦尝由淮南道割隶江南道。《唐志》偶失移并,非今本错乱也。《舆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於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今录以冠地理总志之首,著诸家祖述之所自焉。
《续闽小纪》·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黎定国撰。定国字于一,江都人。尝客游福建学使幕中,因据所闻见,辑为此书。以旧书先
《岳阳风土记》·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范致明撰。致明字晦叔,建安人。元符中登进士弟。是编乃其以宣德郎谪监岳州商税时所作
《直隶河渠志》·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陈仪撰。仪字子翙,号一吾,文安人。康熙乙未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充霸州等处
《通元观志》·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陈琰撰。陈琰有《春秋三传同异考》,已著录。通元观在钱塘县。宋绍兴中,刘鹿泉请於
《万历严州府志》·二十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是书为万历甲寅所修。首页题名,丛杂无绪。或曰主修,或曰同修,或曰纂修,或曰
《衡岳志》·十三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彭簪撰,姚宏谟重订。考《明史·艺文志》,载彭簪《衡岳志》八卷。此多五卷,当即宏谟
《关中胜迹图志》·三十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乾隆四十一年巡抚陕西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毕沅所进也。关中为雍州旧壤,班
《钦定满洲源流考》·二十卷乾隆四十三年奉敕撰。洪惟我国家朱果发祥,肇基东土。白山、黑水,实古肃慎氏之旧封。典籍遗文,班班
《昆仑河源考》·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万斯同撰。斯同有《庙制图考》,已著录。是书以元笃什言河源昆仑与《史记》、《汉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五十二卷乾隆二十一年奉敕撰。乾隆二十七年,创成初稿,嗣以昄章日辟,规制益详,进呈御览之时,随事训示
《万历信阳州志》·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刘尚朴撰。尚朴,信阳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山东布政司参政。先是,州人礼部侍郎何
《嘉靖广信府志》·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费寀撰。寀字子和,铅山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事迹附见《明史·费宏传
《武林旧事》·十卷(内府藏本)宋周密撰。密字公谨,号草窗,先世济南人。其曾祖随高宗南渡,因家湖州。淳祐中,尝官义乌令。宋
《江城名迹》·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陈宏绪撰。宏绪字士业,新建人。明末以荐授晋州知州。时刘宇亮以阁臣督师,欲移兵入晋
《海道经》·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惟书中“扬子江”一条,自称其名曰璚,其姓则不可考。前有明嘉靖中应
《佛国记》·一卷(内府藏本)宋释法显撰。杜佑《通典》引此书,又作法明。盖中宗讳显,唐人以明字代之,故原注有“国讳改焉”四
《问水集》·五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刘天和撰。天和有《仲志》,已著录。嘉靖初,黄河南徙,天和以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乃疏
《江防总论》·一卷、《海防总论》·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姜宸英撰。宸英字西溟,慈谿人。康熙丁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长安志图》·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元李好文撰。好文字惟中,东明人。至治元年进士,官至光禄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致仕,
《万历广东通志》·七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郭棐、王学曾、袁昌祚同撰。棐,南海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布政使,加光禄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