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盛京通志》·一百二十卷
乾隆四十四年奉敕撰。我国家发祥长白,实肇基於俄朵里城,后肇祖原皇帝始迁赫图阿拉,是为兴京。太宗文皇帝戡定辽束,实作周邑。暨世祖章皇帝定鼎顺天,遂以奉天为盛京。两都并建,垂万万世之丕基。非惟山海形胜,控制八纮,凡缔造之规模,征伐之功烈,麟麟炳炳,亦具在於斯。旧有志书三十二卷,经营草创,叙述未详。因命补正其书,定为此本。发凡起例,一一皆禀睿裁。圣制御制,旧本仅载十之三,今悉补录。又以御制分纶音、天章二门,各从体制。京城门中,旧本不载盛京、兴京、东京创建修葺之由,及太祖、太宗制胜定都始末。坛庙门中旧本不载营造制度,及重修年月,又不载尊藏册宝及堂子岁祭诸仪。宫殿门中旧本亦不载重修年月,御题联额及尊藏圣容,圣训、实录、玉牒、战图、及乾隆四十三年设立谏木事。《山陵门》中旧本不载谒陵及岁事仪注,所述三陵官制,亦多舛误。《山川》、《城池》两门中旧本均不载太祖、太宗战绩。《人物门》中不载开国宗室王公,又诸勋臣事迹,亦不悉具,今并详考增修。其馀《星土》、《建置沿革》、《疆域形胜》、《祠祀》、《古迹》、《陵墓》、《杂志》、《风俗》、《土产》八门,并援据经史,纠讹补漏。《关邮》、《户口》、《田赋》、《职官》、《学校》、《官署》、《选举》、《兵防》八门,旧本所载止於乾隆八年,今并按年续载。《名宦》、《历代忠节》、《孝义》、《文学》、《隐逸》、《流寓》、《方技》、《仙释》、《列女》、《艺文》十门,亦参订删补,俾不冗不漏。其官名、人名、地名,旧本音译,往往失真,今并一一釐正。体裁精密,考证详明。溯丰邑之初基,述阪泉之鸿续。经纶开创,垂裕无疆,启佑规模,万年如觌。固与偏隅舆记徒侈山川人物者区以别矣。
《石湖志略》·一卷、《文略》·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卢襄撰。襄字师陈,吴县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郎中
《龙唐山志》·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僧性制撰。龙唐山在昌化县西七十里,以其上有龙池,故名。《浙江通志》作龙塘,独此本
《武林旧事》·十卷(内府藏本)宋周密撰。密字公谨,号草窗,先世济南人。其曾祖随高宗南渡,因家湖州。淳祐中,尝官义乌令。宋
《东京梦华录》·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孟元老撰。元老始末未详。盖北宋旧人,於南渡之后,追忆汴京繁盛,而作此书也。自都
《海防图论》·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载惟江南、浙江、山东、辽东,而福建、直隶诸省沿海之地,并无图
《大清一统志》·五百卷乾隆二十九年奉敕撰。是书初於乾隆八年纂辑成书,每省皆先立统部,冠以图表。首《分野》,次《建置沿革》
《闽书》·一百五十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何乔远撰。乔远字稚孝,号匪莪,晋江人。万历丙戌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事迹附
《海表奇观》·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凡标二十三门,曰《溯源》,曰《疆境》,曰《形势》,曰《分野》,曰《气
《河朔访古记》·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著录,亦不云谁作。考元刘仁本《羽庭集》有是书序曰:“
《水鉴》·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郭起元撰。起元,闽县人。历官盱眙县知县,迁泗州知州、宿虹同知。皆积水为患之区,因即所
《景定建康志》·五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周应合撰。应合,武宁人,自号溪园先生。淳祐间举进士,官至实录院修撰,以疏劾贾似
《记古滇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张道宗撰。前有嘉靖己酉沐朝弼序,则称道宗为元人。卷末题“咸淳元年春正月八日,
《明一统志》·九十卷(内府藏本)明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贤等奉敕撰。案沈文《圣君初政志》,称洪武三年命儒臣魏俊等六人编类
《甘肃通志》·五十卷(通行本)国朝巡抚甘肃、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许容等监修。甘肃所领八府三州,明代皆隶於陕西布政司。至本朝康
《茅山志》·十五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元道士刘大彬撰。大彬号玉虚子,钱塘人。延祐中袭封茅山四十五代宗师,洞观微妙元应真人
《中山传信录》·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徐葆光撰。葆光字澄斋,吴江人。康熙壬辰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康熙五十七年,册封琉
《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著录。是书盖杂取天下府州县志书,
《穹窿山志》·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李标撰。山在苏州府城西。是编前四卷杂录序记、疏引等作,后二卷纪游览题赠之诗。盖是
《庐山志》·十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德琦撰。德琦字心斋,鄞县人。由贡生官星子县知县。是编取桑乔《庐山纪事》、吴炜《
《滇南杂记》·二卷(山东巡无采进本)明许伯衡撰。伯衡号听菴,昆山人。万历庚子举人,官晋宁州知州,兼摄昆阳州事。伯衡尝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