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河图略》·一卷(永乐大典本)
元王喜撰。喜爵里无考。其书首列六图,图末各系以说,而附所为《治河方略》及《历代决河总论》二篇於后。其文称臣谨叙、臣谨论云云,疑为经进之本。考《元史·顺帝纪》及《河渠志》,至正中,河决白茅堤、金堤,大臣访求治河方略,喜书殆作於其时欤?大旨取李寻因其自然之说,惟以浚新复旧为主。厥后卒用贾鲁之策,疏塞并举,挽河东行,以复故道。与是编持论相合,则当时固已采录其言矣。特史文阙略,未著其进书本末耳。卷中所图河源,颇多讹舛。盖昆仑、星宿,远隔穷荒。自我国家底定西陲,葱岭、于阗悉归版籍,於是河有重源之迹,始确然得其明徵。元人所述,凭潘昂霄之所记,昂霄所记,凭笃什之所传。辗转相沿,率由耳食。撰《元史》者且全录其文於《河渠志》,以为亘古所未闻。喜之踵讹袭谬,又何怪乎!取其经略之详,而置其考据之疏可也。
《郑开阳杂著》·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郑若曾撰。若曾字伯鲁,号开阳,昆山人。嘉靖初贡生。是书旧分《筹海图编》、《江南
《隆庆永州府志》·十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史朝富、陈良珍同撰。朝富,晋江人。嘉靖癸丑进士,官永州府知府。良珍,南海人。
《崆峒山志》·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李应奇撰。应奇字鹤崖,平凉人。崆峒山在平凉府城西。是书成於万历中,凡分七门,曰《
《河防刍议》·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崔维雅撰。维雅,新安人。顺治丙戌举人,初任仪封县知县,升淮安府同知,调开封府南河
《海国闻见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伦炯撰。伦炯字资斋,同安人。父昂,康熙二十一年从靖海侯施烺平定台湾。烺又使搜
《罗浮外史》·(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钱以垲撰。以垲字蔗山,嘉善人。康熙中历官东莞、茂名二县知县。罗浮山属於博罗,
《鼓山志》·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僧元贤撰。其序不标年月,书中记事至顺治壬辰、癸巳,则国初人也。鼓山在福州城东三十
《洞霄图志》·六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宋邓牧撰。牧字牧心,钱塘人。宋亡后,隐居屏迹,惟与谢翱友善。翱临终时,牧适出游,翱
《金山杂志》·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杨循吉撰。循吉有《苏州府纂修识略》,已著录。金山在吴县西三十里,循吉少时,尝读书
《西宁志》·七卷(内府藏本)国朝苏铣撰。铣,交河人。顺治丙戌进士。由卫辉府推官行取监察御史,巡按山西。裁阙改补西宁道,又
《豫志》·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王士性撰。亦其《五岳游草》之一篇,曹溶摘入《学海类编》者也。
《纪游稿》·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王衡撰。衡字缑山,太仓人。万历辛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事迹附见《明史·王锡爵传》。是
《高丽记》·(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宋徐兢撰。案:兢别有《高丽图经》四十卷,已著於录。此本所载,即从图经
《太平寰宇记》·一百九十三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宋乐史撰。史有《广卓异记》,已著录。宋太宗时,始平闽、越并北汉,史因合舆
《仙都山志》·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戴葵撰。葵,酆都人。始末未详。据其自跋,此书盖嘉靖丁未作也。仙都山在四川酆都县境,
《牛首山志》·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盛时泰撰。时泰字仲交,江宁人。嘉靖中贡生。牛首山在江宁城南,一名天阙。是书首志《山
《新定九域志》·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此书与宋王存等所撰《元丰九域志》文并相同,惟府州军监县下多出《古迹》一门。详略失
《嘉靖贵州通志》·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张道撰,谢东山删正。道,里贯未详。官贵州宣慰司训导。东山,射洪人。嘉靖辛丑进
《九鲤湖志》·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黄天全撰。天全,莆田人。其书成於万历中。九鲤湖在福建仙游县,天全以旧志仅载游览之作
《泰山纪事》·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宋焘撰。焘字绎田,泰安州人。万历辛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此书一卷曰《天集》,记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