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防一览》·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潘季驯撰。季驯有《司空奏议》,已著录。季驯在嘉靖、万历间,凡四奉治河之命。在事二十七年,著有成绩。尝於万历七年工成时,汇集前后章奏及诸人赠言,纂成一书,名《塞断大工录》。既而以其犹未赅备,复加增削,辑为是编。首《敕谕图说》一卷,次《河议辨惑》一卷,次《河防险要》一卷,次《修守事宜》一卷,次《河源河决考》一卷,次《前人文章之关系河务及诸臣奏议》凡八十馀篇,分为九卷。明代仰东南转漕,以实京师。又泗州祖陵,逼近淮泗,故治水者必合漕运与陵寝而兼筹之。中叶以后,溃决时闻,议者纷如聚讼。季驯独力主复故道之说,塞崔镇,堤归仁,而黄不北;筑高家堰、黄浦八浅,而淮不东。创为减水顺水坝、遥堤、缕堤之制,而蓄泄有所赖。其大旨谓通漕於河,则治河即以治漕;会河於淮,则治淮即以治河;合河、淮而合入于海,则治河、淮即以治海。故生平规画,总以束水攻沙为第一义。考《汉书》载王莽时徵治河者,大司马史张戎已有“水自刮除成空”语。是借水刷沙,古人已露其意,特从未有见诸行事者。季驯乃斟酌相度,神而明之,永为河渠利赖之策。后来虽时有变通,而言治河者终以是书为准的。阎若璩《潜邱札记》有《与刘颂眉书》曰:“考万历六年,潘司空季驯河工告成,其功近比陈瑄,远比贾鲁,无可移易矣。乃十四年河决范家口,又决天妃坝;二十三年河、淮决溢,邳、泗、高、宝等处皆患水灾;天启元年河决王公堤。安得云潘司空治后无水患六十年!大抵潘司空之成规具在,纵有天灾,纵有小通变,治法不出其范围之外。故曰《河防一览》为平成之书”云云。若璩居於山阳,於河渠利病得之目睹,斯可谓平情之论矣。
《潞水客谈》·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徐贞明撰。贞明字孺东,一曰伯继,贵溪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其官工科给事
《异域录》·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图理琛撰。图理琛姓阿颜觉罗氏,先世叶赫人。由考取内阁中书,官至兵部职方司郎中。
《胶莱新河议》·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献撰。献字惟从,号南沣,又自号木石子,咸宁人。嘉靖癸未进士,官山东巡察
《万历湖广总志》·九十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徐学谟撰。学谟有《春秋亿》,已著录。学谟四任湖广,习其故事,此其万历中为左
《七星岩志》·十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韩作栋撰。作栋字公吉,镶蓝旗汉军。顺治中官分巡肇高廉罗道,按察司佥事。七星岩
《通惠河志》·二卷、《附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吴仲撰。仲字亚甫,武进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处州府知府。通惠河即元
《武夷九曲志》·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复礼撰。复礼有《家礼辨定》,已著录。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南三十里,其溪九曲。
《陕西行都司志》·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千顷堂书目》作包节撰。考节字元达,华亭人,占籍嘉兴。嘉靖壬辰进
《北边备对》·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程大昌撰。大昌有《易原》,已著录。是书前有大昌自序,称“淳熙二年因进讲《禹贡》,孝
《海阳山水志》·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丁惟曜撰。惟曜字贞白,休宁人。是书成於万历戊午。纪休宁境内名胜,凡山二十九篇,
《浔阳蹠醢》·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文行远撰。行远字樵菴,江西德化人。康熙中贡生。是书专志九江一郡故实。首有凡例,自
《目营小辑》·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陆化熙撰。化熙有《诗通》,已著录。是书以十三省布政司为纲,系以所属府州县卫所。凡
《吴中旧事》·一卷(永乐大典本)元陆友仁撰。友仁字辅之,吴郡人。此书纪其乡之轶闻旧迹,以补地志之阙,其体例则小说家流也。
《河朔访古记》·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著录,亦不云谁作。考元刘仁本《羽庭集》有是书序曰:“
《台湾纪略》·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林谦光撰。谦光字芝楣,长乐人。是编乃康熙二十三年平定郑克塽以后所作。分十三篇,
《雍录》·十卷(大学士于敏中采进本)宋程大昌撰。大昌有《古周易占法》,已著录。是编考订关中古迹,以《三辅黄图》、《唐六典
《滇略》·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谢肇淛撰。肇淛有《史觿》,已著录。此书乃其官云南时所作,分为十门,一曰《版略》,志疆域
《问水集》·五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刘天和撰。天和有《仲志》,已著录。嘉靖初,黄河南徙,天和以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乃疏
《天台山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末称世祖皇帝封道士王中立为仁靖纯素真人,知为元人所作。又称前至元间,知
《宋东京考》·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周城撰。城号石匏,嘉兴人。是书前有雍正辛亥王珻序,称城“客大梁三载,随境讨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