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记》·三卷、附《庐山纪略》·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宋陈舜俞撰。舜俞字令举,乌程人。所居曰白牛村,因自号“白牛居士”。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又中制科第一,历官都官员外郎。熙宁中出知山阴县,以不奉行青苗法,谪南康监税。事迹具《宋史》本传。舜俞谪官时,与致仕刘涣游览庐山,尝以六十日之力,尽南北山水之胜。每恨慧远、周景武辈作山记疏略,而涣旧尝杂录闻见,未暇诠次。舜俞因采其说,参以记载耆旧所传,昼则山行,夜则发书考证。泓泉块石,具载不遗,折衷是非,必可传而后已。又作俯仰之图、寻山先后之次以冠之,人服其勤。自记云:“余始游庐山,问山中塔庙兴废及水石之名,无能为予言者。虽言之,往往袭谬失实。因取九江图经、前人杂录,稽之本史,或亲至其处考验铭志,参订耆老,作《庐山记》。其湮泐芜没,不可复知者,则阙疑焉。凡唐以前碑记,因其有岁月甲子爵里之详,故并录之,庶或有补史氏”云云。其目有《总叙山篇第一》,《叙北山篇第二》,《叙南山篇第三》,而无第四、五篇。图亦不存。勘验《永乐大典》,所阙亦同。然北宋地志,传世者稀。此书考据精核,尤非后来《庐山纪胜》诸书所及。虽经残阙,犹可宝贵,故特录而存之。释惠远《庐山纪略》一卷,旧载此本之末,不知何人所附入。今亦并录存之,备参考焉。
《琉球图说》·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郑若曾撰。体例与《朝鲜图说》相同,地里则但标其针路,末附宋郑藻《纪事》一篇
《万历馀杭县志》·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戴日强撰。日强,蒙城人。官馀杭县知县。是编成於万历丙辰,分十门,子目六十有二。
《东夷图说》·二卷,《岭海异闻》·一卷、《续闻》·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蔡汝贤撰。汝贤字思齐,华亭人。隆庆戊辰进士。
《昆仑河源考》·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万斯同撰。斯同有《庙制图考》,已著录。是书以元笃什言河源昆仑与《史记》、《汉
《安南纪游》·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国朝潘鼎珪撰。鼎珪字子登,晋江人。是编成於康熙二十七年,乃鼎珪游广东时偶附海舶,遇
《岳麓志》·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赵宁撰。宁字又裔,山阴人。官长沙府同知。是志因旧本增辑,成於康熙丁卯。第一卷为《
《武夷山志》·十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裘仲孺撰。仲孺字穉生,崇安人。洪武初,荐授平远县知县。其书凡十一篇,首《名胜》,
《蛮司合志》·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是编皆纪明代土司始末。凡湖广一卷,贵州二卷
《钦定盛京通志》·一百二十卷乾隆四十四年奉敕撰。我国家发祥长白,实肇基於俄朵里城,后肇祖原皇帝始迁赫图阿拉,是为兴京。太
《白鹿书院志》·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廖文英撰。文英有《正字通》,已著录。初,唐李渤与其兄涉读书庐山,蓄一白鹿甚驯
《西粤对问》·(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江德中撰。德中字汉若,徽州人。官至广西布政司参议。是书记西粤山川风土物产,颇
《绍兴府志》·五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张元忭、孙鑛同撰。元忭字子荩,山阴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左谕德,事迹具《明史·儒
《武林旧事》·十卷(内府藏本)宋周密撰。密字公谨,号草窗,先世济南人。其曾祖随高宗南渡,因家湖州。淳祐中,尝官义乌令。宋
《三原县志》·十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朱昱撰。其书分类太繁,例多丛脞。如户口列之《食货门》,参杂不伦;县治、官制俱列之
《高丽记》·(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宋徐兢撰。案:兢别有《高丽图经》四十卷,已著於录。此本所载,即从图经
《辽载前集》·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林本裕撰。本裕字益长,奉天人。是编备载盛京故事,自序云:“折衷於《盛京志》。《前
《台湾随笔》·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徐怀祖撰。怀祖字燕公,松江人。自序称乙亥之春,再至闽漳,复有台湾之行。盖康熙三
《寰宇通衢》·一卷(内府藏本)明洪武中官撰。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曰:“《寰宇通衢》一卷,洪武二十七年九月书成。先是,太
《金陵世纪》·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陈沂撰。分《都邑》、《城郭》、《宫阙》、《郊庙》、《官署》、《邕泮》、《衢
《杞纪》·二十二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贞撰。贞字起元,号杞园,安邱人。康熙壬子拔贡,官翰林院孔目。是书以安邱东北界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