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图志》·三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明王琼撰。琼有《晋溪奏议》,已著录。先是,成化间三原王恕作《漕河通志》十四卷。弘治九年琼以工部郎中管理河道,乃因恕之书而增损之。首载《漕河图》,次记河之脉络源委,及古今变迁,修治经费,以逮奏议碑记,罔不具悉。《明史》本传称琼出治漕河三年,胪其事为志。继任者案稽之,不爽毫发。由是以敏练称,盖其书之切於实用如此。惜原本八卷,此本止存三卷,非完帙矣。
《浯溪考》·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士祯有《古欢录》,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称“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
《万历容城县志》·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蒋如苹撰。如苹字宾王,益都人。由贡生官容城县知县。初,隆庆间邑令李蓁春创为县志
《径山集》·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释宗净撰。宗净始末未详。径山在临安县天目山东北,唐代宗时,僧法钦始造寺。是书上卷记寺
《水鉴》·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郭起元撰。起元,闽县人。历官盱眙县知县,迁泗州知州、宿虹同知。皆积水为患之区,因即所
《海塘录》·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仇俊卿撰。俊卿,海盐人。官国子监博士。万历十五年,海盐塘溃重修,俊卿因录其图式案牍为
《续闽小纪》·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黎定国撰。定国字于一,江都人。尝客游福建学使幕中,因据所闻见,辑为此书。以旧书先
《泉河史》·十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胡瓒撰。瓒有《禹贡备遗增注》,已著录。是编《图纪》一卷,《职制》一卷,《泉源》一卷
《南方草木状》·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晋嵇含撰。含事迹附载《晋书·嵇绍传》。考《隋志》、《旧唐志》俱有含集十卷,(《隋志
《庐山通志》·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释定暠撰。因明嘉靖间桑乔《庐山纪事》而稍增损之,无大发明考证。
《天目游记》·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黄汝亨撰。汝亨有《古奏议》,已著录。是记乃汝亨与佛慧寺僧同游天目山而作,叙是山景物
《滇南杂记》·二卷(山东巡无采进本)明许伯衡撰。伯衡号听菴,昆山人。万历庚子举人,官晋宁州知州,兼摄昆阳州事。伯衡尝辑《
《三原县志》·十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朱昱撰。其书分类太繁,例多丛脞。如户口列之《食货门》,参杂不伦;县治、官制俱列之
《六朝事迹编类》·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张敦颐撰。敦颐字养正,婺源人。绍兴八年进士,由南剑州教授历官知舒、衡二州,致仕
《西宁志》·七卷(内府藏本)国朝苏铣撰。铣,交河人。顺治丙戌进士。由卫辉府推官行取监察御史,巡按山西。裁阙改补西宁道,又
《两河管见》·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潘季驯撰。季驯有《司空奏疏》,已著录。此书乃其巡抚广东时,值两河水决,再以
《建阳县志》·四卷、《杂志》·三卷、《续志》·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黄璿撰。璿,建阳人。是书成於景泰庚午。卷首於舆图之
《南夷书》·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张洪撰。洪字宗海,常熟人。洪熙初召入翰林,官修撰。是编乃永乐四年缅甸宣慰使那
《南岳小录》·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唐道士李冲昭撰。卷首有自序,称“弱年悟道,近岁依师。洎临岳门,频访灵迹。遍阅古碑及
《名山记》·四十八卷、《图》·一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盖因何钅堂之书而增葺之。凡北直隶二卷,
《金鼇退食笔记》·二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高士奇撰。士奇有《春秋地名考略》,已著录。是编乃其康熙甲子官侍讲学士入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