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成疏》·(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工部都水郎中游季勋、沈子木、朱应时、涂渊,主事陈楠、张纯、唐炼同编。初,嘉靖四十四年七月,黄河决浸沛县诸处,工部尚书朱衡与都御史潘季驯等相度地势,议於南阳至留城一带,别开新河。自留城至白洋浅一带,则挑复旧河。於时朝议不一,然迄从衡议。是编皆其前后案牍,凡图五,奏疏十有一。其称古之治河,惟避其害;今之治河,则又欲藉以通漕事。与贾让等异,所言极为明晰。又称居民之情在新河者,则称新河可开;在旧河者,则称旧河可复。皆为市廛之私,非为国家运道之计。亦究悉物情之言也。
《剡录》·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高似孙撰。似孙字续古,号疏寮,馀姚人。淳熙十一年进士,历官校书郎,出倅徽州,迁守处州。
《丰润县志》·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石邦政撰。邦政,丰润人。其书成於隆庆庚午,门目冗杂,绝无义例。且於历代帝王妄为区
《平凉府通志》·十三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明赵时春撰。时春字景仁,号浚谷,平凉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事
《定远县志》·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高鹤撰。鹤字若龄,山阴人。嘉靖庚戌进士,官定远县知县。是书自序称“杜门三日而成”。
《台湾纪略》·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林谦光撰。谦光字芝楣,长乐人。是编乃康熙二十三年平定郑克塽以后所作。分十三篇,
《玉山遗响》·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贞生撰。贞生号篑山,庐陵人。顺治戊戌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玉山在泰和仁善乡
《正德大同府志》·十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张钦撰。钦字敬之,号心斋。正德辛未进士,官至工部左侍郎。《太学题名碑》作通州
《五岳游草》·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王士性撰。士性字恒叔,临海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南京鸿胪寺卿。事迹附见《明史·王
《峨眉山志》·十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蒋超撰。超字虎臣,金坛人。顺治丁亥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晚入峨眉山为僧,因辑是
《海防图论》·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载惟江南、浙江、山东、辽东,而福建、直隶诸省沿海之地,并无图
《仙岩志》·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王应辰撰,应辰自署曰举人,不著里贯。考《太学题名碑》有隆庆辛未进士王应辰,信阳人。去
《罗浮山志会编》·二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宋广业撰。广业字澄溪,长洲人。康熙中官至山东济东道。后因其子志益为瑞州知
《闽中海错疏》·三卷(浙闽总督采进本)明屠本畯撰。本畯字田叔,鄞县人。以门荫入仕,官至福建盐运司同知。是书详志闽海水族,
《朝鲜志》·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书中称《大明一统志》,则成於明代也。卷首略叙疆域沿革,而不标其目
《雍录》·十卷(大学士于敏中采进本)宋程大昌撰。大昌有《古周易占法》,已著录。是编考订关中古迹,以《三辅黄图》、《唐六典
《黄山志》·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闵麟嗣撰。麟嗣字宾连,歙县人。其书首列《山图》,次《形胜》,次《建置》,次《山产》
《浯溪考》·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士祯有《古欢录》,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称“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
《滁州志》·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胡松撰。松字汝茂,滁州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谥恭肃。事迹具《明
《惠山古今考》·十卷、《附录》·三卷、《补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谈修撰。修字思永,无锡人。是编以无锡惠山为一邑胜境
《灵谷寺志》·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吴云撰。云号舫翁,安福人。灵谷寺在江宁锺山之左,明太祖迁梁宝志塔於此,改赐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