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都碎事》·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陈祥裔撰。祥裔本姓乔氏,号藕渔,顺天人。康熙中官成都府督捕通判。采蜀中故实为《碎事》四卷。杂引诸书,或注或否,间附以考证案语,及前代题咏诗文。复以所采未尽,别为艺文二卷,谓之《补遗》。祥裔所自作诗,亦并列於唐、宋名作之间。
《龙虎山志》·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元明善撰,明张国祥续修。明善字复初,清河人。以浙东使者荐,为学正。擢太子文学,历翰
《萧山县志刊误》·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以萧山新修县志踳驳失考,因逐各条为之釐正。凡沿革之误二条,称名之误
《云门志略》·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元忭撰。元忭有《绍兴府志》,已著录。云门山在会稽城南。元至正十年,相里允若作《云
《嵩书》·二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傅梅撰。梅字元鼎,邢台人。万历辛卯举人,由登封县知县擢刑部主事。与员外郎陆梦龙力争
《万历衡州府志》·十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伍让撰。让,衡阳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贵州提学佥事。是志成於万历乙酉,旧本签
《京口三山志》·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莱撰。莱字廷心,丹徒人。弘治间举人。北固、金、焦三山,皆古来胜境,而未有裒辑遗
《石柱记笺释》·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郑元庆撰。元庆字芷畦,归安人。吴兴山水清佳,自六朝以来称东南名郡。自唐时刻有《
《上天竺山志》·十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释广宾撰。天竺为东南巨刹,旧有李金庭志。广宾以其附会舛讹,甚至伪撰明太祖《竺隐
《长溪琐语》·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谢肇淛撰。肇淛有《史觿》,已著录。长溪,今之福宁府。是书杂载山川名胜及人物故事,间
《江汉丛谈》·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惟卷首题曰环中迂叟。前后无序跋,其著书年月及作者时代亦无考。按陶珽《续
《吴中水利书》·二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国维撰。国维字九一,号玉笥,东阳人。天启壬戌进士,福王时官至吏部尚书。南京
《恒岳志》·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崇德撰。崇德字懋修,顺天人。官浑源州知州。北岳恒山在浑源州城南二十里,自汉以后,
《吴江水利考》·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沈启撰。启字子由,号江村,吴江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是书大旨以吴
《六朝事迹编类》·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张敦颐撰。敦颐字养正,婺源人。绍兴八年进士,由南剑州教授历官知舒、衡二州,致仕
《益部谈资》·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何宇度撰。宇度里贯未详,万历中官夔州府通判。是书所纪,皆四川山川物产及古今轶事。分
《西湖繁胜录》·一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西湖老人撰,不著名氏。考书中所言,盖南宋人作也。宋自和议既成之后,不复留意於中原
《元和郡县志》·四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唐李吉甫撰。吉甫字宏宪,赵州人。御史大夫栖筠之子,以荫补左司御率府仓曹参军。贞元
《黄海》·六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潘之恒撰。之恒字景昇,歙县人。嘉靖间官中书舍人。考《明史·艺文志》有潘之恒《黄海》二
《嘉靖真定府志》·三十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雷礼撰。礼有《六朝索隐》,已著录。是编乃礼以吏部考功司郎中谪大名通判时奉檄
《大涤洞天记》·三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旧本题元邓牧撰。(案,牧以宋人入元,不仕而卒,据陶潜书晋之例,当仍题宋人,今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