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通典详节》·四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知何人所编。验其版式,犹宋时麻沙刻本。所列引用诸儒姓氏,止於吕祖谦、陈傅良、叶适三人,皆注有“文集见行”字,则南宋人所为也。於《杜氏通典》八门内汰其《兵制》一门,於《礼制》门内又删去丧服之制,故六朝诸儒议礼之文藉《通典》以传者,多不见录。又其去取多不可解,如《通典》卷一载后汉田制,凡列荀悦、崔寔、仲长统三人之说,而是书独存荀悦。盖力求简约,而略无义例者也。
《太庙敕议》·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明嘉靖中礼部颁行本也。成祖既迁都北平,而南京太庙仍旧不废。至嘉靖十三年,南京太
《明典章》·(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辑太祖吴元年以后,世宗嘉靖十五年以前朝廷制诰典制。大抵从《实录》抄出
《左司笔记》·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吴暻撰。暻字西斋,太仓人。康熙戊辰进士。是编乃其官户部时所作。分《疆域》、《户
《钦定大清通礼》·五十卷乾隆元年奉敕撰,越二十一年告成。首纪朝庙大典及钦颁仪式,其馀五礼之序,悉准《周官》,而体例则依仿
《经世实用编》·二十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冯应京撰。应京有《六家诗名物疏》,已著录。是编乃万历甲辰应京下诏狱时所成,
《阳明保甲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守仁撰。悉载牌谕诸文,亦见《阳明全集》中。陈龙正录出别行,而各附题识於其下。
《钦定皇朝通志》·二百卷乾隆三十二年奉敕撰。二十略之目,亦与郑樵原本同。而纪传年谱则省而不作。盖实录国史,尊藏金匮。与考
《苏松历代财赋考》·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其大略谓苏、松二郡之田,仅居天下八十五分之一,而所出之赋竟任天下
《通漕类编》·九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王在晋撰。在晋有《历代山陵考》,已著录。是书先漕运,次河渠,附以海运、海道。前有
《元海运志》·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明危素撰。素有《草庐年谱》,已著录。是编载曹溶《学海类编》中。验其文,乃邱濬
《北新钞关志》·十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荆之琦撰。之琦,丹阳人。万历甲辰进士,仕履未详。是书分十六门。其《建置》、《命
《存心录》·十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不著撰人名氏。皆记明初坛庙祭祀之制,而附以灾祥物异。其前有序,称臣等承命作此录
《日本东夷朝贡考》·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张迪撰。迪字文海,华亭人。所辑日本朝贡事,颇多阙略。如永乐二年封其国
《历代武举考》·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谭吉璁撰。吉璁有《延绥镇志》,已著录。是书叙历代武举之制,间引唐宋诸儒奏议参证
《造砖图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问之撰。问之,庆云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工部郎中。自明永乐中,始造砖於苏州,责其
《万古法程》·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袁应兆撰。应兆有《大乐嘉成》,已著录。是书统载学宫从祀先贤、先儒名氏位次,而考证其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一百八十卷乾隆二十九年奉敕撰。与《大清会典》同时告成。《会典》原本,以则例散附各条下,盖沿历代之旧
《孔庙礼乐考》·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瞿九思撰。九思有《春秋以俟录》,已著录。是书於孔庙礼乐沿革同异,考证颇详,胜他家
《唐律疏义》·三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唐太尉扬州都督赵国公长孙无忌等奉敕撰。《风俗通》称,皋陶谟虞造律。《尚书大传》称,
《元典章前集》·六十卷、附《新集》·(无卷数,内府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集》载世祖即位至延祐七年英宗初政。其纲凡十,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