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考异》·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杭世骏撰。世骏有《续方言》,已著录。是编因顾炎武《石经考》犹有采摭未备、辨正未明者,乃为纠讹补阙,勒为二卷。上卷标十五目,曰《延熹石经》,曰《书碑姓氏》,曰《书丹不止蔡邕》,曰《三字一字》,曰《正始石经非邯郸淳书》,曰《魏文帝典论》,曰《汉魏碑目》,曰《隋书经籍志正误》,曰《鸿都学非太学》,曰《魏太武无刻石经事》,曰《顾考脱落北齐二条》,曰《唐艺文志载石经与隋志不同》,曰《唐石台孝经》,曰《唐石经》,曰《张参五经文字》。下卷标三目,曰《蜀石经》,曰《宋开封石经》,曰《宋高宗御书石经》。考证皆极精核。前有厉鹗、全祖望、符元嘉三序,鹗序称其五经、六经、七经之核其实,一字、三字之定其归,二十五碑、四十八碑之析其数,堂东、堂西之殊其列,自洛入邺、自汴入燕之分其地,驳鸿都门学非太学,魏石经非邯郸淳书,直发千古之蒙滞。而又引何休《公羊传注》证汉石经为一字,引孔颖达《左传疏》称魏石经为三字,以补世骏所未及。祖望序亦引《魏略》、《晋书》、《隋志》证邯郸淳非无功於石经,引《魏书》崔浩、高允传证魏太武时未尝无立经事,与世骏之说互存参考。而汪祚、赵信、符曾诸人,复各抒所见,互相订正。今并列於书中。盖合数人之力,参订成编,非但据一人之闻见。其较顾炎武之所考,较为完密,亦有由也。然尤袤《遂初堂书目》所列成都石刻,称《论语》、九经、《孟子》、《尔雅》,较晁公武、曾宏父所记少一经,亦当为辨正。世骏乃偶遗不载,是则失之眉睫之前者,亦足见考证之难矣。
──右“目录类”金石之属,三十六部,二百七十六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隋志》以秦《会稽刻石》及诸石经皆入小学,《宋志》则《金石》附《目录》。今以集录古刻条列名目者,从《宋志》入《目录》。其《博古图》之类,因器具而及款识者,别入《谱录》。石鼓文音释之类,从《隋志》别入《小学》。《兰亭考》、《石经考》之类,但徵故实,非考文字,则仍隶此门,俾从类焉。)
《授经图》·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朱睦撰。睦有《易学识疑》,已著录。是编所述,经学源流也。案《崇文总目》有《授经图》
《法帖释文考异》·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顾从义撰。从义字汝和,上海人。嘉靖中诏选善书者入直,授中书舍人、直文华殿
《石经考》·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万斯同撰。斯同有《声韵源流考》,已著录。石经之沿革异同,唐宋以来,论者龃龉不
《秘阁书目》·(无卷数,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钱溥撰。溥有《使交录》,已著录。是编前有自序,盖其致仕归里后所作。称自选入东阁
《法帖谱系》·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曹士冕撰。按《书史会要》,士冕字端可,号陶斋,昌谷之后。昌谷为曹彦约别号,则都昌
《闲者轩帖考》·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有《尚书集解》,已著录。是编所记自《兰亭》而下至文徵明之《停云馆
《宝刻丛编》·二十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宋陈思撰。思,临安人。所著《小字录》,前有结衔称成忠郎,缉熙殿、国史实录院、秘书省
《隶释》·二十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洪适撰。适初名造,后更今名。字景伯,饶州都阳人,皓之长子也。绍兴壬戌中博学鸿词科,
《金石录》·三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赵明诚撰。明诚字德父,密州诸城人。历官知湖州军州事。是书以所藏三代彝器及汉唐以来石
《碑目》·三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明孙克宏撰。克宏,华亭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汉阳府知府。其书略仿陈思《宝刻丛编》之例,
《求古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著录。炎武性好远游,足迹几遍天下。搜金石之文,
《金石备考》·十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旧本题关中来濬撰。自署其字日梅岑,不著时代,陕西地志亦均不载其姓名。考《太学进士
《金石表》·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国朝曹溶撰。溶有《崇祯五十宰相传》,已著录。是书杂列所蓄碑帖之目。前有自序,称“予行
《石迹记》·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观其所载碑刻,虽讫於金、元,而称江南不称南直隶,称江宁不称应天府,是国朝
《石墨镌华》·六卷、《附录》·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赵崡撰。崡字子函,盩厔人。万历乙酉举人。崡家近汉、唐故都,多古石刻
《瘗鹤铭辨》·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张弨撰。弨亲至焦山搨原铭,较宋黄长睿、董逌所载者多得八字,所辨亦较顾元庆书为详核
《观妙斋金石文考略》·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光暎撰。光暎字子中,嘉兴人。嘉兴之收藏金石者,前有曹溶《古林金石表》
《法帖释文》·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刘次庄撰。次庄字中叟,长沙人。崇宁中尝官御史。曹士冕《法帖谱系》云:“临江《戏鱼堂
《中州金石考》·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黄叔璥撰。叔璥有《南征记程》,已著录。是书则其官河南开归道时所辑也。成於
《金石林时地考》·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赵均撰。均字灵均,吴县人。寒山赵宧光之子也。宧光六书之学,虽强作解事,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