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问疑》·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宋刘羲仲撰。羲仲,筠州人。秘书丞恕之长子,《宋史》附见恕传末。但称恕死后七年,《通鉴》成,追录其劳,官其子羲仲(案,《宋史》原本作义仲,《癸辛杂识》亦作义仲,均传写之误,今改正。)为郊社斋郎,其始末则未详也。史称司马光编次《资治通鉴》,英宗命自择馆阁英才共修之。光对曰:“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於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惟刘恕耳。”即召为局僚,遇史事纷杂难治者,辄以诿恕。恕於魏晋以后事考证差谬,最为精详。羲仲此书即裒录恕与光往还论难之词。据书末称,“方今《春秋》尚废,况此书乎”云云。盖成於熙宁以后。邵伯温《闻见录》称,《通鉴》以《史记》前后《汉》属刘攽,以唐逮五代属范祖禹,以三国历九朝至隋属恕,故此书所论皆三国至南北朝事也。凡所辨论,皆极精核。史所称笃好史学,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末,私记杂说,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钜细之事,如指诸掌者,殆非虚语。《通鉴》帝魏,朱子修《纲目》改帝蜀。讲学家以为申明大义,上继《春秋》。今观是书,则恕尝以蜀比东晋,拟绍正统,与光力争而不从。是不但习凿齿、刘知几先有此说,即修《通鉴》时亦未尝无人议及矣。末附羲仲与范祖禹书一篇,称其父在书局,止类事迹,勒成《长编》。其是非予夺之际,一出君实笔削,而羲仲不及见君实,不备知凡例中是非予夺所以然之故。范淳父亦尝预修《通鉴》,乃书所疑问焉。所举凡八事,复载得祖禹答书,具为剖析,乃深悔其诘难之误。且自言恐复有小言破言,小道害道,如己之所云者,故载之使后世有考焉。其能显先人之善,而又不自讳其所失。尤足见涑水之徒,犹有先儒质直之遗也。
《元史阐幽》·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许浩撰。大抵皆取《续纲目》所书而论断之,凡五十二条,持论虽正,而亦不免於偏驳。
《论世八编》·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华庆远撰。庆远,无锡人。是书辑前人论古之说,各区以时代。卷首有自序四篇,初序於
《帝鉴图说》·(无卷数,内府藏本)明张居正、吕调阳同撰。居正有《书经直解》,已著录。调阳,临桂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建极
《增定史韵》·四卷、附《读史小论》·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仲宏道撰。宏道字开一,嘉兴人。是书成於康熙辛未。以赵南星《
《读史商语》·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志坚撰。志坚字弱生,更字淑士,亦字闻修,昆山人。万历庚戌进士,官至湖广提学佥事。
《历朝通略》·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陈栎撰。栎有《书传纂疏》,已著录。是编叙历代兴废得失,各为论断,每一代为一篇。自伏
《兰曹读史日记》·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熊尚文撰。尚文字益中,丰城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是编杂采史传
《石溪史话》·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风起撰。凤起字兰村,睢宁人。是编起自三皇五帝,至明福王止,所论凡百馀条。或一事
《诗史》·十五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旧本题明顾正谊撰。正谊,松江人。万历中官中书舍人。考钱希言《戏瑕》曰:“昔尝於太
《读史书后》·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胡梦泰撰。梦泰字友蠡,铅山人。崇祯丁丑进士,官鄞县知县。是编前有顺治辛丑张逵序,称
《御批通鉴纲目》·五十九卷、《通鉴纲目前编》·一卷、《外纪》·一卷、《举要》·三卷、《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七卷康熙四十七
《事偶韵语》·一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钱塘凌纬撰。不详时代。是书凡五言绝句一百首。前自序云,唐李瀚《蒙求》,约四言成编,
《资治通鉴述》·(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陈诜撰。诜有《易经述》,已著录。是编凡论三十二篇。始於范蠡,终於陆贽、裴度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六卷乾隆四十八年特命诸皇子同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等,取历代册立太子事迹,有关鉴戒者,按代纂辑。自周
《兀涯西汉书议》·十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明张邦奇撰。实则因霍韬旧稿而增修之。兀涯者,韬别号也。所辑《明良
《政监》·三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夏寅撰。寅字正夫,华亭人。正统戊辰进士,官至山东右布政使。是书首列经传《尚书》、《
《通鉴博论》·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宁王权撰。权有《汉唐秘史》,已著录。此书以洪武二十九年九月表上,盖奉太祖敕撰者。前
《史通评释》·二十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李维桢评,郭孔延附评并释。维桢字本宁,京山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史疑》·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宋存标撰。存标字子建,华亭人。崇祯间贡生,候补翰林院孔目。是编取《三传》、《国策》、《
《汉唐通鉴品藻》·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戴璟撰。是书《明史·艺文志》著录,然即璟所著《读史品藻》,坊本改易其名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