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答问》·五卷(通行本)
宋王应麟撰。应麟有《周易郑康成注》,已著录。此书乃《玉海》之末附刊十三种之一,始自周威烈王,终於汉元帝,盖未成之本也。书以《通鉴答问》为名,而多涉於朱子《纲目》。盖《纲目》本因《通鉴》而作,故应麟所论出入於二书之间。其所评骘,惟汉高白帝子事以为二家偶失刊削;孔臧元朔三年免太常一条,疑误采《孔丛子》。其馀则尊崇新例,似尹起莘之《发明》;刻核古人,似胡寅之《管见》。如汉高祖过鲁祀孔子,本无可贬,乃反讥汉无真儒。文帝除盗铸之令,本不可训,乃反称仁及天下。与应麟所著他书殊不相类,其真赝盖不可知。或伯厚孙刻《玉海》时伪作此编,以附其祖於道学欤?然别无显证,无由确验其非,姑取其大旨之不诡於正可矣。
《青油史漫》·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茅元仪撰。元仪有《嘉靖大政类编》,已著录。是书杂论史事,多为明季而发。如称汉
《洗心居雅言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范槚撰。槚字养吾,会稽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知府。是编凡史论二百四十一条,陶
《增定史韵》·四卷、附《读史小论》·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仲宏道撰。宏道字开一,嘉兴人。是书成於康熙辛未。以赵南星《
《古质疑》·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郑赓唐撰。赓唐有《读易蒐》,已著录。是编评论史事凡三十八条,自宓犠至周平王止。窥其微
《历代史论二编》·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张溥撰。溥有《诗经注疏大全合纂》,已著录。是书总论史事,起三家分晋,至周世宗征
《读史管见》·三十卷(内府藏本)宋胡寅撰。寅字明仲,号致堂,崇安人。官至礼部侍郎,谥文忠。事迹具《宋史》本传。是编乃其谪
《责备馀谈》·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方鹏撰。鹏有《续观感录》,已著录。是书杂取古人行事为世所称者,摘其瑕疵。自
《读史吟评》·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黄鹏扬撰。鹏扬字远公,晋江人。顺治丁酉举人,尝官知县。是编杂咏史事,每诗之后附
《读史辨惑》·(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王建衡撰。建衡号月萝,威县人。岁贡生,候选教谕。是书成於康熙四十一年。虽以读
《尚论编》·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但自称曰卬须子。中有近日熊经略语,则明末人所辑也。其书皆摘前人论史
《诗史》·十五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旧本题明顾正谊撰。正谊,松江人。万历中官中书舍人。考钱希言《戏瑕》曰:“昔尝於太
《馀言》·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徐三重撰。三重字伯同,华亭人。万历丁丑进士,官刑部主事。是编乃其语录之一种,皆衡论古人
《旧闻证误》·四卷(永乐大典本)宋李心传撰。心传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已著录。《要录》於诸书讹异,多随事辨正。故此书所
《尚友斋论古》·(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涂一榛撰。一榛字廷荐,漳州镇海卫人。万历甲辰进士,官至通政司通政使。其书取春
《尚论编》·二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邹泉撰。泉字子静,昆山人。正德中诸生。是编所载,自三代以至宋元,悉删削诸史本传,存
《大事记讲义》·二十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吕中撰。中字时可,泉州晋江人。淳祐中进士,迁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徙肇庆
《史评》·十卷(内府藏本)明范光宙撰。光宙字霁阳,石门人。是书自春秋迄南宋,人各为评。多袭前人绪论,罕出心裁。
《五代史肪截》·四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张笃庆撰。是书摘取欧史之文,间附己意为论断。与《班范肪截》体例略同,而持论尤
《孟叔子史发》·(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孟称舜撰。称舜字子塞,会稽人。崇祯间诸生。是书凡为史论四十篇,其文皆曲折明鬯
《史学正藏》·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宋士宗撰。士宗字司秩,星子人。雍正丙午举人。其书自三皇,下讫昭烈,各有辨论。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