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十卷(通行本)
汉贾谊撰。《汉书·艺文志·儒家》贾谊五十八篇。《崇文总目》云:本七十二篇。刘向删定为五十八篇。隋、唐志皆九卷,别本或为十卷。考今隋、唐志皆作十卷,无九卷之说。盖校刊《隋书》、《唐书》者未见《崇文总目》,反据今本追改之。明人传刻古书,往往如是,不足怪也。然今本仅五十六篇,又问孝一篇有录无书,实五十五篇,已非北宋本之旧。又陈振孙《书录解题》称,首载过秦论,末为吊湘赋,且略节谊本传於第十一卷中。今本虽首载过秦论,而末无吊湘赋,亦无附录之第十一卷,且并非南宋时本矣。其书多取谊本传所载之文,割裂其章段,颠倒其次序,而加以标题,殊瞀乱无条理。《朱子语录》曰:贾谊《新书》除了《汉书》中所载,馀亦难得粹者,看来只是贾谊一杂记稿耳。中间事事有些个。陈振孙亦谓其非《汉书》所有者辄浅驳不足观,决非谊本书。今考《汉书》谊本传赞,称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於世事者著於传。应劭《汉书注》亦於《过秦论》下注曰:贾谊书第一篇名也。则本传所载皆五十八篇所有,足为显证。赞又称三表五饵以系单于。颜师古注所引贾谊书,与今本同。又文帝本纪注引贾谊书卫侯朝於周,周行人问其名,亦与今本同。则今本即唐人所见,亦足为显证。然决无摘录一段立一篇名之理,亦决无连缀十数篇合为奏疏一篇上之朝廷之理。疑谊《过秦论》、《治安策》等本皆为五十八篇之一,后原本散佚,好事者因取本传所有诸篇,离析其文,各为标目,以足五十八篇之数,故饾飣至此。其书不全真,亦不全伪,朱子以为杂记之稿,固未核其实,陈氏以为决非谊书,尤非笃论也。且其中为《汉书》所不载者,虽往往类《说苑》、《新序》、《韩诗外传》,然如青史氏之记,具载胎教之古礼。《修政语》上下两篇,多帝王之遗训。《保傅篇》、《容经篇》并敷陈古典,具有源本。其解《诗》之驺虞、《易》之潜龙、亢龙,亦深得经义。又安可尽以浅驳不粹目之哉!虽残阙失次,要不能以断烂弃之矣。
《冯子节要》·十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冯从吾撰。从吾有《元儒考略》,已著录。从吾以风节著,而亦喜讲学,无锡高攀龙、高邑
《道一编》·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编朱、陆二家往还之书,而各为之论断,见其始异而终同。考陈建《学蔀通辨》
《教民恒言》·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裔介撰。裔介有《孝经注义》,已著录。是书本圣谕十六条衍为通俗之词,反覆开阐,以
《太极图说论》·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王嗣槐撰。嗣槐字仲昭,钱塘人。康熙己未荐举博学鸿词。老不与试,授内阁中书舍
《南雍诫勖浅言》·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傅新德撰。新德字玄明,又字商盘,定襄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赠礼部右
《虚斋三书》·(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蔡清撰。是编即以《看太极图说》改名《太极图说》,以《看河图洛书说》改名《河洛私
《业儒臆说》·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陶圻撰。圻字甸方,秀水人。是编皆论学之语。末有其弟越跋语,称其生平於性命之学最
《二程粹言》·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杨时撰。时字中立,南剑州将乐人。熙宁九年进士,官至国子祭酒。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
《苑洛语录》·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韩邦奇撰。邦奇有《易学启蒙意见》,已著录。是书皆平日论学之语,及所记录时事,
《圣学范围图》·(无卷数,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岳元声撰。元声字之初,号石帆,嘉兴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此书一名
《载道集》·六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许焞编。焞字纯也,海宁人。雍正癸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此编录历代之文,大旨以道学
《经济文衡前集》·二十五卷、《后集》·二十五卷、《续集》·二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初刻於正德辛巳,有杨
《黾记》·四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钱一本撰。一本有《像象管见》,已著录。东林方盛之时,一本虽与顾宪成分主讲席,然潜心经
《续小学》·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叶鉁编。鉁号潜夫,嘉善人。是书成於康熙辛未。以朱子《小学》一书所采至宋淳熙而止,因
《素履子》·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唐张弧撰。以《履道》、《履德》、《履忠》、《履孝》等名分目,凡十四篇。其书《新唐书·艺
《少仪外传》·二卷(永乐大典本)宋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是书末有云谷胡岩起跋,及其弟祖俭后序。丹阳谭元献尝
《性图》·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黄采撰。采字亮公,号复堂,南城人。是书立为六图,以发明心性之旨。一曰性图,二曰心图,
《太极辨》·三卷(永乐大典本)元孙自强撰。自强,会稽人。仕履未详。是书大旨谓圣人之言约而明,先儒之论详而汨。又谓汉、唐以
《朱子文语纂编》·十四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其书取《朱子文集》、《语类》约略以类相从,而不分门目,前后亦
《孔子家语注》·八卷(湖南巡抚采进本)明何孟春撰。孟春有《何文简疏议》,已著录。古本《家语》久佚,今本《家语》撰自王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