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正蒙》·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光地撰。光地有《周易观彖》,已著录。《正蒙》一书,张子以精思而成,故义博词奥,注者多不得其涯涘。又章句既繁,不免偶有出入。或与程、朱之说相牴牾,注者亦莫知所从,不敢置议。光地是书,疏通证明,多阐张子未发之意。又於先儒互异之处,如太虚之说与周子太极不同;清神浊形之分为程子所议;太极阴阳为三之说,启胡氏三角太极之学;地有升降一条,黄端节以为执四游旧说。又如六经之中释《孟子》之过化为不滞於物;释《中庸》之敦化为体厚用神;释《易》继善为不已其善;释《论语》上智下愚为习成;释《中庸》仁者为生安,智者为学利;释《论语》空空无知为无思无为;释《易》蒙以养正为养蒙以正;释《论语》先进后进为急行缓行,洋洋盈耳为乐失其次,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句,以共字属下;释好勇疾贫章二乱字为迷缪;释易险阻为圣德之高坚;释《论语》素绚后素二素字异义;释《诗》勿翦勿拜为拜跪之拜,棠棣为文王之诗而周公有所加,晨风为劳而不休;释《礼》禘祫之义牵用《注疏》旧说,殇祭之义又改《易》旧说。皆一一别白是非,使读者晓然不疑。於明以来诸家注释之中可谓善本矣。
《忠经》·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汉马融撰。郑玄注。其文拟《孝经》为十八章,经与注如出一手。考融所述作,具载《后汉书
《慎言》·十三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明王廷相撰。廷相字子衡,仪封人。弘治壬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本传。是
《西村省己录》·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顾谅撰。谅字希武,上虞人,西村其别号也。洪武中,以荐为无锡县教谕。录中皆
《庸言》·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黄佐撰。佐有《泰泉乡礼》,已著录。是编乃其致仕后讲学语录。分学道、修德、求仁、游艺、
《考正晚年定论》·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孙承泽撰。是书以王守仁所作《朱子晚年定论》不言晚年始於何年,但取偶然谦抑之词
《闲道录》·三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熊赐履撰。赐履有《学统》,已著录。是书大旨以明善为宗,以主敬为要,力辟王守仁良知之
《杨子折衷》·六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湛若水撰。宋儒之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最号得传者莫如杨简。然推衍九渊
《绪山会语》·二十五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钱德洪撰。德洪有《平濠记》,已著录。《明史·儒林传》称四方士从王守仁学者,皆
《性理群书集览》·七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但题琼山玉峰道人集览,不知为谁。其书取永乐《性理大全》中人名、地
《榕坛问业》·十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黄道周撰。道周有《易象正》,已著录。此编乃其家居时讲学之语。道周自崇祯壬申削籍归
《理学辨》·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庭撰。庭字言远,嘉兴人,顺治己丑进士,官至山西布政使。是书以宋、明诸儒互有得失,
《心经》·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真德秀撰。是编集圣贤论心格言,而以诸家议论为之注。末附四言赞一首。端平元年,颜若愚鋟於
《二程节录》·四卷、《文集钞》·一卷、《附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高攀龙编。取《二程语录》,择其精粹,先辨性,次论学
《紫阳大旨》·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秦云爽撰。云爽字开地,号定叟,钱塘人。是编成於顺治辛丑,专为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论
《儒门法语》·(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彭定求编。定求有《周忠介公遗事》。已著录。是编凡录宋朱子、陆九渊,明薛瑄、吴
《廉矩》·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王文禄撰。文禄字世廉,海盐人。嘉靖辛卯举人。此编凡十八章,皆以训廉为主。其文似箴似铭
《朱子语类纂》·十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钺撰。钺有《粤游日记》,已著录。是书其《世德堂遗书》之第五种也。取黎靖德所
《心斋约言》·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王艮撰。艮字汝止,泰州人。王守仁之门人。《明史·儒林传》附载王畿传中。此书皆发明
《卓菴心书》·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张自勋撰。自勋有《纲目续麟》,已著录。其论学以求放心为本。谓阳明言良知,是偶有所见
《存人编》·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颜元撰。是书为其《四存编》之四。前二卷一名《唤迷途》,皆以通俗之词劝喻僧、尼、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