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子通录》·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刘清之撰。清之字子澄,号静春,临江人。绍兴二年进士。光宗时知袁州。《宋史》本传称其生平著述甚多,是书其一也。其书博采经史群籍,凡有关庭训者,皆节录其大要,至於母训阃教,亦备述焉。史称其甘贫力学,博极群书。故是编采摭繁富,或不免於冗杂。然其随事示教,不惮於委曲详明,虽琐语碎事,莫非劝戒之资,固不以过多为患也。元虞集甚重其书,尝劝其后人刻诸金谿。后崔栋复为重刻。顾自宋以来,史志及诸家书目皆不著录。惟《文渊阁书目》载有二册,亦无卷数。外间传本尤稀。今谨据《永乐大典》所载,约略篇页,厘为八卷。所引诸条,原本於标目之下各粗举其人之始末,其中间有未备者,今并为考补增注,以一体例。惟自宋以前时代错出,颇无伦次,盖一时随手摘录,未经排比之故。今亦姑存其旧焉。
《濂洛关闽书》·十九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张伯行编。取宋五子之书,粗存梗概,各为之注。凡周子一卷,张子一卷,二程
《戒子通录》·八卷(永乐大典本)宋刘清之撰。清之字子澄,号静春,临江人。绍兴二年进士。光宗时知袁州。《宋史》本传称其生平
《尊道集》·四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朱搴撰。搴字良一,黄陂人。是书成於康熙丁丑。第一卷为圣贤前编,自孔子至孟子事迹,及
《袁氏世范》·三卷(永乐大典本)宋袁采撰。案《衢州府志》,采字君载,信安人。登进士第三。宰剧邑,以廉明刚直称。仕至监登闻
《新书》·十卷(通行本)汉贾谊撰。《汉书·艺文志·儒家》贾谊五十八篇。《崇文总目》云:本七十二篇。刘向删定为五十八篇。隋
《朱子学的》·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邱濬编。濬有《家礼仪节》,已著录。是编上卷分下学、持敬、穷理、精蕴、须看、鞭
《存性编》·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颜元撰。元字浑然,号习斋,博野人。明末,其父戍辽东,殁於关外。元贫无立锥,百计拮据
《吕子节录》·四卷、《补遗》·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陈宏谋编。宏谋有《大学衍义辑要》,已著录。此编亦《呻吟语》之节本
《新序》·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汉刘向撰。向字子政,初名更生。以父任为辇郎,历官中垒校尉。事迹具《汉书》本传。案班固《汉
《千秋金鉴录》·一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旧本题唐张九龄撰。按王士祯《皇华纪闻》曰:隆庆间,曲江刻张文献《千秋金鉴录》一卷
《道学正宗》·十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赵仲全撰。其子健校补。前列河洛诸图,而以古今圣贤分正宗、羽翼两门。大旨以道
《明儒讲学考》·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程嗣章撰。嗣章字元朴,号南耕,上元人。明代儒者,洪永以来多守宋儒矩矱。自陈献章
《子思子》·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汪晫编。考晁公武《读书志》载有《子思子》七卷,晫盖亦未见其本,故别作是书。凡九篇,内
《续孟子》·二卷(福建巡抚采巡本)唐林慎思撰。慎思字虔中,长乐人。咸通十年进士。十一年又中宏词拔萃魁,授秘书省校书郎,兴
《衡门芹》·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辛全撰。全字复元,号天斋,绛州人。万历末贡生,以特荐授知府,未及赴官而卒。全为曹于汴
《朱子抄释》·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吕柟撰。是编乃嘉靖丙申柟为国子监祭酒时所定。宋儒之中,惟朱子著述最富,辨论亦最多。
《性理抄》·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杨道会撰。道会字惟宗,晋江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至湖广左布政使。是编取《性理
《静用堂偶编》·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涂天相撰。天相字燮菴,号存斋,一号迂叟,孝感人。康熙癸未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天
《性理纂要》·八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冉觐祖撰。觐祖有《易经详说》,已著录。是书前四卷为性理纂要附训,五卷至八卷为性理
《木钟集》·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陈埴撰。埴字器之,永嘉人。尝举进士。授通直郎,致仕。其学出於朱子。永乐中修《五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