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斋杂说》·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吴如愚撰。如愚字子发,钱塘人。少以父荫补承信郎,监福州连江商税。再调常熟,解职归。嘉熙二年,以丞相乔行简奏荐,改授承信郎,差充秘阁校勘。三疏辞免,特转秉义郎与祠。其仕履见於《馆阁续录》及赵希弁《读书附志》,而《宋史》不为立传,故行实不概见。今考徐元杰《楳埜集》集有所作如愚行状,胪载事迹极详。大略言如愚孝友忠恕,安贫乐道,理明行修。凡所著述,於学问自得甚深。别有《易诗》、《书说》、《大学》、《中庸》、《论孟》及《阴符经解》诸种,并佚不传。此书亦久无行世之本,独散见《永乐大典》中者尚得四十馀篇,大抵皆研究理学之文。元杰又称如愚早年留心清净之教,凡三四年。既而幡然尽弃所学,刻意讲道。是如愚学术,其初亦稍涉於禅悦。其解《大学》格物以正为训,明王守仁《传习录》所谓格物如孟子格君心之格,其说实创於如愚。似欲毅然独行一家之言者。然如愚平日尝称塞乎天地者皆实理,行乎万世者皆实用,惟尽心知性则实理融而实用贯。其用功致力,实以体用兼备为主,而不堕於虚无。故其剖析义理,如天理人欲之辨,三畏四勿之论,无不发挥深至,於宋末诸儒中所造较为平实。元杰又言,永嘉陈昉亲炙不倦,得所著述,退辄录之,刻为一编。临川罗愚复刊於广右漕台,所传益广。盖是编即昉所辑,久经刊布,在当时甚重其书。今检行状,载如愚别有践形践迹诸说,已不在《永乐大典》中。则所录亦不免阙佚。然崖略具存。谨编次成帙,厘为二卷,犹可考见其概焉。
《说理会编》·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季本撰。本有《易学四同》,已著录。本为王守仁门人。自序谓亲闻姚江之传,而同门之士
《二程外书》·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亦二程子门人所记,而朱子编次之,成於乾道癸巳六月,在《遗书》之后五年。后序称《遗书
《弟经》·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林允昌撰。允昌有《易史象解》,已著录。是书仿《孝经》分十八章,篇末引诗亦仿《孝经》之体
《万世玉衡录》·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蒋伊撰。伊字谓公,常熟人。康熙癸丑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改陕西道监察御史,官至河
《御览经史讲义》·三十一卷乾隆十四年奉敕编。考讲义之作,莫盛於南宋。其解经者如袁燮《毛诗讲义》之类,其论史者如曹彦约《经
《内训》·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仁孝文皇后撰。案成祖以篡逆取国,淫刑肆暴,无善可称,后乃特以贤著。是书凡二十篇,曰《德
《学舫》·(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吴云撰。云有《云谷寺志》,已著录。是编每条标目,各载门人某述,而玩其文辞,乃出一
《理学正宗》·十五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窦克勤编。克勤字敏修,号敬菴,柘城人。康熙戊辰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是编列宋周
《项氏家说》·十卷、《附录》·二卷(永乐大典本)宋项安世撰。安世有《周易玩辞》,已著录。此盖其读经史时条记所得,积以成编
《传习录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取王守仁《传习录》删存大略,曹溶收入《学海类编》者。《明史·艺文志
《唐氏遗编》·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唐棣编。棣字彦思,宜兴人。尝受业於伊川程子,与门人共记平日问答之语为此书。已载入二
《遵道录》·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湛若水撰。所辑皆明道程子之说。其曰遵道者。自序为遵明道也。若水从陈献章游,生平所至,
《思通集》·二卷、《随意吟》·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秦望撰。望字元宫,无锡人。《思通集》皆杂论义理,自太极、阴阳、天
《枫山语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章懋撰。懋字德懋,别号闇然子,兰溪人。成化丙戌会试第一。改庶吉士,授编修。
《罍菴杂述》·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朝瑛撰。朝瑛有《读易略记》,已著录。兹编则随其所偶得,杂书成帙,每喜以数言理。盖
《躬行实践录》·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桑调元撰。调元有《论语说》,已著录。调元初以文章驰骤一时,晚乃讲学,作为语
《女学》·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蓝鼎元编。鼎元以周礼天官有九嫔掌妇学之法,谓妇人不可不学。然自班氏《女诫》以外,若刘
《二程节录》·四卷、《文集钞》·一卷、《附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高攀龙编。取《二程语录》,择其精粹,先辨性,次论学
《人谱》·一卷、《人谱类记》·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刘宗周撰。姚江之学多言心,宗周惩其末流,故课之以实践。是书乃其主蕺
《素履子》·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唐张弧撰。以《履道》、《履德》、《履忠》、《履孝》等名分目,凡十四篇。其书《新唐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