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内则衍义》·十六卷
顺治十三年世祖章皇帝御定。冠以御制序文及恭进皇太后表。以《礼记·内则篇》为本,援引经史诸书以佐证推阐之。分八纲,三十二子目。一曰孝之道,分事舅姑、事父母二子目。二曰敬之道,分事夫、劝学、佐忠、赞廉、重贤五子目。三曰教之道,分教子、勉学、训忠三子目。四曰礼之道,分敬祭祀、肃家政、定变、守贞、殉节、端好尚、崇俭约、谨言、慎仪九子目。五曰让之道,分崇谦退、和妯娌、睦宗族、待外戚四子目。六曰慈之道,分逮下、慈幼、敦仁、爱民、宥过五子目。七曰勤之道,分女工、饮食二子目。八曰学之道,分好学、著书二子目。考古西周盛运,化起宫闱。周南始关雎,而桃夭、汉广丕变乎民风。召南始鹊巢,而采蘋、采蘩具娴乎礼教。盖正其家而天下正,天下各正其家而风俗淳美,民物泰平。故先王治世,必以内政为本也。此编出自圣裁,并经慈鉴。端人伦之始,以握风化之原;疏通经义,使知所遵循;引证史文,使有所法戒。用以修明阃教,永著典型,以视丰镐开基之治,有过之无不及矣。班昭《女诫》以下,区区爝火之明,又何足仰拟日月欤。
《明良交泰录》·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尹直撰。直有《名臣赞》,已著录。是编为其致仕以后所作。成於弘治十七年,而表上於
《小学句读记》·六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建常撰。建常有《律吕图说》,已著录。是书因陈选《小学》注本而杂采诸书疏於其下
《二程外书》·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亦二程子门人所记,而朱子编次之,成於乾道癸巳六月,在《遗书》之后五年。后序称《遗书
《通书问》·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元何中撰。中有《通鉴纲目测海》,已著录。是书因朱子谓周子《通书》乃发明《太极图说》之义
《慎言》·十三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明王廷相撰。廷相字子衡,仪封人。弘治壬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本传。是
《先圣大训》·六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宋杨简撰。简有《慈湖易传》,已著录。是编蒐辑孔子遗言,排比成五十五篇,而各为之注
《读书偶记》·三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雷鋐撰。鋐字贯一,宁化人。雍正癸丑进士。官至副都御史。是编乃其读书札记。大旨惟以
《素履子》·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唐张弧撰。以《履道》、《履德》、《履忠》、《履孝》等名分目,凡十四篇。其书《新唐书·艺
《广近思录》·十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张伯行撰。伯行是编采集宋张栻、吕祖谦、黄榦,元许衡,明薛瑄、胡居仁、罗钦
《续孟子》·二卷(福建巡抚采巡本)唐林慎思撰。慎思字虔中,长乐人。咸通十年进士。十一年又中宏词拔萃魁,授秘书省校书郎,兴
《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内府藏本)宋咸淳庚午导江黎靖德编。初,朱子与门人问答之语,门人各录为编。嘉定乙亥,李道传辑廖德
《庸言》·一卷(永乐大典本)宋杨万里撰。万里有《易传》,已著录。是编乃其语录。大致规摹扬雄《法言》,颇极修饰之力。较其诗
《吕子节录》·四卷、《补遗》·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陈宏谋编。宏谋有《大学衍义辑要》,已著录。此编亦《呻吟语》之节本
《木钟集》·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陈埴撰。埴字器之,永嘉人。尝举进士。授通直郎,致仕。其学出於朱子。永乐中修《五经大
《太极图说注解》·(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兆成撰。兆成字慎亭,常熟人。是书作於康熙初,以发明朱子《太极图说》之注
《浩斋语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过源撰。卷末有源行实一编,称源字道源,号浩斋,其先浙东人。至高祖徙於临川。源
《刘子节要》·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惲日初编。日初号逊菴,武进人,刘宗周之门人也。宗周生平著述曰《刘子全书》。曰仪礼
《庸斋日记》·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徐三重撰。是书前一卷说《易》,后七卷说四书,皆随意标举,非循文笺注。盖借经义以发挥
《张子全书》·十四卷、《附录》·一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宋张载撰。考载所著书见於《宋史·艺文志》者,有《易说》三卷,《正
《淑艾录》·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祝洤撰。洤字人斋,原名游龙,海宁人。乾隆丙辰举人。是书本张履祥《备忘录》而增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