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录》·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右正议大夫陈规在德安御寇事迹也。规字元则,密州安邱人。中明法科。靖康末,金兵南下,荆、湖诸郡,所在盗起。规以安陆令摄守事,连败剧寇。建炎元年,除知德安府,擢镇抚使。群盗先后来攻,随机捍御,皆摧破去。寻召赴行在,又出知顺昌,与刘锜同却金兵。又移知庐州,兼淮西安抚使,卒。乾道中追封忠利智敏侯,立庙德安。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凡分三种。首为规所撰《靖康朝野佥言后序》,《朝野佥言》本夏少曾作,备载靖康时金人攻汴始末。规在顺昌见之,痛当日大臣将帅捍御失策,因条列应变之术,附於各条下,谓之后序。徐梦莘尝采入《北盟会编》一百三十九卷中。然其文与此大同小异,疑传录者有所删润也。次曰《守城机要》,亦规所作,皆论城郭楼橹制度,及攻城备御之方。《宋史》本传载规有《攻守方略》传世,疑即此书。次曰《建炎德安守御录》,乃浏阳汤璹所作。璹,淳熙十四年进士,官德安教授。寻访规守城遗事,作为此书。绍熙四年除太学录,乃表上之。案规本传,载乾道八年诏刻规德安守城录颁天下,为诸守将法。《艺文志》亦别有刘荀《建炎德安守御录》三卷,而无璹书之名,疑荀所撰者即乾道所颁之本。璹书上於绍熙时,距乾道已二十馀年,或又据荀书而重加增定欤?三书本各自为帙,不知何人始并为一编。观书末识语,则宁宗以后人所辑矣。宋自靖康板荡,宇内沦胥。规独能支拄经年,不可谓非善於备御。然此仅足为守一城乘一障者应变之图,而不足为有国有家者固圉之本。当时编为程式,原欲令沿边肄习,蕲保残疆,然至元师南下,直破临安,复为东京之续,卒未闻有一人登陴以抗敌者。岂非本根先拨,虽有守御之术,亦无所用欤?伏读睿题,阐晰精微,抉汴梁丧败之由,申守在四夷之训,然后知保邦谌命,自有常经。区区输攻墨守之技,固其末务矣。谨录存是帙,以不没规一事之长。并恭录宸翰,弁於简端,俾天下万世知圣人之所见者大也。
《江东十考》·一卷(永乐大典本)宋李道传撰。道传字贯之,舜臣子也。官至太常博士,知果州。谥文节。事迹具《宋史·儒林传》。
《心书》·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汉诸葛亮撰。书中皆言为将用兵之法。陶宗仪《说郛》作《新书》。明弘治间,关西刘让鋟之
《运筹纲目》·八卷、《决胜纲目》·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叶梦熊撰。梦熊字南兆,归善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武经总要》·四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曾公亮、丁度等奉敕撰。晁公武《读书后志》称,康定中,朝廷恐群帅昧古今之学,命公亮
《吴子》·一卷(通行本)周吴起撰。起事迹见《史记·列传》。司马迁称起兵法世多有,而不言篇数。《汉·艺文志》载《吴起》四十
《岭西水陆兵纪》·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盛万年撰。万年字恭伯,秀水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江西按察使。迁云南布政使,未到
《孙子汇徵》·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郑端撰。端有《政学编》,已著录。考《孙子》十三篇旧注,见於史志及诸家书目者,今多
《美芹十论》·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旧本题宋辛弃疾撰。弃疾字幼安,历城人。官至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谥忠敏。是书
《长子心钤》·(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戚继光撰。继光有《练兵实纪》,已著录。考书中对垒号令一条云,南塘戚少保谓
《握机经》·三卷、《握机纬》·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曹允儒撰。允儒字鲁川,太仓人。是书首载风后古文一十九字,次载太公
《广名将谱》·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卷首题黄道周注断。前有崇祯癸未道周序,称即旧本,芟其繁文,取其精要,
《武备新书》·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明戚继光撰。与继光《纪效新书》大同小异,仍冠以继光《纪效新书》序。其手足篇中
《八阵合变图说》·(无卷数,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龙正撰。正,武都人。正德中,莱阳蓝章,巡抚四川,驻兵汉中。遣人至鱼复江,图
《江东十鉴》·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李舜臣撰。舜臣字子思,井研人。乾道三年进士,官成都府教授,擢宗正寺主簿。事迹具《宋
《守城录》·四卷(永乐大典本)宋右正议大夫陈规在德安御寇事迹也。规字元则,密州安邱人。中明法科。靖康末,金兵南下,荆、湖
《孙子参同》·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此本不知何人所辑。前有凡例,又有万历庚申吴兴松筠馆主人序,亦不署姓名。其板用朱、墨二
《百将传》·一百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张预撰。翟安道注。预字公立,东光人。安道字居仕,安阳人。其书采历代名将百人
《谈兵髓》·七卷(安徽巡抚采进本)题西浙嚣嚣生撰,不著名氏。首为谈兵髓说,称自黄帝用兵以来,兵法不废天时。故日月星辰,风
《练阅火器阵纪》·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薛熙撰。熙字孝穆,苏州人。是书记康熙三十五年江南提督张云翼演教炮弩之事。所言
《黄石公三略》·三卷(通行本)案黄石公事见《史记》。《三略》之名始见於《隋书·经籍志》,云下邳神人撰,成氏注。唐、宋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