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狱龟鉴》·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郑克撰。是书《宋志》作二十卷。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录解题》俱题作《决狱龟鉴》,盖一书而异名者也。大旨以五代和凝《疑狱集》及其子所续均未详尽,因采摭旧文,补苴其阙,分二十门。其间论断,虽意主尚德缓刑,而时或偏主於宽,未能悉协中道。所辑故实,务求广博,多有出於正史之外者,而亦或兼收猥琐,未免庞杂。然究悉物情,用以广见闻而资触发,较和氏父子之书,特为赅备。晁公武《读书志》称其依刘向《晏子春秋》,举其纲要为之目录,体例井然,亦可谓有条不紊者已。《书录解题》载其目凡二百七十六条,三百九十五事。今世所传鋟本,只存五门,馀皆散佚。惟《永乐大典》所载尚为全书,而已经合并连书,二十卷之界限,不复可考。谨详加校订,析为八卷。卷数虽减於旧,其文则无所阙失也。
《名公书判清明集》·十七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辑宋、元人案牍判语,分类编次,皆署其人之别号,盖用文选称字之例。然
《管子补注》·二十四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刘绩撰。绩有《三礼图》,已著录。《管子》旧注,颇为疏略。故宋张嵲跋其后曰,《
《管子榷》·二十四卷(内府藏本)明朱长春撰。长春字大复,乌程人。万历癸未进士,官刑部主事。是书即赵用贤本而增释之,故凡例
《风宪禁约》·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裔介撰。皆巡按条约,凡五十四条。考《五朝国史·裔介本传》,载其由庶吉士授工科给
《无冤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永乐大典》载此书,题元王与撰。与不知何许人。卷中自称昔任盐官
《唐律文明法会要录》·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原序,亦不署名。后有沈侃序,署其字曰和卿,署其官曰陵州同知。案
《商子》·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秦商鞅撰。鞅事迹具《史记》。鞅封於商,号商君,故《汉志》称《商君》二十九篇,《三国
《巡城条约》·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裔介撰,裔介有《孝经注义》,已著录。顺治丁酉,裔介为左都御史,立此约以厘清五城
《疑狱笺》·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芳生撰。芳生有《捕蝗考》,已著录。此书自序,谓晋和鲁公凝著《疑狱集》二卷,其子宋
《政刑类要》·一卷(永乐大典本)元彭天锡撰。天锡字仁仲,湖州人。其始末无考。原序谓其通才明吏,专於法家。能成书如此,必有
《法家裒集》·(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明苏祐题辞,称从史陈永,以是集见,曰司台司籍潘智手录,因命
《王恭毅驳稿》·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王概撰。高铨编。概字同节,庐陵人。正统壬戌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恭毅。铨字宗选,
《刑法叙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宋刘筠撰。筠字子仪,大名人。咸平元年进士。累擢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进
《折狱龟鉴》·八卷(永乐大典本)宋郑克撰。是书《宋志》作二十卷。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录解题》俱题作《决狱龟鉴》,
《邓析子》·一卷(少詹事陆费墀家藏本)周邓析撰。析,郑人。《列子·力命篇》曰: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词。子产执政,作竹
《韩子》·二十卷(内府藏本)周韩非撰。《汉书·艺文志》载《韩子》五十五篇,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载《韩子》二
《续刑法叙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谭瑄撰。瑄字子羽,嘉兴人。康熙乙酉举人。官至给事中。是书叙宋、元、明三代刑法
《管子》·二十四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旧本题管仲撰。刘恕《通鉴外纪》引傅子曰管仲之书,过半便是后之好者所加,乃说管仲
《韩子迂评》·二十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明门无子评。前列元何犿校上。原序署至元三年秋七月庚午,结衔题奎章阁侍书学士。考元世
《刑统赋》·二卷(两淮监政采进本)宋傅霖撰。霖里贯未详。官律学博士。法家书之存於今者,惟《唐律》最古。周显德中,窦仪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