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子》·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周鬻熊撰。《崇文总目》作十四篇,高似孙《子略》作十二篇,陈振孙《书录解题》称陆佃所校十五篇。此本题唐逢行珪注,凡十四篇,盖即《崇文总目》所著录也。考《汉书·艺文志》道家《鬻子说》二十二篇,又小说家《鬻子说》十九篇,是当时本有二书。《列子》引《鬻子》凡三条,皆黄、老清静之说,与今本不类。疑即道家二十二篇之文。今本所载与贾谊《新书》所引六条文格略同,疑即小说家之《鬻子》说也。杜预《左传注》,称鬻熊为祝融十二世孙。孔颖达疏谓不知出何书。《史记》载鬻熊子事文王,早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受封於楚。《汉书》载魏相奏记霍光,称文王见鬻子,年九十馀。虽所说小异,然大约文、武时人。今其书乃有昔者鲁周公语,又有昔者鲁周公使康叔往守於殷语,而贾谊《新书》亦引其成王问答凡五条,时代殊不相及。刘勰《文心雕龙》云,鬻熊知道,文王谘询。遗文馀事,录为《鬻子》。则裒辑成编,不出熊手。流传附益,或构虚词,故《汉志》别入小说家欤?独是伪《四八目》一书见北齐阳休之序录,凡古来帝王辅佐有数可纪者,靡不具载。而此书所列禹七大夫皋陶、杜子业、既子、施子黯、季子甯、然子堪、轻子玉,汤七大夫庆誧、伊尹、湟里且、东门虚、南门蝡、西门疵、北门侧,皆具有姓名,独不见收。似乎六朝之末尚无此本。或唐以来好事之流依仿贾谊所引,撰为赝本,亦未可知。观其标题甲乙,故为佚脱错乱之状,而谊书所引则无一条之偶合,岂非有心相避,而巧匿其文,使读者互相检验,生其信心欤?且其篇名冗赘,古无此体,又每篇寥寥数言,词旨肤浅,决非三代旧文。姑以流传既久,存备一家耳。卷首有逢行珪序及永徽四年进书表,自署华州郑县尉。里居未详。
《木钟台集》·(无卷数,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唐枢撰。枢有《易修墨守》,已著录。此编凡分二十九种,曰礼元剩语,曰真谈,
《能改斋漫录》·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吴曾撰。曾字虎臣,崇仁人。秦桧当国时,曾上所业得官。绍兴癸酉,自敕局改右承奉郎
《颐菴心言》·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乔大凯撰。大凯有《周易观澜》,已著录。是编乃其笔记之文,多所论辨,而颇近拘迂。
《宗藩训典》·十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冯柯撰。柯字贞白,慈谿人。以荐举侍襄靖王书堂。是编即奉襄王令所作。取史书中诸藩
《真如子醒言》·九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王化隆撰。化隆自号真如子,广汉人。由贡生官主簿。其书分天道、地道、人道、懋修、订
《臣鉴》·三十七卷(内府藏本)明宣宗皇帝撰,有宣德元年四月御制序。取春秋迄金、元人臣事迹,分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二类。而宋
《澹思子》·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王世懋撰。是编乃其讲学之书,多浸淫於二氏。盖万历以后,士大夫操此论者十之九也。至谓孟
《云烟过眼录》·四卷、《续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周密撰。密有《武林旧事》,已著录。是书记所见书画古器,略品甲乙,
《懿言日录》·一卷、《二录》·一卷、《续录》·一卷、《别录》·一卷、附《礼闱分校日记》·一卷、《七规》·一卷(江苏巡抚采
《毛氏残书》三种·(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毛羽宸撰。原本不题书名,亦无序跋目录。凡分三部;曰理学部,多谈心性;曰儒
《濯旧稿》·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王俊撰。俊字机翁,弋阳人。宏治癸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庄。是书多以周子、程子、邵
《稽古堂论古》·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明张燧撰。今核其书,即从《千百年眼》中摘出,盖坊贾伪立此名以售欺者。钞本尚新
《潇湘听雨录》·八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江昱撰。昱有《尚书私学》,已著录。是编乃其弟官常宁知县时,昱奉母就养,因摭见
《檀几丛书》·五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王晫、张潮同编。是书所录皆国朝诸家杂著,凡五十种。大半采自文集中,其馀则多沿
《鸿苞》·四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屠隆撰。隆字长卿,鄞县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礼部仪制司主事。《明史·文苑传》附载《
《冷斋夜话》·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僧惠洪撰。惠洪一名德洪,字觉范,筠州人。大观中游丞相张商英之门。商英败,惠洪亦坐累
《事物初略》·三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吕毖撰。毖字贞九,吴县人。是编成於崇祯甲申。杂记事物俚俗语言之所自始。然多剽取
《东谷赘言》·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敖英撰。英有《慎言集训》,已著录。是书上卷杂论立身处世之道,多举古事为证,下卷亦杂
《宋贤事汇》·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李廷机撰。廷机有《汉唐宋名臣录》,已著录。是编杂采史书说部所载宋人行事,分为四十
《闻见类纂小史》·十四卷(浙江范懋柱天一阁藏本)明魏偁撰。偁字达卿,鄞县人。官石城县训导。是书内篇十七,皆记人伦文行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