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子》·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周鬻熊撰。《崇文总目》作十四篇,高似孙《子略》作十二篇,陈振孙《书录解题》称陆佃所校十五篇。此本题唐逢行珪注,凡十四篇,盖即《崇文总目》所著录也。考《汉书·艺文志》道家《鬻子说》二十二篇,又小说家《鬻子说》十九篇,是当时本有二书。《列子》引《鬻子》凡三条,皆黄、老清静之说,与今本不类。疑即道家二十二篇之文。今本所载与贾谊《新书》所引六条文格略同,疑即小说家之《鬻子》说也。杜预《左传注》,称鬻熊为祝融十二世孙。孔颖达疏谓不知出何书。《史记》载鬻熊子事文王,早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受封於楚。《汉书》载魏相奏记霍光,称文王见鬻子,年九十馀。虽所说小异,然大约文、武时人。今其书乃有昔者鲁周公语,又有昔者鲁周公使康叔往守於殷语,而贾谊《新书》亦引其成王问答凡五条,时代殊不相及。刘勰《文心雕龙》云,鬻熊知道,文王谘询。遗文馀事,录为《鬻子》。则裒辑成编,不出熊手。流传附益,或构虚词,故《汉志》别入小说家欤?独是伪《四八目》一书见北齐阳休之序录,凡古来帝王辅佐有数可纪者,靡不具载。而此书所列禹七大夫皋陶、杜子业、既子、施子黯、季子甯、然子堪、轻子玉,汤七大夫庆誧、伊尹、湟里且、东门虚、南门蝡、西门疵、北门侧,皆具有姓名,独不见收。似乎六朝之末尚无此本。或唐以来好事之流依仿贾谊所引,撰为赝本,亦未可知。观其标题甲乙,故为佚脱错乱之状,而谊书所引则无一条之偶合,岂非有心相避,而巧匿其文,使读者互相检验,生其信心欤?且其篇名冗赘,古无此体,又每篇寥寥数言,词旨肤浅,决非三代旧文。姑以流传既久,存备一家耳。卷首有逢行珪序及永徽四年进书表,自署华州郑县尉。里居未详。
《尚书故实》·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唐李绰撰。绰仕履未详。考《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赵郡李氏,南祖之后,有名绰字肩孟者,
《北轩笔记》·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陈世隆撰。是书前有小传,不知何人所作,称世隆字彦高,钱塘人,宋末书贾陈思之从孙,顺
《天都载》·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马大壮撰。大壮字仲复,徽州人。罗汝芳之门人也。尝筑天都馆读书,因以名其所著。大抵喜采
《张考夫遗书》·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张履祥撰。是编书凡四种,曰训子语二卷,曰经正录一卷,曰备忘录一卷,曰书简一卷。
《古今释疑》·十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方中履撰。中履字素北,桐城人,方以智之子也。此书皆考证之文。一卷至三卷皆
《公馀笔记》·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文炳撰。文炳有《易象数钩深图》,已著录。此书乃其讲学之语。凡八十一篇,各立篇名
《学易堂笔记》·一卷、《二笔》·一卷、《三笔》·一卷、《四笔》·一卷、《五笔》·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项皋谟撰。皋谟
《范家集略》·六卷(原任工部右侍郎李友棠家藏本)国朝秦坊撰。坊字表行,号俨尘,无锡人。是编分身范、程范、文范、言范、说范
《远壬文》·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王世懋撰。是编乃其训导子弟之作,缕陈亲狎之害,词虽浅近,而切中物情。后有王三锡、钱顺
《次麓子集》·十二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李锦撰。锦号次麓,榆社人。嘉靖壬子举人,官宛平县知县。是书虽以集名,实说部之类,
《齐东野语》·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朱周密撰。密有《武林旧事》,已著录。密本济南人,其曾祖扈从南渡,因家吴兴之弁山,自
《昨非斋日纂》·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郑瑄撰。瑄字汉奉,闽县人。崇祯辛未进士,官至应天巡抚。此书皆记古人格言懿行,区
《瞿塘日录》·十二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来知德撰。知德有《瞿塘易注》,已著录。是编分内篇七卷,外篇五卷。内篇分十
《郊外农谈》·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张鈇撰。鈇字子威,慈谿人。嘉靖丙戌进士。此书有文章不在高古,作诗亦要平易二
《学统存》·二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宋士宗撰。士宗有《史学正藏》,已著录。是书分二十四门,各为一卷,多摘录前人之说
《图书秘典一隅解》·一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沐撰,其子煓注。《秘典》者,沐之书。一隅解者,煓之注也。沐有《周易疏略》
《人道谱》·(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闵忠撰。忠,归安人。是书仿刘宗周《人谱》之意,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救文格论》·一卷、《杂录》·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顾炎武撰。载吴震方《说铃》中,然皆炎武《日知录》之文。潘耒作《
《古言》·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郑晓撰。晓有《禹贡图说》,已著录。晓清直端谅,号为名臣,其人足以自传。此编则随
《读书偶然录》·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程正揆撰。正揆字端伯,孝感人。前明崇祯辛未进士,官尚宝司卿。入国朝授光禄寺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