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龙子》·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周公孙龙撰。案《史记》,赵有公孙龙,为坚白异同之辨。《汉书·艺文志》,龙与毛公等并游平原君之门,亦作赵人。高诱注《吕氏春秋》,谓龙为魏人,不知何据。《列子》释文,龙字子秉,庄子谓惠子曰,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秉即龙也。据此,则龙当为战国时人。司马贞《索隐》谓龙即仲尼弟子者,非也。其书《汉志》著录十四篇,至宋时八篇已亡,今仅存迹府、白马、指物、通变、坚白、名实凡六篇。其首章所载与孔穿辨论事,《孔丛子》亦有之,谓龙为穿所绌,而此书又谓穿愿为弟子,彼此互异。盖龙自著书,自必欲伸己说。《孔丛》伪本,出於晋、汉之间,朱子以为孔氏子孙所作,自必欲伸其祖说。记载不同,不足怪也。其书大旨疾名器乖实,乃假指物以混是非,借自马而齐物我,冀时君有悟而正名实,故诸史皆列於名家。《淮南鸿烈解》称,公孙龙粲於辞而贸名。扬子《法言》称,公孙龙诡辞数万。盖其持论雄赡,实足以耸动天下,故当时庄、列、荀卿并著其言,为学术之一。特品目称谓之间,纷然不可数计,龙必欲一一核其真,而理究不足以相胜,故言愈辨而名实愈不可正。然其书出自先秦,义虽恢诞,而文颇博辨。陈振孙《书录解题》概以浅陋迂僻讥之,则又过矣。明锺惺刻此书,改其名为《辨言》,妄诞不经。今仍从《汉志》,题为《公孙龙子》。又郑樵《通志略》载此书,有陈嗣古注、贾士隐注各一卷,今俱失传。此本之注,乃宋谢希深所撰,前有自序一篇。其注文义浅近,殊无可取,以原本所有,姑并录焉。
《书肆说铃》·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叶秉敬撰。秉敬有《字孪》,已著录。是书乃其随笔劄记,原分三卷。后乌程闵元衢为之重编
《明小史》·八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汇辑明人传记说部,凡四十六种,皆习见之本。所录迄於嘉靖中,殆隆庆、
《东谷所见》·一卷(内府藏本)宋李之彦撰。之彦,永嘉人,东谷其所自号。书中教导一条,称游湖海五十年,教公卿大夫之子孙屡矣
《古今考》·一卷、《续古今考》·三十七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古今考》一卷,宋魏了翁撰。《续古今考》三十七卷,元方回
《广百川学海》·(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冯可宾编。可宾,益都人。天启壬戌进士。是编於正续《百川学海》之外,捃拾
《田居乙记》·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方大镇撰。大镇有《荷薪义》,已著录。是编乃其家居读书时所作。自序谓遇有赏心,辄乙其
《独断》·二卷(通行本)汉蔡邕撰。王应麟《玉海》谓是书间有颠错,嘉祐中,余择中更为次序,释以己说,故别本题《新定独断》。
《书斋夜话》·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俞琬撰。琬有《大易集说》,已著录。此书乃其平日读书论文随所得而笔记者。卷一皆辨论经
《蒙斋笔谈》·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郑景望撰。商濬刻之《稗海》中。厉鹗《宋诗纪事》亦曰:景望,湘山人。生元丰
《福寿阳秋》·(无卷数,内府藏本)国朝魏博编。博字约之,江宁人。其书凡分五集,首集为劝善篇,二集为省克编,三集为修齐录,
《劝世恒言》·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题曰时人近本,昆林删订。昆林者,魏裔介之别号也。凡四十八条,意主化导下愚,是以多陈因
《雪菴清史》·五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乐纯撰。纯字思白,号天湖子,沙县人。是书皆小品杂言。分清景、清供、清课、清
《箐斋读书录》·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周洪谟撰。洪谟有《群经辨疑录》,已著录。是书卷首一行题南皋子述,篇中皆自称南皋子
《钝根杂著》·四卷(编修周厚辕家藏本)国朝周池撰。池有《读史偶评》,已著录。是书卷一曰理气图说,明盈虚消息,以渐而至穷极
《日知录》·三十二卷(内府藏本)国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著录。是书前有自记,称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
《嘉禾问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枢撰。枢於嘉靖壬辰、癸巳间讲学嘉兴,其门人录为此编,初名《四书杂问》,邑令周显宗
《其发编》·四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曹于汴撰。于汴字自梁,安邑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左都御史。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
《警心类编》·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位撰。位有《问奇集》,已著录。是书乃其罢相后所辑,故多老氏谦退之旨,佛氏因果之谈
《昭代丛书》·一百五十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张潮编。潮字山来,徽州人。是编凡甲、乙、丙三集,每集各五十卷,每卷为书一
《枕中秘》·(无卷数,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卫泳编。泳字永叔,苏州人。王晫《今世说》曰,吴门之有永叔兄弟,犹建安之有二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