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十卷(内府藏本)
案《刘子》十卷,《隋志》不著录。《唐志》作梁刘勰撰。陈振孙《书录解题》、晁公武《读书志》俱据唐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序,作北齐刘昼撰。《宋史·艺文志》亦作刘昼。自明以来,刊本不载孝政注,亦不载其序。惟陈氏载其序,略曰,昼伤己不遇,天下陵迟,播迁江表,故作此书。时人莫知,谓为刘勰、刘歆、刘孝标作云云。不知所据何书,故陈氏以为终不知昼为何代人。案梁通事舍人刘勰,史惟称其撰《文心雕龙》五十篇,不云更有别书。且《文心雕龙·乐府篇》称,涂山歌於仆人,始为南音。有娀谣乎飞燕,始为北声。夏甲叹於东阳,东音以发。殷整思於西河,西音以兴。此书辨乐篇称,夏甲作破斧之歌,始为东音,与勰说合。其称殷辛作靡靡之乐,始为北音,则与勰说迥异,必不出於一人。又史称勰长於佛理,尝定定林寺经藏,后出家,改名慧地。此书末篇乃归心道教,与勰志趣迥殊。《白云霁道藏目录》亦收之《太玄部·无字号》中,其非奉佛者明甚。近本仍刻刘勰,殊为失考。刘孝标之说,《南史》、《梁书》、俱无明文,未足为据。刘歆之说,则激通篇称班超愤而习武,卒建西域之绩,其说可不攻而破矣。惟北齐刘昼字孔昭,渤海阜城人,名见《北史·儒林传》。然未尝播迁江表,与孝政之序不符。传称昼孤贫受学,恣意披览,昼夜不息。举秀才不第,乃恨不学属文,方复缀辑词藻,言甚古拙,与此书之缛丽轻蒨亦不合。又称求秀才十年不得,乃发愤撰高才不遇传。孝昭时出诣晋阳上书,言亦切直而多非世要,终不见收,乃编录所上之书为帝道。河清中又著金箱壁言,以指机政之不良,亦不云有此书。岂孝政所指,又别一刘昼欤?观其书末九流一篇,所指得失,皆与《隋书·经籍志·子部》所论相同。使《隋志》袭用其说,不应反不录其书。使其剽袭《隋志》,则贞观以后人作矣。或袁孝政采掇诸子之言,自为此书而自注之。又恍惚其著书之人,使后世莫可究诘,亦未可知也。然刘勰之名,今既确知其非,自当刊正。刘昼之名则介在疑似之间,难以确断。姑仍晁氏、陈氏二家之目,题昼之名,而附著其牴牾如右。
《东观馀论》·二卷(浙闽总督采进本)宋黄伯思撰。伯思字长睿,号霄宾,又自号云林子,昭武人。政和中官至秘书郎。伯思殁时,年
《西圃丛辨》·三十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田同之编。同之字在田,德州人。康熙庚子举人,官国子监学录。是书杂采诸家说
《读书止观录》·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吴应箕撰。应箕字次尾,贵池人。崇祯壬午副榜贡生。顺治元年大兵破南京,殉节死。事迹
《几上语》·一卷、《枕上语》·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施清臣撰。清臣号东洲,淳祐间人,自称赤城散吏。是书皆宗二氏之旨,而
《明小史》·八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汇辑明人传记说部,凡四十六种,皆习见之本。所录迄於嘉靖中,殆隆庆、
《林全子集》·四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林兆恩撰。兆恩字懋勋,号龙江,又号子谷子,又称三教先生,莆田人。生平立说,欲合三
《偃曝谈馀》·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陈继儒撰。取其平日与客谈者抄撮成书,无他考证。所纪历代年号一则,遗漏尤多。前有自跋
《为善阴骘》·十卷(内府藏本)明永乐十三年官撰颁行,前有成祖自制序。所采共百六十五条,各以四字标题,加之论断,并系以诗。
《妙贯堂馀谭》·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裘若宏撰。若宏字任远,新建人。康熙丙子举人。是书多记旧闻,随事论断,或意所未尽
《勤有堂随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元陈栎撰。栎有《书传纂疏》,已著录。此其随笔劄记之文也。虽多谈义理,而颇兼考证,
《简籍遗闻》·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黄溥撰。溥,鄞县人,黄润玉之孙也。仕履未详。是书多纪明代轶闻,亦间考证古事
《天香楼偶得》·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虞兆漋撰。兆漋字虹升,嘉兴人。康熙初诸生。是编乃其读书所得,随笔纂录,分类编次
《闺范》·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吕坤撰。坤有《四礼疑》,已著录。此编乃其为山西按察使时所作。前一卷为嘉言,皆采六经及《
《损斋备忘录》·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梅纯撰。纯,夏邑人。成化辛丑进士。太学题名碑作南京京卫人,盖纯为洪武中驸
《因明子》·(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恒撰。恒字伯常,嘉定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是书於儒、释之辨言之甚力
《帝王宝范》·三卷(永乐大典本)明马顺孙撰。顺孙,江南人。洪武中布衣。是书杂采经史,分类编辑,其目二十有三。当太祖开创之
《古言》·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郑晓撰。晓有《禹贡图说》,已著录。晓清直端谅,号为名臣,其人足以自传。此编则随
《其发编》·四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曹于汴撰。于汴字自梁,安邑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左都御史。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
《养生杂纂》·二十二卷、附《月览》·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周守忠撰。守忠号{容木}菴,(案{容木}古文松字。)不知何许人。
《福寿阳秋》·(无卷数,内府藏本)国朝魏博编。博字约之,江宁人。其书凡分五集,首集为劝善篇,二集为省克编,三集为修齐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