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十卷(内府藏本)
案《刘子》十卷,《隋志》不著录。《唐志》作梁刘勰撰。陈振孙《书录解题》、晁公武《读书志》俱据唐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序,作北齐刘昼撰。《宋史·艺文志》亦作刘昼。自明以来,刊本不载孝政注,亦不载其序。惟陈氏载其序,略曰,昼伤己不遇,天下陵迟,播迁江表,故作此书。时人莫知,谓为刘勰、刘歆、刘孝标作云云。不知所据何书,故陈氏以为终不知昼为何代人。案梁通事舍人刘勰,史惟称其撰《文心雕龙》五十篇,不云更有别书。且《文心雕龙·乐府篇》称,涂山歌於仆人,始为南音。有娀谣乎飞燕,始为北声。夏甲叹於东阳,东音以发。殷整思於西河,西音以兴。此书辨乐篇称,夏甲作破斧之歌,始为东音,与勰说合。其称殷辛作靡靡之乐,始为北音,则与勰说迥异,必不出於一人。又史称勰长於佛理,尝定定林寺经藏,后出家,改名慧地。此书末篇乃归心道教,与勰志趣迥殊。《白云霁道藏目录》亦收之《太玄部·无字号》中,其非奉佛者明甚。近本仍刻刘勰,殊为失考。刘孝标之说,《南史》、《梁书》、俱无明文,未足为据。刘歆之说,则激通篇称班超愤而习武,卒建西域之绩,其说可不攻而破矣。惟北齐刘昼字孔昭,渤海阜城人,名见《北史·儒林传》。然未尝播迁江表,与孝政之序不符。传称昼孤贫受学,恣意披览,昼夜不息。举秀才不第,乃恨不学属文,方复缀辑词藻,言甚古拙,与此书之缛丽轻蒨亦不合。又称求秀才十年不得,乃发愤撰高才不遇传。孝昭时出诣晋阳上书,言亦切直而多非世要,终不见收,乃编录所上之书为帝道。河清中又著金箱壁言,以指机政之不良,亦不云有此书。岂孝政所指,又别一刘昼欤?观其书末九流一篇,所指得失,皆与《隋书·经籍志·子部》所论相同。使《隋志》袭用其说,不应反不录其书。使其剽袭《隋志》,则贞观以后人作矣。或袁孝政采掇诸子之言,自为此书而自注之。又恍惚其著书之人,使后世莫可究诘,亦未可知也。然刘勰之名,今既确知其非,自当刊正。刘昼之名则介在疑似之间,难以确断。姑仍晁氏、陈氏二家之目,题昼之名,而附著其牴牾如右。
《清赏录》·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张翼、包衡同撰。翼字二星,馀杭人。衡字彦平,秀水人。二人皆久困场屋,弃去制义,因
《女教书》·四卷(永乐大典本)元许熙载撰。熙载字献臣,彰德相州人,参知政事有壬之父也。是编集经书及先儒之言,凡有关於女教
《王氏二书选要》·十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王贞善撰。贞善字如性,泰和人。是编为邹元标所选定。凡静谈五卷。前四卷皆其语录
《激书》·(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明贺贻孙撰。贻孙有《诗触》,已著录。是书凡三十三篇。以《激书》名者,自云深感夫激我者
《笔麈》·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于慎行撰。慎行有《读史漫录》,已著录。此编乃其退居穀城山中时所著。凡分三十五类,所纪
《脉望》·八卷(内府藏本)明赵台鼎撰。台鼎字长元,自号丹华洞主,内江人,大学士贞吉之子也。其书杂论三教,於道藏尤为详悉。
《鬼谷子》·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案《鬼谷子》,《汉志》不著录。《隋志》纵横家有《鬼谷子》三卷,注曰周世隐於鬼谷。《玉海
《读书一得》·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黄训撰。训有《名臣经济录》,已著录。此篇盖每读一书,即摘取其中一两事,论其是非,积
《遂生集》·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晫撰。晫字丹麓,仁和人。是书前有顺治庚子晫自序曰:予所纂辑中,善恶果报,捷於影
《春雨杂述》·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解缙撰。缙字大绅,吉水人。洪武戊辰进士,永乐中官翰林学士。出为广西参议,改交
《宏山集》·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张后觉撰。后觉字志人,号宏山,茌平人。官华阴县训导。尝受业於尤时熙。《明史·儒林传》
《子苑》·一百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抄本之首有籍圃主人、麦溪张氏二小印,不知为著书之人、为藏书之人也。其
《雪履斋笔记》·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元郭翼撰。翼字羲仲,昆山人,自号东郭生。因以东郭先生故事名其斋曰雪履。尝献策张士
《百子咀华》·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胡效臣编。效臣字锺衡,黄州人。万历丙子举人,官旌德县知县。是书取诸子之文而割裂之
《学海类编》·(无卷数,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旧本题国朝曹溶编。溶有《崇祯五十宰相传》,已著录。此编裒辑唐、宋以至国初诸书
《蔬斋厞语》·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沈大洽撰。大洽号愚公,又号雪樵,杭州人。是书卷首吴之鲸序,称武林高士坊有梅花屋,明
《纪闻类编》·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窦文照撰。文照字子明,秀水人。万历中官光禄寺典簿。其书每卷分六类,亦格言之流。朱
《梦溪笔谈》·二十六卷、《补笔谈》·二卷、《续笔谈》·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沈括撰。括字存中,钱塘人,寄籍吴县。登嘉祐
《岩栖幽事》·一卷(通行本)明陈继儒撰。所载皆山居琐事,如接花艺木以及於焚香点茶之类,词意佻纤,不出明季山人之习。自跋称
《格物问答》·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先舒撰。先舒有《声韵丛说》,已著录。此书为《思古堂全集》十四种之一。大旨主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