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经》·九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唐赵蕤撰。孙光宪《北梦琐言》载,蕤,梓州盐亭人。博学韬钤,长於经世。夫妇俱有隐操,不应辟召。《唐书·艺文志》亦载蕤字太宾,梓州人。开元中召之不赴。与光宪所纪略同,惟书名作《长短要术》为少异。盖一书二名也。是书皆谈王伯经权之要,成於开元四年。自序称凡六十三篇,合为十卷。《唐志》与晁公武《读书志》卷数并同。今久无刊本。王士祯《居易录》记徐乾学尝得宋椠於临清。此本前有传是楼一印,又有健菴收藏图书一印,后有乾学名印,每卷之末皆题杭州净戒院新印七字,犹南宋旧刻,盖即士祯所言之本,然仅存九卷。末有洪武丁巳沈新民跋,称其第十卷载阴谋家本阙,今存者六十四篇云云。(案:此跋全剿用晁公武之言,疑书贾伪托。)是佚其一卷而反多一篇,与蕤序六十三篇之数不合。然勘验所存,实为篇六十有四,疑蕤序或传写之讹也。第一卷八篇,题曰文上,第三卷四篇,题曰文下。第二卷四篇,则有子目而无总题,以例推之,当脱文中二字。第四卷一篇,题曰霸纪上。第五卷一篇,论七雄之事,题曰霸纪中。第六卷一篇,论三国之事,亦无总题,以例推之,当脱霸纪下三字。第七卷二篇,题曰权议。第八卷十九篇,题曰杂说。第九卷二十四篇,题曰兵权。其第十卷所谓阴谋者,则今不可考。篇中注文颇详,多引古书,盖即蕤所自作。注首或标以议曰二字,或亦不标,体例不一,亦未详其故也。刘向序《战国策》,称或题曰长短,此书辨析事势,其源盖出於纵横家,故以长短为名。虽因时制变,不免为事功之学,而大旨主於实用,非策士诡谲之谋,其言固不悖於儒者,其文格亦颇近荀卿《申鉴》、刘邵《人物志》,犹有魏、晋之遗。唐人著述,世远渐稀,虽佚十分之一,固当全璧视之矣。
《补妒记》·八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旧本题曰京兆王绩编,不著时代。案晁公武《读书志》载有此书一卷,谓不知何人所辑。陈振孙
《古今注》·三卷、附《中华古今注》·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古今注》三卷,旧本题晋崔豹撰。《中华古今注》三卷,旧本题后唐
《毛氏残书》三种·(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毛羽宸撰。原本不题书名,亦无序跋目录。凡分三部;曰理学部,多谈心性;曰儒
《分甘馀话》·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此书成於康熙己丑罢刑部尚书家居之时。曰分甘者,取王羲之与谢万书中语也。
《乐菴遗书》·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李衡撰。其门人龚昱编。衡有《周易义海撮要》,已著录。昱字立道,昆山人。据隆庆
《东谷所见》·一卷(内府藏本)宋李之彦撰。之彦,永嘉人,东谷其所自号。书中教导一条,称游湖海五十年,教公卿大夫之子孙屡矣
《子华子》·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晋人程本撰。按程本之名见於《家语》,子华子之名见於《列子》,本非一人。《吕氏春秋
《鼠璞》·一卷(内府藏本)宋戴埴撰。埴字仲培,桃源人。仕履无考。书中楮券源流一条,历陈庆元,开禧、嘉定之弊,知为南宋末人
《说郛》·一百二十卷(通行本)明陶宗仪编。宗仪有《国风尊经》,已著录。《因树屋书影》称,南曲老寇四家有宗仪《说郛》全部,
《睿养图说》·(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杨观光撰。观光,招远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少詹事。是书乃其为赞善时所进。以唐六
《七颂堂识小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刘体仁撰。体仁字公勇,诸书或作公。即古勇字也。河南棣川卫人。顺治乙未进士,官
《识小编》·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董丰垣撰。丰垣字菊町,乌程人。乾隆辛未进士,官东流县知县。是书凡二十四篇,议礼者十
《韦弦自佩录》·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辅撰。辅号杲庵,建德人。官至简州知州。此书取唐、宋以来议论事实可为法戒者,分
《萤雪丛说》·二卷(通行本)宋俞成撰。成字元德,东阳人。前有庆元庚申自序,称年四十后即不应科举,优游黄卷。考究讨论,付之
《秋泾笔乘》·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宋凤翔撰。凤翔字羽皇,秀水人。万历壬子举人。是书皆载史传杂事,而附以议论,类多迂阔
《疑谊偶述》·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枢撰。首题门人潘鸣时述,末又有鸣时跋语。盖枢所作以示鸣时者,凡十八条。具论古今学
《庶斋老学丛谈》·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元盛如梓撰。如梓,衢州人。庶斋其自号也。尝官崇明县判官。其书多辨论经史,评骘诗文
《正思斋杂记》·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刘教撰。教字因吾,吉水人。书中称孝宗为今上,则宏治中人也。其书杂论古今轶
《山樵暇语》·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俞弁撰。弁始末未详。是书杂录古今琐事及词章典故,间加考据,亦有全录旧文者。
《宗藩训典》·十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冯柯撰。柯字贞白,慈谿人。以荐举侍襄靖王书堂。是编即奉襄王令所作。取史书中诸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