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通义》·四卷(通行本)
汉班固撰。《隋书·经籍志》载《白虎通》六卷,不著撰人。《唐书·艺文志》载《白虎通义》六卷,始题班固之名。《崇文总目》载《白虎通德论》十卷,凡十四篇。陈振孙《书录解题》亦作千卷,云凡四十四门。今本为元大德中刘世常所藏,凡四十四篇,与陈氏所言相符。知《崇文总目》所云十四篇者,乃传写脱一四字耳。然仅分四卷,视诸志所载又不同。朱翌《猗觉寮杂记》称,《荀子注》引《白虎通》天子之马六句,今本无之。然则辗转传写,或亦有所脱佚,翌因是而指其伪撰,则非笃论也。据《后汉书》固本传,称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而《杨终传》称,终言宣帝,博徵群儒,论定五经於石渠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宜如石渠故事,永为世则,於是诏诸儒於白虎观论考同异焉。会终坐事系狱,博士赵博,校书郎班固、贾逵等,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即日贳出。《丁鸿传》称,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诸儒楼望、成封、桓郁、贾逵等论定五经同异於北宫白虎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主承制问难。侍中淳于恭奏上,帝亲称制临决。时张酺、召驯、李育皆得与於白虎观,盖诸儒可考者十有馀人。其议奏统名《白虎通德论》,犹不名通义。《后汉书·儒林传》序言,建初中,大会诸儒於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著为通义。唐章怀太子贤注,云即《白虎通义》。是足证固撰集后乃名其书曰《通义》、《唐志》所载,盖其本名。《崇文总目》称《白虎通德论》,失其实矣。《隋志》删去义字,盖流俗省略,有此一名。故唐刘知几《史通》序引《白虎通》、《风俗通》为说,实则递相祖袭,忘其本始者也。书中徵引,六经传记而外涉及纬识,乃东汉习尚使然。又有王度记、三正记、别名记、亲属记,则礼之逸篇。方汉时崇尚经学,咸兢兢守其师承,古义旧闻,多存乎是,洵治经者所宜从事也。国朝任启运尝举正其阙,作《白虎通擿讹》,见所自为制艺序中。今其书不传,所纠之当否,不可考矣。
《文昌杂录》·七卷(编修朱筠家藏本)宋庞元英撰。元英字懋贤,单州人。丞相籍之子。官朝散大夫。王士祯《蚕尾集》作文英者,误
《六鉴举要》·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元卿撰。元卿有《大象观》,已著录。是编成於万历丙午。取帝鉴、相鉴、言鉴、牧鉴、珰
《文苑英华钞》·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高似孙编。似孙有《剡录》,已著录。是编乃采摘《文苑英华》中典雅字句可供文章之用者
《霞外麈谈》·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周应治编。应治字君衡,鄞县人。万历庚辰进士。杨德周序,称为观察,不知官何省何道也。
《枕流日劄》·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观其中引明薛瑄、蔡清、吴与弼事,则明中叶以后人矣。前有自题,称偶有会心
《云麓漫钞》·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赵彦卫撰。彦卫字景安,绍熙间宰乌程,又通判徽州。此书有开禧二年序,自署新安郡守。
《考古质疑》·六卷(永乐大典本)宋叶大庆撰。大庆《宋史》无传。是书亦不见於《艺文志》,惟《永乐大典》散见各韵中,又别载入
《古今艺苑谈概上集》·六卷、《下集》·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俞文豹撰。案文豹宋人,所著《吹剑录外集》,已著录。此编
《谭子雕虫》·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谭贞默撰。贞默有《三经见圣编》,已著录。此书作於崇祯壬午,乃其《著作堂集》之一种。
《五总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吴炯撰。炯仕履未详。惟宋《中兴百官题名记》载绍兴十三年七月,吴炯为枢密院编修官,八月
《正朔考》·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魏了翁撰。其书力主周行夏时之说。首举《豳风》七月诗,次考六经及先秦古书与历代正史所书
《初学艺引》·二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仕学撰。仕学字亨敏,号逊斋,揭阳人。是编本为初学游艺而作。首冠以格言一卷,
《河上楮谈》·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朱孟震撰。孟震字秉器,新淦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是书多述旧闻
《复堂杂说》·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史白撰。白字坚又,鄱阳人。书中皆杂论经史之语。其解《易卦》,多尚互体,颇能复古,
《栾城遗言》·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苏籀撰。籀字仲滋,眉州人。辙之孙,迟之子也。南渡后居婺州,官至监丞。籀年十馀岁时
《经子法语》·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洪迈撰。迈有《史记法语》,已著录。迈兄弟并以词科起家,此书盖即摘经子新颖字句以
《袖中锦》·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宋太平老人撰,不著名氏。其书杂抄说部之文,漫无条理,命名亦不雅驯。盖书贾所依托
《墨庄漫录》·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张邦基撰。邦基字子贤,高邮人。仕履未详。自称宣和癸卯在吴中见朱勔所采太湖鼋山石
《阅古随笔续》·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穆文熙撰。文熙有《七雄策纂》,已著录。是编杂采诸子之文,而又不著其所出。惟卷首
《从先维俗议》·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管志道撰。是书多论往来交接之礼。其四、五卷皆讲学之语,理杂二氏,且明立三教主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