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内府藏本)
唐虞世南撰。世南字伯施,馀姚人。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宏文馆学士。谥文懿。事迹具《唐书·本传》。北堂者,秘书省之后堂。此书盖世南在隋为秘书郎时所作。刘禹锡《嘉话录》曰,虞公之为秘书,於《省后堂集》群书中事可为文用者,号为《北堂书钞》,今北堂犹存,而书钞盛行於世云云。是其事也。分八十卷,八百一类。《唐志》作一百七十三卷,晁公武《读书志》因之。《中兴书目》作一百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因之。今本卷帙与《中兴书目》同。其地部至泥沙石而毕,度非完帙,岂原书在宋已有亡佚耶?王应麟《玉海》云,二馆旧阙书钞,惟赵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手诏褒美。盖已甚珍其书矣。此本为明万历间常熟陈禹谟所校刻,钱曾《读书敏求记》云,世行《北堂书钞》,搀乱增改,无从订正。向闻嘉禾收藏家有原本,寻访十馀年而始得。繙阅之,令人心目朗然。朱彝尊《曝书亭集》亦称,曾见《大唐类要》百六十卷,反覆观之,即虞氏《北堂书钞》。今世所行者出陈禹谟删补。至以贞观后事及五代十五国之书杂入其中。尽失其旧,《类要》大略出於原书,世未易得云云。盖明人好增删古书,逞臆私改,其庸妄无识,诚有如钱、朱二氏所讥。然今嘉禾旧本及《大唐类要》均已不可得见,独禹谟此本犹存。其增加各条,幸皆注明补字,犹有踪迹可寻。存什一於千百,亦未始非唐人旧籍所藉以留贻者也。惟其所改所删,删遂竟不可考,是则刊刻之功不赎其窜乱之过矣。
《万年统纪》·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所引明代诸书,皆仍其皇明之称,则明人矣。首纪历代帝王,不以时代为次,
《翰苑新书前集》·七十卷、《后集上》·二十六卷、《后集下》·六卷、《别集》·十二卷、《续集》·四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行年录》·(无卷数,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国朝魏方泰撰。方泰字日乾,号鲁峰,江西广昌人。康熙癸未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
《元和姓纂》·十八卷(永乐大典本)唐林宝撰。宝,济南人。官朝议郎,太常博士。序称元和壬辰岁,盖宪宗七年也。宝,《唐书》无
《群书纂粹》·八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旧本题明徐时行编。案明申时行初寄养於徐氏,从其姓,此盖其未复姓时作也。所著有《书经
《御定子史精华》·一百六十卷康熙末圣祖仁皇帝敕修,雍正五年世宗宪皇帝御定颁行。四库之中,惟子史最为浩博,亦最为芜杂。盖纪
《群书纂类》·十二卷(内府藏本)明袁均哲撰。均哲字庶明,建昌人。正统中官郴州知州。是编因临江张九韶《群书备数》补其阙遗,
《文苑汇隽》·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丕显撰。丕显字启周,自称闽人。未详其邑里。其书分二十九门,抄撮类书,体例殊为
《汇苑详注》·三十六卷(内府藏本)一名《类苑详注》。旧本题明王世贞撰,邹善长重订。善长不知何许人。其书成於万历乙亥,《明
《历代制度详说》·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此书凡分十三门,一曰科目,二曰学校,第三
《续补侍儿小名录》·一卷(内府藏本)宋温豫撰。豫字彦几,晋阳人。豫以王铚所补《侍儿小名录》犹未详备,乃续补此书,凡二十九
《韵府群玉》·二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阴时夫撰。其弟中夫注。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云:阴幼遇一作阴时遇,字时夫,奉
《群书备数》·十二卷(内府藏本)明张九韶撰。检核其文,与《群书拾唾》一字不异,盖书肆重刊,改新名以炫俗也。
《白孔六帖》·一百卷(内府藏本)案《文献通考》,《六帖》三十卷,唐白居易撰。《后六帖》三十卷,宋知抚州孔传撰。合两书计之
《增修诗学集成押韵渊海》·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严毅撰。毅字子仁,建安人。其始末未详。惟卷首有后至元庚辰张复序,知为
《故事选要》·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思义撰。思义有《宋史纂要》,已著录。是书采择子史故事,分类编次,凡十五门。多不
《李氏类纂》·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绳远撰。是编盖偶抄诸家类书,以备自用。故职官首宗人府,用今制也,而云国朝置大
《六经类聚》·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徐常吉编,陶元良续增。元良字乃永,武进人。是书以六经之语分类为十八门,以备时文剽
《类要》·一百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晏殊撰。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景德初,张知白以神童荐,赐同进士出身,擢秘书省
《五经总类》·四十卷(内府藏本)明张云鸾撰。云鸾字羽臣,号泰岩,无锡人。崇祯初尝以所辑《经书讲义》献之阙下。此编复取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