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宾录》·十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马永易撰。永易字明叟,扬州人。徽宗时尝官池州石埭尉。其事迹无可考见,惟《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载所著有唐《职林》、《元和朋党录》、《寿春杂志》诸书。盖亦博洽之士也。是书见於晁公武《读书志》者称《异号录》二十卷,而陈振孙《书录解题》作《实宾录》,谓永易所撰,蜀人句龙材校正,文彪增广,凡本书三十卷,后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又分《实宾录》、《异号录》各三十卷,皆题永易所撰。诸家纪载,颇舛错不合。今以其说互相参证,疑陈氏所称本书,乃永易原撰本名《异号录》。陈氏所称后集,即文彪所续,始取名为实宾之义,并本书亦改题今名。《宋志》盖误分为两书,而晁公武所见则为未经增广之本,故尚题为《异号录》也。自元以来,其书久佚,陶宗仪收入《说郛》者,仅寥寥数条。近浙江所进范氏天一阁藏本,亦即从《说郛》钞出,一字不殊。今从《永乐大典》蒐辑,共得六百馀条,皆《说郛》之所未载。惟原帙既湮,其体例已无可考。即永易原本与文彪所增,亦错杂不可复辨。谨裒辑编缀,芟除重复,订正舛讹,各以类相从,厘为一十四卷。仍从《书录解题》统标曰《实宾录》,以存宋时传本之旧。其书皆取古人殊名别号,以广见闻,领异标新,颇资采掇。至於搜罗既广,偶涉舛讹。如沈传师之推为颜子,乃比拟之空言。刘长卿之五言长城,乃品题之泛论。皆非标目,不应阑入其间。又如吉茂言侍中执虎子,语本诙谐。白居易赋新丰折臂翁,词由徵实。凡此之类,尤与称谓无关,一概滥收殊失别择。是则嗜异贪多,为千古著书之通病,不独永易为然。固不以累其全书矣。
《姓氏谱》·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绳远撰。绳远字斯年,嘉兴人。其书杂抄《万姓统谱》而成,舛漏颇甚。疑其录以备用,本
《骈志》·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禹谟撰。禹谟有《经籍异同》,已著录。是书取古事之相类者比而录之。对偶标题,而各注其
《群书钩元》·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高耻传撰。耻传,临邛人。是书杂采古事古语,以字数为标目次第,自一字起至七字止。其
《姓氏急就篇》·二卷(通行本)宋王应麟撰。其书仿史游《急就篇》体,以姓氏诸字排纂成章,以便记诵,文词古雅,不减游书。又虽
《事物纪原》·十卷(编修严福家藏本)明正统间南昌简敬所刊。前有敬序云:作者佚其姓名。考赵希弁《读书附志》云,《事物纪原》
《缥缃对类》·二十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明屠隆撰。隆有《篇海类编》,已著录。是编采对偶字句自一字至四字,各区门类,皆市井幛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翰林院藏本)明永乐元年七月奉敕撰。二年十一月奏进,赐名《文献大成》
《玉海纂》·二十二卷(内府藏本)明刘鸿训编。鸿训字默成,长山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
《十三经类语》·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明罗万藻编。万藻字文止,江西人。天启丁卯举人。福王时官上杭县知县。唐王僣号
《韵府群玉》·二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阴时夫撰。其弟中夫注。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云:阴幼遇一作阴时遇,字时夫,奉
《奇姓通》·十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夏树芳撰。树芳有《栖真志》,已著录。是编以杨慎所辑《希姓纪录》未备,因复考之上古
《天中记》·六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陈耀文撰。耀文有《经典稽疑》,已著录。是编乃其类事之书。以所居近天中山,故题曰《天
《亘史钞》·(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潘之恒撰,之恒有《黄海》,已著录。是书《明史·艺文志》作九十一卷。编首顾起元序云
《事典考略》·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徐袍编。袍字仲章,婺源人。是书采前代事迹及先儒议论,分目凡八十有一。割裂经典,丛
《考古类编》·十二卷(通行本)国朝柴绍炳撰。绍炳有《古韵通》,已著录。是书分三十三门,凡有关於典章制度者,皆摘其指要,贯
《侍儿小名录拾遗》·一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宋晋阳张邦几撰。前有邦几自序曰,少蓬洪公作《侍儿小名录》,好事者多传焉。王性之
《历代制度详说》·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此书凡分十三门,一曰科目,二曰学校,第三
《御定韵府拾遗》·一百十二卷康熙五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御定,以抬《佩文韵府》之遗也。《佩文韵府》凡一万八千馀页,艺林传布,已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六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章定撰。定,建安人。仕履无考。惟此书二十六卷中载其曾祖元振,建炎中进士,
《三场通用引易活法》·九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盖南宋人取说《易》之词,分类排比,以备场屋之用者也。其词虽皆解《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