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录碎事》·二十二卷(内府藏本)
宋叶廷珪撰。廷珪字嗣忠,崇安人。政和五年进士。出知德兴县。绍兴中为太常寺丞,与秦桧忤,以左朝请大夫出知泉州军州事。王之望《汉滨集》有所作廷珪除官制,颇称其学问之富。盖当时亦以博洽著也。是编乃其类事之书。《闽书》称廷珪性喜读书,每闻士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读,读即无不终卷,常恨无资,不能尽写。因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钞之,名曰《海录》。既知泉州,公馀无事,因取类之。为门七十五,为卷二十有二。事多新奇,未经前人引用,即指此本。然廷珪自序称百七十五门,与《闽书》所言已不合。检其书,实为部十六,为门五百八十四,与自序亦不合。又《宋史·艺文志》载此书作二十三卷,《文献通考》又作三十三卷,卷数亦有异同,或后人有所窜改,非其旧本欤。其书每条仅标三数字,其注亦不过三数语。盖义存约取,故以碎事为名。其中如分守令县令为两门,而太守事实乃入留守门。又如韩偓称玉山樵人,贺知章称四明狂客,张志和称元真子之类,皆其自号,而载入私谥门。赵至与嵇茂齐书所云鸡鸣戒旦,飘尔晨征,日薄西山,马首靡托者,乃自叙行役之词,而入於军旅门,於分隶多为未协。盖随笔记录,不免编次偶疏。然其简而有要,终较他本为善也。
《群书拾唾》·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九韶撰。九韶有《元史节要》,已著录。其书仿王应麟《小学绀珠》之例,以数记事。分
《诗学汇选》·二卷(内府藏本)明胡文焕编。文焕有《文会堂琴谱》,已著录。是书即坊本《诗学大成》中采辑重编,凡三十九门。所
《姓觿》·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陈士元撰。是编亦其《归云别集》之一种。捃摭姓氏诸书,依韵编辑,略载源流支派。凡平声一
《古事比》·五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方中德撰。中德字用伯,桐城人。其书以古事之相类者,排比成编。然徵引虽博,挂漏实
《秘笈新书》·十三卷、《别集》·三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吴道南编。道南有《河渠志》,已著录。是书自序以为本谢枋得未及付梓
《类编古今事林群书一览》·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祝穆撰。止有地理一门,体例亦与穆《方舆胜览》相近。然卷首即为大兴
《希姓补》·五卷(内府藏本)国朝单隆周撰。隆周字昌其,萧山人。初,明杨慎撰《希姓》二卷,隆周以其尚有阙误,撰此补之,亦仍
《纯正蒙求》·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胡炳文撰。炳文有《周易本义通释》,已著录。蒙求自李瀚以下,仿其体者数家,大抵杂采
《彊识略》·四十卷(内府藏本)明吴梦材编。梦材字国贤,崇阳人。其书分三十九类,类各一卷,惟杂志分上下二卷,皆剽剟类书,略
《楚骚绮语》·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之象编。之象有《太史史例》,已著录。是书摘《楚辞》字句以供挦撦,已为剽剟之学。又
《三场通用引易活法》·九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盖南宋人取说《易》之词,分类排比,以备场屋之用者也。其词虽皆解《易
《同人传》·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陈祥裔撰。祥裔有《蜀都碎事》,已著录。是书自秦、汉以迄元、明,凡同姓名者,采集成册
《璧水群英待问会元选要》·八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建安刘达可编,元华亭沈子淮选。宁州查仲孺、吴江徐珩批点。俱不知何许
《古今同姓名录》·二卷(永乐大典本)梁孝元皇帝撰。是书见於《梁书》本纪及《隋书·经籍志》者皆作一卷。唐陆善经续而广之,故
《御定渊鉴类函》·四百五十卷康熙四十九年圣祖仁皇帝御定。类书自《皇览》以下,旧本皆佚。其存於今者,惟《北堂书钞》、《艺文
《春秋经传类联》·(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王绳曾撰。绳曾字武沂,无锡人。雍正庚戌进士,官扬州府教授。是书取春秋经传
《裁纂类函》·一百六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杂录《册府元龟》之文,而删易其篇目。前有虞集序,称相台庐陵
《行年录》·(无卷数,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国朝魏方泰撰。方泰字日乾,号鲁峰,江西广昌人。康熙癸未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
《续补侍儿小名录》·一卷(内府藏本)宋温豫撰。豫字彦几,晋阳人。豫以王铚所补《侍儿小名录》犹未详备,乃续补此书,凡二十九
《古赋题》·十卷、《后集》·五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天历己巳古雍刘氏翠岩家塾识。盖元仁宗时所刊,其刘氏名字则不可考矣。前